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画家
8890800000005

第5章 形神兼备

唐肃宗宝应年间,有两位大名鼎鼎的画家,一位是周昉,另一位是韩干。周昉以画人物著称,曾画过《簪花仕女图》,表现了宫廷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生活栩栩如生。韩干以画马著称,他画的马不仅外形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跃进之感。

当时的侍郎赵纵,是一位酷爱艺术的人,收藏了不少历代名家书画。他先后也请过周昉、韩干为自己画像,这两位当代大画家都以高超技巧,把赵纵画得十分形象,生动,观者无不赞叹不已。侍郎赵纵非常高兴,以重礼酬谢,把两幅画珍藏起来。

一天,正值秋高气爽,侍郎赵纵把他的家珍书画陈挂厅堂,逐幅观赏。正好,侍郎的老丈人郭子仪到他家,赵纵便和老丈人一起欣赏了那两幅画,郭子仪一看便爱不释手,竟将两幅画都带回家去,挂在厅堂壁上,早晚有空便随时欣赏。虽然郭子仪身为朝廷重将,公务繁重,但也是一位爱书识画的人。

有一次,郭子仪趁女儿赵纵夫人回家探亲时,一起观赏了的赵纵两幅画像,郭子仪问女儿:“这两幅画像哪一幅更像赵纵?”女儿不好意思地指着左边那幅说:“不是很明显吗,这幅像赵纵一些。”郭子仪听到女儿这一说,深感不解,为什么自己朝夕鉴赏,也没分出哪一幅更似自己的女婿,而女儿那么快就能分别出来。郭子仪便问女儿:“为何左边那幅更似赵纵呢?”女儿回答说:“右边幅虽然很像,但左边那幅不仅外貌相似,而且,赵郎那古板性情也画出来了。”郭子仪再仔细鉴别,果然自己长期看不到赵纵的性情品貌被女儿看到了。

从上面的事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道理。凡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了解得越深透,对事物的外表现象判断就越准确。郭子仪的眼力不如女儿,是因为对女婿的品性气质了解不深,而女儿和赵纵是朝夕相处的夫妻,对自己丈夫的了解深刻入微,所以对赵郎画像相似程度一目了然。

评价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人物表现的深刻程度是一条重要尺度。所谓人物表现得深刻,就是要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内在思想感都能揭示出来,凡是人物表现得深刻的,可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而那些只表现外表皮毛形象的作品,只是过眼烟云。我国伟大经典著作中,如《水浒》《聊斋志异》《阿Q正传》等,其中不是许多人性特征鲜明人物一直活在我们脑子里吗?绘画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罗丹的《老娼妪》、王式廊的《血衣》中的人物,令观者过目不忘,能长期铭刻在人们脑中,就是因为这些形象达到了“形神兼备”。

周昉和韩干同时为侍郎赵纵画像,在人物刻画方面,周昉优于韩干。很显然,周昉是专攻人物画的,肖像画是他的特长。而韩干是画马的,研究了一辈子的马,对马的形象特征、习性了如指掌,笔下的马逼真如生,甚至把马画到通灵地步,所以他的马代表了唐代绘画最高水平。如果请周昉、韩干同时画马,恐怕会轮到韩干优于周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