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082

第82章 六桂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

2000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第六届世界六桂恳亲大会中,决定筹建世界六桂宗亲总会,后在美国立案登记成立,会址设于美国南加州。2008年第十届世界恳亲大会议定,由世界恳亲大会主办国为世界总会地址,主办单位的会长(理事长)接任世界总会理事长,为期二年,二年后再由下届主办单位理事长接任,目前总会理事长由菲律宾六桂堂宗亲总会理事长洪建全宗长担任。而至2010年第十一届世界恳亲大会在厦门翔安举办后,其两年间的世界总会会长将由厦门市翔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会长洪亚河宗长担任,已兴建的翔安六桂大厦将成为世界六桂宗亲总会的总部,厦门市翔安区也将成为世界各地六桂宗亲的联谊活动中心。

在台湾,由于旅菲华侨洪采年的倡导,1956年10月在台中市首度成立台湾六桂宗亲会。自1957年起至2000年,先后在高雄市、台北市、彰化县、台东县、台南市、金门县、苗栗县、嘉义市、桃园县、宜兰县、新竹县、台南县、高雄县、花莲县等14个县市成立六桂宗亲会。2000年8月,经“台湾内政部”正式批准(台内社字第八九二四三八四号),成立台湾六桂宗亲总会,各县市15个六桂宗亲会均为团体会员。

在福建省,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在同安洪晓春、南安洪采年、晋江洪天送、泉州汪波和龚诗荪等宗长的倡导下,首度在厦门成立六桂宗谊会,编撰出版《六桂堂族志》,兴办公益,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建立闽南六桂宗亲总会,下设18个分会。2006年经厦门市翔安区民政局“厦翔民〔2006〕32号”文正式批准,厦门市翔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成为首个获得注册登记的合法社会团体,紧接着厦门同安、泉州石狮等地的六桂社团也陆续获得正式登记。

四、六桂堂中的其他六桂

历史上,除前述的翁氏“六桂”外,在莆田还有两家“六桂”。

其一为方氏六桂。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县)人方廷范,于唐大顺二年(891)登进士,先后任过浙江安固县尉和福建长溪(今宁德地区)、古田、长乐三县县令,受赠金紫光禄大夫。方廷范后定居莆田坊巷,生有六子,个个荣登进士,世称“金紫六桂方氏”,并皆出仕闽国:长子仁逸,官检校水部员外郎;次子仁岳,官秘书少监;三子仁瑞,官著作郎;四子仁逊,官大理司直;五子仁载,官礼部郎中;六子仁远,官秘书省正字。

其二为龚氏六桂。原居浙江钱塘的龚隐一支为逃五代干戈扰攘而入闽,其子龚忠又挚眷迁徙莆田城内,成为莆田龚氏始祖。至宋乾道年间(1165~1173),七世孙龚茂良始封进士,后其六兄弟(含堂兄弟)皆登进士第:兄龚遂良,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龚茂良,绍兴八年进士,官参知政事(行宰相事);从弟龚梦良,绍兴十八年进士,官筠州司户参军;龚史良,淳熙二年(1175)进士,官归善知县升通判;龚友良,淳熙五年进士,官龙岩县尉;龚元良,绍熙元年(1190)特奏名进士。六人,号称“龚氏六桂”,誉满闽中。

五、疑惑与异议

六桂堂文化的传播主要盛行于闽台两岸和东南亚一带,在北方鲜有流行。而且史学界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说法一是翁乾度将六子的改姓顺序不合情理,应该是由长子乃袭本姓翁,而不是将长子分姓洪氏,这不合中国传统习俗;也有考证历史上虽有翁乾度六子折桂之事,但无分姓之说;也有认为后人是将翁氏、方氏、龚氏三家六桂混为一谈。更何况这六个古姓早在六桂堂传说之前渊源就已很深,即使有翁乾度六子分姓的史实也不能代表这六姓的主流,而且目前还很难找到真正的翁氏六桂分姓后的血亲。

以上这些说法作为严谨的史学研究存在争议都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只有靠不断地挖掘历史,研究历史,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逐步正本清源。但单纯研究血亲并不是姓氏文化的唯一功能,狭义而言,即使同一姓氏也不一定存在绝对的血亲关系。如江姓除伯益后裔做为江氏主流外,还有江西婺源的萧姓改姓、福建闽北一带的鲁野一改姓,再加上莆田的翁氏次子改姓等多种来源,其实都不存在血缘关系。而洪姓和龚姓却都来源于共工氏,只是一加水旁成洪、一加龙头成龚,却是一脉相承。如果要认真地按血缘关系来研究姓氏文化应该是属于遗传学的范畴,在自然科学界较有必要,但若从社会学的需要则应该从广义的视角来研究姓氏文化。

六、发展六桂堂文化的社会意义

姓氏文化的研究对姓氏的渊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反映姓氏人口迁徙、传衍和分布的情况都十分重要。从时代的发展看,宗缘姓氏文化密牵“五线”--首先祖国统一是主线,其次是文化牵线,三是宗亲拉线,四是以情动人之解线,五是以经济为基线。因此六桂堂的传播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广义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在我国姓氏中相对来讲人数不多。在大陆,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排列是洪88、江72、翁159、方52、龚91、汪49,而在台湾按照1978年统计的排列则是洪15、江25、翁49、方53、龚87、汪76,都属相对小姓。借以一段的美丽历史插曲使六姓联宗其现实社会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海峡两岸,台湾的姓氏本来就大多是自中原在福建中转传播而成的,闽台关系极为密切,六姓联宗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宗族群体,便于开展联谊活动,对于宗缘姓氏文化所牵连的“五线”能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和尊祖敬前的习俗仪规所形成的宗亲文化就是要激励后辈以前人为楷模,传承奋进,为社会多作贡献。从古到今,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中不乏众多的政界名人、军中悍将、商海翘楚、科技精英、学术才子。历史上有辅禹治水卓有功效却不愿为帝的江氏始祖伯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北宋忠臣洪皓;清正廉洁的宋朝代相龚茂良;室忠烈江万里兄弟;江南才子江淹;“抚雄镇而随任有声,握大狱而持法不挠”的明代侍郎洪朝选;协郑成功固守金厦的明代武将洪旭;忍痛负重的开清第一功臣洪承畴等。近代和现代有“达而济天下,穷亦善其身”的民国厦门商界领袖洪晓春;为周总理亚非会议护驾的印尼侨领洪载德;解放军上将洪学智;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全国劳动模范水稻杂交“两系法”发明人江鸿志;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炳坤;台湾内政部长江宜桦;台湾“监察院”高级顾问洪俊德……数不胜数,他们都是六桂后裔引以为傲和学习的榜样。

宗亲活动的功能之一还在于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往来中益加显见。20世纪90年代初,台胞洪进行、洪仲箎先生回到厦门市翔安区后莲村寻根谒祖,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决心回乡创业,创办厦门洪氏企业有限公司,其招聘工人以“下三洪”的宗亲优先,凡16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宗亲都有条件报名考试参加工作。该村现有劳动力五百多个,其中就有三百多个在该企业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全村月工资在四十万元以上。周边的窗东村、蔡浦村等也各有三百多位村民成为企业员工,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的出路。洪氏企业还成为翔安区引进外资的龙头。从2001年起,公司面积扩大两倍,并成立高科技园区,促成了一批电子产业集群的崛起,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使电子工业带动了后莲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公司还捐献修建后莲村、窗东村、蔡浦村的公路,翻建窗东村旧校舍,赞助孤儿上学,解决“下三洪”贫困宗亲的生活问题……从洪氏企业帮助祖籍地经济的发展可见宗亲活动功能之巨大。

注:

[1]《六桂姓氏考略》江旭

[2]《闽台江氏源流》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家中心,江彦震

[3]《台闽六桂恳亲大会特刊》(94年度第33次)台湾六桂宗亲总会

[4]《厦门六桂》厦门市翔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

[5]《厦门市同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成立纪念特刊》厦门市同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

[5]《百家姓排座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