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育儿经
8321000000070

第70章 宝宝为什么抱怨这抱怨那

“抱怨”这个词,在每一个人看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和事,或是对自己感到不满,连大人们都会连声抱怨,表示不满,更何况思想和身体都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们。可是,抱怨又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抱怨半天,不仅浪费时间徒劳无益,还分散了人们对自己应该注意的事情的精力和注意力。抱怨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如果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是什么样的状况,不去为改变现实而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思考,而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

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也总是爱抱怨这,抱怨那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乖巧懂事的宝宝也学会了抱怨,父母从此整天也见不到了他迷人的笑脸。如刚刚坐在汽车的座椅里宝宝就开始抱怨:“怎么还不到啊?”之后,她会每隔两分钟就重复一次这句话。她还喜欢到厨房里面去看一看,视察晚餐都吃些什么,然后抱怨地说:“怎么又是胡萝卜啊,我真是讨厌吃那个胡萝卜!”等等,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这类唉声叹气的抱怨的宝宝有很多。那么,宝宝们抱怨的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爱抱怨的原因

抱怨不像开心、生气、难过那样比较容易分清和辨别,而是需要经过许多层情绪的剖析,才能弄清楚这个抱怨,究竟是因什么而起。因为它里面可能包裹有不同的情绪,包括生气、伤心、挫折、焦虑等等复杂的情绪。所以,要分辨宝宝的抱怨类型,寻找抱怨背后的原因,帮助宝宝克服抱怨的习惯,走出抱怨的阴霾,需要父母先对宝宝们的复杂情绪做出相对应的理解。

1.有时候宝宝们的情感得不到宣泄,就会去抱怨。宝宝们有时并不是真的在抱怨什么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希望能在情感上获得父母和亲人的慰藉。

2.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宝宝们也会表示出抱怨。有的宝宝只是在凭借“抱怨”来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宝宝其实是很辛苦的,他们不知道或是没有足够的勇气直接提出他们自己的需求,只能用他人的例子来帮助说出自己愿望。他们的要求一般都会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没有最够的信心,也不知道自己的要求能不能被家人给满足,所以,也就更加不敢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了。

3.由于缺少协助和鼓励,而产生的抱怨。有的宝宝抱怨是为了寻求得到协助和鼓励,这类宝宝的想法通常比较负面,因而需要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提升社交上的技巧。

4.当宝宝不能得到他人的重视时,也会出现抱怨的心理。在日常生活里的宝宝们,也都需要获得家人的肯定和夸奖,但是,有的父母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总是一味的对宝宝进行过分的要求,而从来都不知道给予宝宝一些肯定和鼓励。所以,就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忽略了宝宝的这种心理上需要。

抱怨父母是一种需要

父母对宝宝的过分关注或责骂,会给宝宝们留下隐秘而深刻的伤痕。这些痕迹在宝宝们心里会种下怨恨、愤怒甚至是仇视。我所说的还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父母的暴力和虐待,可能不过是“一些父母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的玩笑话,或是对其他兄弟姐妹稍有偏袒等,但是,这些记忆就会不断的重复来伤害到宝宝们,甚至能使宝宝们终生不忘。

为什么父母有时候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竟能令宝宝们如此懊恼与愤怒呢?为什么有些宝宝,在长大成人以后对父母仿佛还有刻骨仇恨呢?为什么还会出现一遍一遍咀嚼那些痛苦的记忆呢?当然,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治疗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埋怨父母在很多时候,似乎是宝宝们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儿童心理分析师、心理学家卡罗琳·埃里柴夫曾经说:“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吃过父母的苦头。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一个位置上,而自己来寻求一种快感,受苦最终成了那个当事人唯一的幸存理由,他因此还乐此不疲。”他们想只要将错推到父母身上,自己就可以原谅自己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上的无能。但是,这样自己也永远不会看明白,如此,一个人就可以用无休止地对父母抱怨,来维持对自己和父母在孩童时期式的依附关系。

斯波克博士箴言:

宝宝们一天天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性格和小脾气,抱怨这个不良的情绪,往往也会随之出现。父母应该针对宝宝们抱怨的不同原因,做出正确的调整和引导,要让宝宝们明白抱怨的情绪,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好处,相反,只会让人产生怀疑,甚至是乏味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