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158

第158章 参与消弭械斗的台湾绅商学历、教职表[23](3)

然而,拥有这种社会控制效能的绅商,并非是完全游离于政府之外的独立的主体,他们扮演着政府的行政助手和乡民的领袖的双重角色。其劝和话语也体现了传统儒家亲己亲人和宗族和睦的思想。纵观清代台湾械斗史,绅商平息械斗的主要方式是安抚和斡旋,其主要精神依据是传统儒家亲亲尊尊的思想。与内陆的绅士一样,他们是国家、政府与民众的联系人,是儒家文化在乡间的代表。但是,他们的睦和行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么仅仅起到缓和激烈械斗的暂时作用,要么消弭了此次械斗却无法永远平息台湾的分类械斗。由于他们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的利益和提出根治分类械斗的方案,加上台湾属于移民社会的这个特点,其话语的法律效用也不能和内地绅士相媲美。故而,台湾绅商对分类械斗的消弭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注释

[1]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78-379.

[2]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颜章炮.清代台湾的民间守护神信仰和分类械斗(J).清史研究,1998,04.季云飞.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1998,04.褚静涛.清朝台湾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冲突(J).南京社会科学,2001,04.许文雄,李祖基.清代台湾边疆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动乱(J).台湾研究集刊,1998,01.吕小鲜.乾隆四十七年台湾漳泉民人械斗史料(J).历史档案,1996,01。台湾学者方面,对于械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台北文物》、《台湾文献》等刊物中。如樊信源的《清代台泊民间械斗之历史研究》(《台湾文献》25卷4期)、黄启木的《分类械半与艋甲》(《台北文物》第1册)、张鼐的《宜兰两次械斗事件之剖析》等。

[3]本文所谓的绅商与马敏教授(“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02期),所说的分指性和单指性共存的观点是相一致的,既是绅士与商人(gentry and merchants)的合称,也可以指称是那些亦绅亦商(gentry merchant)的人。绅与商结盟形成绅商阶层在清代台湾史上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4]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90-403,408-409.

[5][7][8][40]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76-677.

[6]清.郑鹏云,曾逢辰纂辑.新竹县志初稿(z),卷四.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169.

[9][25]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76.

[10]清.沈茂阴.苗栗县志(Z),卷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978.

[11]民国.林献堂.台湾雾峰林氏族谱(Z),先考文欽公家傳.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71,112.

[12]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34.

[13][22]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十六.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1042.

[14]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十六.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1042.

[15]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97.

[16]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49-650.

[17][37]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94-695.

[18]清.沈茂阴.苗栗县志(Z),卷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983.

[19]黄启木.分类械斗与艋舺(J).成文出版社编,(民国)台北市文献委员会编印《台北文物》第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58.

[20]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十五(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975-978.

[21]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九(中).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672-673.

[23]本表根据台湾地区各类方志资料整理而成。

[24]清.沈茂阴.苗栗县志(Z),卷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977.

[26]连横.台湾通史(Z),卷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56.

[27]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94-695.

[28][34]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96-697.

[29]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十六.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1041.

[30]清.沈茂阴.苗栗县志(Z),卷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984.

[31]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72.

[32]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九(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657.

[33]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76.清.郑鹏云,曾逢辰纂辑.新竹县志初稿(z),卷四.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169.

[35]清.陈朝龙,郑鹏云纂辑.新竹县采访册(Z),卷三.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237-238.

[36]清.陈培桂.杨浚纂.淡水厅志(Z),卷九(中).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671-672.

[38]清.沈茂阴.苗栗县志(Z),卷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980.

[39]清.陈淑均纂修,李祺生续辑.噶玛兰厅志(Z),卷五(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586.

[41]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73-378.

[1]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2]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

[3]王诗琅,张良泽.三年小叛五年大乱(M):台湾社会变迁.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3.

[4]林仁川,黄福才.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瞿海源,章英华.台湾社会与文化变迁(上、下册)(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6.

[6]陈鸿图.台湾史(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7]戚嘉林.台湾史(上、下册)(M).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6.

[8]汤子炳.台湾史纲(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4.

[9]黄大受.台湾史纲(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

[10]王诗琅,张良泽.台湾人物志(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3.

[11]张胜彦.台湾史研究(M).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

[12]林国平,陈名实.文化台湾(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14]林国平.闽台区域文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连横.台湾通史(Z),卷三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6]季云飞.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1998,04.

[17]褚静涛.清朝台湾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冲突(J).南京社会科学,2001,04.

[18]许文雄,李祖基.清代台湾边疆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动乱(J).台湾研究集刊,1998,01.

[19]吕小鲜.乾隆四十七年台湾漳泉民人械斗史料(J).历史档案,1996,01.

[20]颜章炮.清代台湾的民间守护神信仰和分类械斗(J).清史研究,1998,04.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历史学系2.厦门大学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