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厚黑学
8682800000037

第37章 求人办事,消灾解难(2)

“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公司、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的商业地位。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看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与,是感情的物化。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送礼是一门特殊的交际艺术。

送礼也要因人而异

常言说,送礼要送到心坎上。礼物是感情的传递物,是传送友谊的媒介。所以,我们在选择礼品时,应根据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来挑选礼物,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特定的礼品表现出来,让对方在接受礼品时,能感受到你的一片深情厚意,即以物见情,以情感人。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使你的送礼行为高尚、文雅、亲切、友好。

送礼需要因人而异,礼物对口是关键。因此在赠送礼物前要事先考虑好准备赠送礼物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人,做到有针对性。

杨小姐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有次公司让她去商场挑选一个礼品给客户送去。送什么好呢?她不了解客户的喜好,也一时找不到人商量。突然间,她想起上次见到那客户时,客户身边有一位很可爱的小女孩,也不过4岁的样子。于是杨小姐灵机一动,给客户的孩子买了一个芭比娃娃,又买了一套衣服,前后总共花了1000块钱。

到了和客户约定的地点,客户看到杨小姐送出的礼物就乐了。

原来人家还是单身,上次杨小姐看到的那个孩子是客户姐姐家的。不过客户还是表示说很开心,衣服可以送给小侄女而芭比娃娃客户就自己用了,客户说自己反正也想要一个芭比娃娃。杨小姐对此还是很沮丧,那是客户在给自己留面子。因为自己事先没有了解到客人的情况,结果没有把礼物送好。

在我们人际社交中也总会牵扯到送礼的问题,为了让送出的礼物起到最好的效果,达到增进人际交往的目的。在分析送礼对象时除了要掌握对方的情况外还要区分对待。

比如,为生病住院的朋友送去一束美丽的鲜花,定会使他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远方同学送去一帧昔日同窗好友相聚的照片,会唤起他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为爱好文学的朋友送一套他现在手头还没有的文学名着,会使他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为心上人送去一条美丽而精致的纱巾、漂亮的领带,会使对方感受到一份深深的爱的情意。

所以,就礼物的质量而言,它的价值不一定以值多少钱来衡量,而是由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如在选择礼品时,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方面下点工夫,做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效果肯定很好。

另外,不同层次的人,其生活需要是有差别、有距离的。

一般来说,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追求精神享受的人,宜选择精美高雅的礼品,如名人字画、工艺美术精品及各种高档文化用品等;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偏重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宜选择一些比较新颖别致、精美时髦的日用消费品做礼物,其中应以吃的、穿的、玩的为主;对于一些生活比较困难,除了生存以外很少有其他享受要求的人,就不必买那些他的生活中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他最缺什么就给他送什么,有的送些钱效果也很好。

1.对于家贫者,礼品要实惠

家境贫困的人生活一定也不宽裕,因此送出的礼物如果是实惠的生活必需品,对于他来说就起到了贴补的作用。与其送给他一些不适用的装饰品让他束之高阁,还不如帮他燃眉之急,解决生活的困难。

这更令他高兴,同时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2.对于富裕者,礼品要精巧

家庭生活富裕的人消费水平也相对要高,其生活档次也会较高。

一般的礼物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因此,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也许你省吃俭用一个月购买的一件礼物,在他眼里却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东西。

不仅破费了自身的钱财,也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礼物还是要送的,不送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诚意。对于这类人要花些心思,选择一些精巧的礼品。

这些东西可以是自己手工雕琢的印章,可以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特产,这些东西价格不贵但是却非常有新意,不仅花钱难以买到而且还表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3.对于年轻人,礼品要有趣味

年轻人常常是生活无牵挂,喜欢追求时尚和浪漫色彩的人。因此对于年轻的朋友可以多花些心思在趣味性上。如在他生日聚会上送他带有刻有他名字的工艺品,可以让他感觉很有意思;在他乔迁之喜的时候送给他一件风格怪异搞笑的座椅或者手工艺品,让他摆在家里时时看到,会让他感觉很有趣;在他出国的时候送上全班同学的签名相册或者T恤会让他感觉非常有纪念意义。

4.对于老人,礼品要有实用性

老人的阅历丰富,更为返璞归真,所以更加注重礼物的实用性。

可以强身健体的保健品,一盒容易食用的食品,一件穿着舒服的衣服都会让老人感觉到送礼人的体贴和温馨。

同时老人对于一些礼物的忌讳也比较在意,选对场合和礼物非常重要。给老人送寿礼可以送有关健康和表达关怀的礼物,如寿桃、电热毯、电子血压计等,忌讳送钟表、鞋子、水果梨以避免老人比较忌讳的“送终”、“邪气”、“离别”的发音谐意。

5.对于孩童,礼品要有启智新颖性

如果要联系感情的人家中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讨得他孩子的欢心。这样不仅孩子高兴而且家长也开心,对于送礼人的用心也会非常有好感。

家长关心孩子的莫过于智慧上的启蒙和教育,因此对于孩童最好是可以开发孩子智力的玩具,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新颖性。因为孩子天性是非常好奇的,因此对于一件新鲜而有趣的玩具常会爱不释手。这样就达到了送礼的目的。

6.对于外宾,礼品要有中国特色

商场交往难免会和外宾有来往的机会。外宾通常对于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因此送他们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小吴在接待自己的客户乔安娜时,为了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地愉快,想通过送礼物的方式加深一下双方的感情。于是他选了一对坠有中国结的脸谱送给了乔安娜。乔安娜对于小吴的这份礼物惊喜万分,赞赏有加。她觉得这个礼物非常的漂亮,非常的有中国特色,她很喜爱中国文化,因此这份礼物有特殊的意义。这份小而有意义的礼物促进了他们的友谊,使他们在合作中非常的愉快。

送礼要师出有名

求人办事、联系感情免不了送礼。如果唐突的送礼,别人肯定难以接受,甚至推辞,这样就达不到送礼的目的。因此送礼时向来注重一个理由,用“师出有名”来形容送礼是最恰如其分了。如果在节日、生日、婚礼等有意义的纪念日,或探视病人时,这些特殊的日子都可以成为送礼的最佳理由。因为这些时候送礼可以使收礼者不感到突兀,认为自然,容易接受。

但是,并不是送礼都非要选择这些特殊的日子,有些时候因为情况需要是无法选择时间的。因此此时送礼者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这些情况都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一个准儿呢?高明的送礼者会找个好的借口,让收礼人接受的心悦诚服。

有一位商场的老手也是送礼的好手,据说他给朋友送礼物从未遭到过对方的拒绝。对此,他透露的秘诀是:首先故意向预想赠送的朋友借一些东西或者找个理由求他帮个小忙,然后借还东西时或者事情完成后送礼物给他,并且堂而皇之地说:“谢谢你的帮忙,这是我衷心的感谢。”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成功地送礼给朋友了。

向朋友借的东西,可选择经常用到且对于他肯定能借出的小东西,如修理用的扳手、裁纸刀、灌油桶等。只要不是太贵重,任何东西都可以。附加在归还物上的礼物价钱必须合适,不要让对方产生心理负担。如果你是诚心诚意地送礼,对方应当能感觉得出来。这种方法很有意思,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送礼时找借口的妙用。但是送礼的技巧并不限于此,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且比较有效的送礼的借口都会帮助我们送礼时“师出有名”。

(1)借花献佛。如果你送给别人的礼品是土特产,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给朋友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对于受礼者常常无法回报这种盛情的送礼方式,拒礼的心态也会大为缓和,最后多半会收下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