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29

第29章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观察观察我们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学问,但是最后却靠着努力和胸中的一口气,不断充实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超过了很多原本很有学问的人,从而取得了成功。这正应了一句老人言: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最近一些年,韩寒始终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很多人说韩寒当年没选择上大学是错误的,但“学问”的本质在于“学”和“问”,在于持续不断地学和问,在于志气,与上不上大学没有关系。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只要你有志于学,就必有所成,必有所学;现在也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知识不断更新换代,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学识浅薄,不要担心自己起点低,只要你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哪怕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也能走向人生的巅峰。

生活指导: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做学问就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需要恒心,需要志气。知识只垂青于坚持不懈的头脑,智慧也只进驻于虔诚求教的心灵。志气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反之,就算你起点再低,只要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必会学有所成。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学习就像盖高楼,不怕你起点很低,只要你每天垒几块砖,高楼终究会盖起来。不要担心你没上过大学,起点低、学问浅没有什么,最怕的是你没有学习的志气。其实学习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有了志气,坚持不懈,就定有所成。不要因为没上过学而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不要因为自己学历低就觉得在高学历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智慧对一切人都是公平的。

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爱因斯坦四岁才开始说话,一度被老师们定性为“不可救药的孩子”,但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当年嘲笑他的那些话又在哪里?爱迪生也小学没毕业,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沈从文也只是到北大旁听,最后成为了一代文豪。自学是一种很尊贵的学习方式,志气是知识和智慧的护航灯。

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病逝,只靠母亲为人家缝补来勉强维持生计,常常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更别说上什么学堂。但是范仲淹很有志气。有一次,范仲淹跟母亲到庙里烧香,他在神前祈祷,问菩萨:“我将来能否做宰相?能做宰相就要做好宰相,不能做宰相就做个好医生。良相和良医都能造福于人们。”自此,范仲淹读书更加刻苦了,常常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读书,读完了再去干农活。

稍长大一些,范仲淹来到一个叫咒钵庵的庙里读书。因为贫困,每天只好烧一锅粥。冬天的时候,他的粥更稀了,他将粥盛在一个盆里,等到凝冻后再划成一块块,一顿两块,菜就是一根干葱。这就是“断齐划粥”的故事。

后来,他的娘也死了,范仲淹就在咒钵庵里守孝。由于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因此他的生活更是难到了极点,但是他却安贫乐命,更加发愤苦读了。范仲淹有一个好友叫石梅卿,父亲是做官的,家里很富裕,看到他安贫苦读的情景,十分感动。一天,石梅卿带了一些好菜来到咒钵庵,说是要和他聚聚,实际上是有意周济他,不料被范仲淹一口回绝了。范仲淹说:“你带来这么好的酒菜,真是谢谢你,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苦日子过惯了,这倒反而害了我。”一席话说得石梅卿心里热腾腾的,更加佩服范仲淹了。

范仲淹在庙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宋朝皇帝宋真宗路过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人们都十分轰动,都认为普通老百姓能亲睹“龙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蜂拥上前围观,只有范仲淹始终在庙里读书,人们回来后都问他,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啥不去看看,范仲淹回答说:“将来再见他也不迟”。正是凭着这股志气,范仲淹学到了很多真才实学,声名远播,最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知识从来不排斥任何人,只要你有志气,是个有心人。知识是非常公平的,它就在廉价的书本里,但需要你付出昂贵的志气去取,知识只亲近于有志气有恒心的人。比如一本薄薄的《道德经》,基本上谁都可以得到,但要汲取到里面的智慧,里面的知识,惟有勤勉,就算你坐在黄金铸成的椅子上,你每天吃的是满汉全席,但你不付出努力,还是不会得到知识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一穷二白的人,通过勤勉的学习,最后成为了人才。而且往往是纯粹靠志气自学成才的人,就越是能成为大才、贤才。而很多学习条件很优越、学习环境很好的人,反而一生碌碌无为。

宋濂是我国元朝的著名学者,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宋濂少时家里很贫穷,他能读书取得如此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教育后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籍,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一起求学的人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但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我高兴的事,我并不觉得吃穿不如人家就愤懑不平。每天手执书卷勤勉攻读,我神清气爽。

这就是一个“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的佐证,宋濂老先生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刻苦求学,最终大有所成。和宋老先生同窗求学的学子们,物质条件很好,但知识并不因此青睐于他们。相反,一个人如果有志于求学,反倒会不介意物质方面的短缺,因为他心中有信念,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所同化,自有一份乐趣。

在我国甘肃有一个地方叫会宁县,是我国有名的状元县,中科院很多院士都来自这个县,这个县的学子们行走全国时基本不用花什么钱,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的同窗学友。会宁县地远山穷,条件恶劣,但那里的求学风气良好,因而是一个知识之乡,状元之乡。

“老人家”教导我们: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也有一部分指志气,有学问者必是有志气者,他们的志气经诗书的融化后更加区别于常人。他们深知,“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只要你立志成功,勤勉苦读,学问浅、起点低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