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倒宰相冯道
8835500000020

第20章 第一次跳槽(2)

韩延徽说:“微臣并非替冯道求情,只是想恳请陛下暂时不要处死冯道。等陛下御驾亲征,灭了王处直,凯旋之后,再杀冯道,让他死得口服心服。”

刘守光一听大喜,命人把冯道押到天牢,等他征王处直归来再处死。就这样,冯道被关进了天牢。

入狱是件脱层皮的苦事。冯道一进牢里,狱卒就给他来一个下马威,要打他一百杀威棒。这杀威棒是狱卒捞钱的不二法门,冯道哪里知道?结果,狱卒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再来要常例钱。冯道的俸禄不多,把积攒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狱卒还不满意,让他写信叫家人送钱礼。这个可难煞冯道,他寓居幽州,家人还在景城,那里现在却是朱温的地盘,怎么可能给他送钱送物呢?狱卒一时没办法,悻悻地把冯道关进牢里。

事情还没有完,牢里的牢霸看到有新进的犯人,马上过来索取好处。冯道已经身无分文,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牢霸气得把冯道痛打一顿,连穿的棉袄也给撸去了。冯道刚刚被打一百棍杀威棒,又被牢霸来个下马威。此时已经是深冬,冯道遭受重创,身上却没有棉袄,感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夜之后就变得奄奄一息了。

冯道现在的唯一希望,就是早点一命呜呼,一了百了。没想到,第二天押狱却进来看冯道,见到他的惨况,对牢霸大发雷霆,结果牢霸乖乖地把被撸走的棉袄拿回来,再也不敢欺负冯道。

接下来一连几天,冯道在狱中绝望地等待末日的到来。不过,入狱的时候虽然受伤颇重,因为年轻,经过几天休养,身体慢慢恢复。

一日,狱卒突然一改平时的凶神恶煞,告诉冯道,他可以出狱了。冯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看到狱卒和颜悦色,知道这真的。

冯道走出大牢,发现龙敏在外面久等了,才想起自己在幽州虽然没有亲人,却有如此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冯道满心感激,说:“大恩不言谢,冯某这条性命是龙兄救的,今后龙兄要冯某上刀山下火海,亦在所不辞。”

龙敏一脸谦逊,说:“冯兄客气了,我哪里有救人的本事?这都是老韩的功劳。”

原来冯道被捕,龙敏也如同热锅里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一筹莫展。他自知面子不足,没法直接替冯道求情,恳求了元行钦、王瞳等,却无人敢出言相助。刘守光火上心头,谁也不敢撸他的虎须。可是除了刘守光,谁敢说放冯道一马啊。

最后,龙敏病急乱投医,求到李小喜的头上。李小喜认为冯道咎由自取,一口拒绝。龙敏眼看就绝望了,韩延徽叫他送钱给押狱,这样冯道能少受点苦楚,自己则去找李小喜。

韩延徽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说服了李小喜,结果李小喜游说刘守光说皇帝登基之后,需要大赦天下。刘守光答应,冯道才死里逃生。韩延徽说不方便前来迎接冯道,却希望大家能好好一聚。

当晚,冯道、韩延徽在龙敏家相聚。冯道当然首先感谢韩延徽、龙敏相救之恩,两人也客气一番不提。

然后,韩延徽直奔主题:“老冯,历史上田丰的下场你是知道的,幽州也不是久留之地,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

三国时期,袁绍想讨伐曹操,他手下的谋士田丰认为时机不对,出征必败,说得袁绍火冒三丈,把田丰投进牢里,然后动兵。后来,袁绍大败归来,其他谋士怕田丰受到重用,造谣说田丰获悉袁绍失败的消息后,嘲笑袁绍不听他的话,果然失败。结果,袁绍恼羞成怒,就把田丰给杀了。刘守光刚愎自用不在袁绍之下,暴虐无道却远胜袁本初。他讨伐王处直归来,无论成功失败,都没有冯道好果子吃。

然而韩延徽的一番话,却把冯道给问住了。冯道原来在瀛州景城耕田,后来为乡人所迫,逃到沧州做个军吏,然后浑浑噩噩地立了一功,提为参军,又被孙鹤不怀好意推荐到幽州,所有一切,都是被动的。现在死里逃生,参军一职务已经没有了。天高地迥,却不知道可以到哪里去。他想了又想,无奈地说:“我无处可去。”

韩延徽对冯道的回答不满意,说:“老冯啊,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有张屠夫,一样也不会吃带毛的猪肉。天圆地方,你冯道不给刘守光干活,去别处也可以找到事做的。”

韩延徽这样提示,冯道好好地想一下,除了刘守光,他还可以投奔洛阳的朱温、晋阳的李存勖、义武的王镕、定州的王处直、凤翔的李茂贞,还有成都的王建、扬州的杨演隆、杭州的钱璆、福州的王审知、长沙的马殷,广州的刘岩。不过这些诸侯离幽州太遥远了,要逃奔他们实在不容易。朱温日益凶暴残虐,并且自己认为他已经来日不多,自然不是投奔对象。李茂贞现在年老德衰,在凤翔偏安一隅,他的前景比朱温还不如。王镕、王处直这两个难兄难弟就不要说了,连刘守光这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凶汉也知道拿他们下手。可以投奔的对象已经是别无选择了。想到这里,冯道一咬牙说,既然在幽州混不下去了,干脆去晋阳投奔李存勖。

对冯道的选择,韩延徽大为赞赏,说:“朱温看起来势大,实际上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李存勖现在如日中天,灭刘守光、朱温,非李存勖莫属。”

韩延徽说完,又苦笑说:“老冯你去晋阳,我也不能待在幽州了,刘守光让我出使契丹。”原来,韩延徽去哀求李小喜,刚开始李小喜也是死活不肯帮忙。最后,韩延徽使出了杀手锏,说他精通契丹语,李小喜如果要和契丹人交涉,他愿效犬马之劳。李小喜已经被平州陷落一事弄得焦头烂额,答应出面救冯道,条件就是李小喜向刘守光推荐韩延徽去和契丹人交涉,想办法收复平州,韩延徽不能拒绝。

冯道这段时间一直觉得韩延徽只是个官场混混,有点没心没肺,心中有些鄙视,现在看到他为了救自己,竟然肯深入龙潭虎穴,和贪婪凶悍的契丹人打交道,大为感动,说:“韩兄、龙兄,你们两位的活命大恩,冯某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如能报答两位,冯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延徽说:“老冯,你心地仁厚,有胆有识,你敢阻止刘守光进攻义武,我却不敢,我确实大大的不如你。不过刘守光要举起屠刀,我和老龙都不会袖手旁观。”

冯道又担心韩延徽,说:“契丹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且漠北之地,此去路途遥远,荒无人烟。韩兄这次出使任务极巨,只怕十分艰辛。”

韩延徽故作轻松,说:“刘守光讨伐义武,必然招来兵灾。我这次出使契丹,也是逃脱。跟着刘守光混,就算诸葛亮再世也无计可施,最后只会惹祸上身。老龙,只有你还跟刘守光,见到风声不对就要溜之大吉。契丹人鄙陋无文,未必比刘守光更难侍候,说不定我在那里可以如鱼得水呢。”

龙敏说:“老韩你最精,我也要想办法调离幽州。如果李存勖不领兵讨伐刘守光,我才返回幽州,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韩延徽呵呵大笑,说:“老冯你去晋阳,我去契丹,老龙你留在幽州。我们三兄弟各在一方,如果能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做到苟富贵,勿相忘,今后不要说李存勖或者耶律阿保机入主中原,就算成功的是刘守光,我们都可以高枕无忧。”

冯道、龙敏听到,乐了,说无论富贵不富贵,都会互相提挈,绝对不相忘。

春秋时齐国有两个商人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做腻了,想到官场上混一混。当时齐襄公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争王位大打出手。拥立国王,胜利的一方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如果站错队,说不定连性命都丢掉。管仲、鲍叔牙观察这两个国王候选人,觉得无论是公子纠还是公子小白,胜出的几率都是一半一半,不知跟谁是好。最后,两人想出了万全之策:鲍叔牙跟公子小白,管仲跟公子纠,这样就相当于买了双保险。后来,公子小白率先回到齐国做了国王,就是齐桓公,他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要取公子纠以及他主要助手管仲的性命。鲍叔牙劝齐桓公说管仲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如果想把国家治理好非用他不可。结果,齐桓公不但赦免了管仲,还对他极为倚重,称之为“仲父”。管仲果然把齐国管理得十分好,齐桓公为得到治国能臣管仲而庆幸不已,对兢兢业业、谦恭自让的鲍叔牙也满心感激,却不知道自己上了这两个精明生意人的一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