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8150300000040

第40章 妒忌的女人最好骗——郑袖

一般来说,贪婪和善妒的女人让人无法忍受。事实上,不论男女都是如此。

野心永远大于爱心的人,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为自己攫取利益,如果她或他是人妻和人夫,非但不会成为丈夫或妻子的得力助手,还可能成为障碍;如果她或他是朋友,非但不会为别人锦上添花,还可能“引狼入室”。

善妒的人同样如此。如果她是人妻,会让自己和丈夫在人前连半块遮羞布都留不住,搞不好会彻底毁了自己和家人。如果是朋友或家人,她则会搅得你不得安宁。

我们不惮对贪婪和忌妒给予最不厚道的指责,因为几乎所有的罪恶都来源于这两个恶习。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欲望,而适当的欲望也是前进的动力之一。不忌妒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但是,一切皆应该有度,否则,那就是罪恶。

郑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就是让屈原感到报国无门,投汨罗江自沉的那位)的宠妾,郑国人,但由于郑国在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所以说她是韩国人也对。

从名字上来看,就可以看出郑袖应该擅长舞蹈,舞女的身材一定合乎“楚王好细腰”的标准,因此郑袖一直很得楚怀王的宠爱。然而,正当郑袖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时,有人横插了一杠子。

当时魏国国君为了讨好楚国,给好色的楚怀王送来了一个大美人。喜新厌旧的楚怀王从此专宠专爱魏美人,郑袖感到了失宠的危险,但她极富心计,脸上一点也不流露忌妒之色,表现出比丈夫更喜欢魏女的样子。楚怀王看到这番和美的场面,还暗自高兴呢。他哪里知道,此时郑袖心里的妒火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当郑袖确信楚王不怀疑她有忌妒之心后,立即着手实施她早就设计好的恶毒、残忍的计划。

有一天,郑袖对魏美人说:“大王的确喜欢你的美貌,但据我所知,他有些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以后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

魏美人哪里想到这是“好姐妹”出恶招啊,她对郑袖的指教感激不尽。此后,魏美人每次拜见楚怀王,总是遮住鼻子。时间久了楚王觉得非常奇怪,又怕直接问魏美人她不说实话,就向郑袖打听。郑袖假装欲言又止,激起了楚怀王的好奇心,最后郑袖装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说:“大王不要生气,她好像是讨厌您身上的气味。”楚怀王一听,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掉。从此,郑袖独占专宠。

郑袖这一招堪称是中国忌妒史上最经典的案例,虽然残忍,但也显示了郑袖极高的智慧。然而,忌妒是一个人的软肋,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利用,即使是郑袖这种高智商的女人也一样。史料记载,她不但被骗,而且是被同一个骗子骗了两次。这个骗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纵横家张仪。

张仪是历史上最优秀的靠耍嘴皮子成功的人。他到楚国时,还是个穷光蛋。跟他一起去的人觉得跟着他没有前途,想要散伙。张仪说:“你们不就是因为穿不上好衣服才想走吗?你们等着,我去见楚王,找他要!”

然后,张仪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打通了关节,居然就受到了楚怀王的接见。见面后,张仪没话找话道:“如果大王不用我的话,那我就到北方韩国那里看看。”楚怀王随便回答说:“那你就去吧。”

张仪讨好地说:“难道大王不想从韩国得到点什么吗?”

楚怀王不耐烦地道:“笑话,黄金、珍珠、犀角、象牙这些名贵的东西都产自楚国,韩国能有什么?”

张仪说:“大王难道不喜欢美女吗?”

这一下击中了楚怀王的软肋,他有点尴尬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仪知道楚怀王已经入套,就说:“您是不知道。那韩国的少女,个个都长得像仙女。”

楚怀王听到这里,谦虚下来:“楚国是—个偏僻的国家,我还真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中原女子。就请你去给我张罗张罗吧。”说完,赠给张仪许多珍珠、玉器作为经费。

张仪拿到财物后并没有启程。他知道,当时楚怀王的夫人南后和妃子郑袖都受宠而且善妒,她们听到自己要为楚王找美女,一定会来找自己。

果然,郑袖和南后闻讯后十分惊恐,立即派人携带重礼找到张仪,请张仪“消灾”。

张仪倒是很讲信用,他再次求见楚王辞行。辞行宴上,张仪假意请求让南夫人和郑袖出来一起畅饮。楚王就把南后和郑袖叫出来一起喝酒。张仪一见两人,马上装模作样地叩拜请罪,说:“哎呀,我犯了死罪啊!”楚王不解,忙问道:“这是什么话啊?”张仪说;“我走遍天下,就没见过像南后、郑袖这样的美人,我却放言要为您找美女,这简直是欺骗大王啊!”

张仪这话说得太妙了,既满足了郑袖、南后的要求,又把楚怀王说得心花怒放,不但不让他去找美人了,还安慰他说:“你就不要过意不去了!我就说嘛,天下哪有美女能比得过她俩!”

这次郑袖(还有南后)因为善妒的弱点,被张仪钻了空子,被骗了点小钱。

后来,张仪来到秦国并且得到重用。当时,西方的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遏制秦国东扩的野心,楚国和齐国缔结盟约。公元前314年,秦国想攻打齐国,但又怕楚国相助。张仪自告奋勇,跑到楚国游说楚怀王。他劝说楚怀王与秦国亲近,与齐国断交,并且许诺说,如果楚国不帮齐国,秦国愿意献出六百里土地作为回报。愚蠢的楚怀王觉得这笔生意很合算,就与齐国断绝了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没想到张仪根本不认账,说:“我只答应六里,哪里是六百里。”楚怀王闻讯大怒,兴兵攻秦。结果秦国反而与齐国结盟,大败楚军,并取楚地六百里。楚怀王因为这件事对张仪恨之入骨。

两年后,楚怀王的机会来了。当时秦国想与楚国换块地皮,一直想扒了张仪皮的楚怀王说,只要秦国交出张仪,这块地白送。秦王觉得拿张仪换地有些不仗义,但张仪却满不在乎,主动要求去楚国换地。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怀王关了起来,打算找个吉日把他宰了。但张仪心里有底,知道自己死不了,因为他有郑袖这张王牌可以用。

张仪来楚之前已经向楚国大臣靳尚贿赂了大笔银子,还让他给郑袖传话说:“秦王很看重张仪,现在大王要杀他,秦国不仅会割让大片土地来赎他,恐怕还会给大王送来大批美女。如果来这么多美女,必定有人会受到宠爱,你的地位就危险了。所以,你要尽快劝说大王把张仪放了。”

郑袖对割地不割地并不在乎,但听说要来一群争宠的美女,她可坐不住了。于是,郑袖日夜不休地在楚怀王耳边替张仪说好话。她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拿她和楚王的儿子说事儿:“与其让秦国来杀我们,还不如让我们娘俩现在就逃往江南去。”糊涂的楚怀王居然被说动了,他不仅赦免了张仪,还送给张仪一笔银子做礼物。张仪获释后,继续向楚怀王鼓吹楚国应该亲近秦国的道理,楚怀王信了他的话,与秦越走越近。

就这样,深入虎穴的张仪利用郑袖的妒忌心,不仅自己毫发无损,还带回—笔意外之财,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时诸侯的格局。

郑袖的忌妨心让她的丈夫走到了意想不到的绝路:几年后,秦王以开会为名将楚怀王骗至秦国,将其扣留。三年后,楚怀王客死异国他乡。而郑袖的结局如何,史书没有记载,想来一个失了势的女人,应该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楚国由抗秦到亲秦的转变,在春秋战国关系史上至关重要,为历代文学家所重视。而在造成这一局势的过程中,靳尚和郑袖的作用最大,而其根本原因竟然就是一个“妒”字。

从历史上看,女人的品性中,最令人讨厌的不是贪、乱、淫,而是妒。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忌妒会让人失去理智,很容易因小失大。可见,妒忌是女人的死穴,害人也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