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19

第19章 自称好,烂稻草

当今社会是一个推崇自我推销的社会,但我们也要记住一句老人言:自称好,烂稻草。自我肯定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自我夸耀是一种自负的表现。

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喜欢自信的人,自信的人在心里对自己充满了肯定,因而他不会自己说自己多么多么好。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说自己多么多么好,但这样就刺激了大家的神经。为什么?因为当你说自己多么多么好的时候,就相当于间接说别人多么多么不好,这样自然会招致大家的反感。自说自好是一种深刻的自卑,因为怕别人说不好,不自信的人才会主动说自己好。

我们平常所说的“毛遂自荐”,更侧重于他的勇气,而不是说他怎么自我炫耀。炫耀是一种没有涵养的表现,自我炫耀是一种人格犯罪。在当下这个“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让我们更加要记住“自称好,烂稻草”这句老人言——荣誉的本质是别人的肯定。

生活指导:荣誉的本质是别人的肯定

生活中我们细心观察,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那些有钱人,他会说自己其实也没什么钱;见多识广的人,他会说自己孤陋寡闻;婚姻幸福的人,他会说自己婚姻里也有些问题,等等。而那些说自己什么都好的人,往往不是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人性之一,当自己有什么了,才会坦然说自己没有什么,而坦然说自己没有什么的人也来自于他心里深刻的自信。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那些武林高手在开打前往往双手抱拳,走上前去恭敬地说:“请指教。”而那些三脚猫工夫的小喽啰,往往胸脯一拍说,老子天下第一,结果刚开打,自己已经倒下了。

比如一位面试者去求职,当考官问他能力怎样的时候,他谦虚笑一笑,地说自己“一般”,那绝对会引起考官的兴趣,因为他感受到了强烈的自信。而那些拼命说自己能力很强的人,考官往往会再三思量一下。

自说自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自己往自己脸上加荣誉,那种荣誉一文不值。一个人所谓的“好”就是给别人带来价值,我们不给别人带来价值,别人为什么会说我们好?而我们又凭什么说自己好?说自己好可以,要在为别人带来价值之后。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要给别人带来价值,自己用嘴巴给自己增加价值,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

而且自说自好也是一种宽松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别人的表现。是一种怯懦的表现,一种懒惰的表现。自说自好就证明我们不打算开发自己的潜能,在别人眼里证明我们的价值,我们以我们卑微的价值观,取代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这不是一种自尊,是一种自轻自贱。古今中外,这种行为都是受到轻视的,“自称好,烂稻草”。

古代有一个笑话,话说唐代有个隐士,名字叫殷安。他平时自诩才高八斗,修养高深,常常以“圣人”看待自己。有一天,他来到一位朝廷大员的府上,说:“自古至今,圣人就五个人,除此五人,他人都不怎么样。”

大员问:“哪五个人?”

“伏羲始创八卦,道尽了天地奥妙,这是第一个。”说着,他弯下了一根手指。“神农氏发现百谷,教人耕种,育万民之性命,这自然算第二个。”说着他又弯下了第二根手指。“周公制订礼乐,万民教化,历代延续,功不可没,这是第三个。”又弯下一根手指。“孔圣人门徒无数,行走春秋,流传《论语》,这是第四个。”又弯下第四根手指。“这第五个嘛!”过了一会儿,他才说:“加上我,是第五个。”说完,弯下了第五根手指。

大员大笑之余,这件事遂成千古笑话。

这位哥们儿在弯第五根手指的时候可能没搞清楚,孔子的“圣人”是后人叫出来的,不是孔子自己叫出来的。自称好,烂稻草。当一个人把自己抬得越高的时候,众人就会把他踩得越低。因为我们自己抬高自己的时候,就相当于往别人头上踩,别人肯定不爽,也时不时会给我们点颜色。

一个人的高度是别人抬出来的,不是自己上到别人头上显出来的。自己高一定要别人主动抬,当你真正让别人服气的时候,他们是会抬你的。只要我们技能真正过人,或者对别人有足够的价值,众人肯定也不会亏待我们。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伟人,都不可能自己说自己是伟人,都必定是充分认识到了别人力量的人。自称为伟人的人,不是庸人就是小人。

生活中我们也往往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人,确实有些真才实学,真金白银,也拿出了令人欣赏的业绩,但却自我膨胀,自己管不住自己,在成绩之上自视甚高,两个鼻孔朝天,这同样让人轻视。把持不住自己,失去自我,同样会跌落得很低,当今职场如此,古代也如此。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以才思敏捷著称。据说他每次考试时,只需要双手交叉八次,就可以作成八韵,人称“温八叉”,当时轰动一时,名满天下。但他心高气傲,恃才狂放,常因不尊重人、破坏社会规范而损坏声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成就。

温庭筠参加乡试时,在江淮地区客居于一户富人家,地方官姚大人很欣赏他的才华,赠给他不少银两,作为奖学金。但温庭筠拿了钱后,每天寻花问柳,出没于青楼花巷,不久就将奖学金挥霍一空。姚大人听说后怒火中烧,命人将他抓去,一顿板子后,赶走了。但温庭筠没有悔改,后来的日子里仍然跟一些纨绔子弟厮混在一起,寻花问柳,遛狗逗鸟,不务正业。有一次,因喝得酩酊大醉后打架闹事,被当时的巡夜抓了起来,暴打一顿,牙齿都打脱落了。但温庭筠的本性仍然没有因此而改变。

有一次,唐宣宗穿着平民衣服,巡视天下。路上遇到了温庭筠,他不认识皇帝,颐指气使地问:“你是长史、司马之类的高官吗?”

唐宣宗说:“不是。”

温庭筠又问:“那么,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小官吧!”

唐宣宗说:“不是。”

温庭筠鄙夷地扭头便走。

后来,温庭筠得知路遇真龙天子,大惊失色。唐宣宗对温庭筠甚为不悦,下诏将他贬为坊城尉。诏书中写道:读书人以德行为先,文采次之,今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辞采再好也了然。

后来,温庭筠一生未获重用。

这就是典型的高调引来的祸。温庭筠本来非常幸运,路遇真龙天子,如果温和谦让一点,再加上本来诗才出众,名满天下,很容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他不懂得“自称好,烂稻草”这句老人言,鼻孔朝天,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结果才华不但没能帮得了他,反倒让他被贬了官职。我们可以设想,以温庭筠的才华,再加上他哪怕一点点低调谦让,那么都会让他取得更大的人生成就。

“老人家”教导我们:

三国时期的许攸,一生聪明,其才华、智谋不亚于曹操。在他辅佐袁绍的时期,曾给袁绍出了不少英明的建议,无奈袁绍实在昏聩,许攸被迫弃暗投明,在官渡之战中夜投曹操。投曹操后许攸立刻成了功臣,一条“乌巢劫粮”建议使曹操打出了名震千古的一仗。从此曹操雄霸中原,威震天下。许攸自然是头号功臣。但许攸立功后不知检点,自以为功高过天,到处乱叫“曹阿瞒,曹阿瞒”,口出狂言,当被曹操爱臣许褚劝阻后,也说自己是曹丞相的好友,功劳之巨无人能及,能奈其何?他对许褚百般羞辱,并伸长脖子说你敢杀了我乎?结果许褚手起刀落,结果了他的性命。一代英才竟死于这种结果,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

现代社会,温庭筠这样的人很多,自我膨胀、仗势欺人、蛮横粗鲁、无视法律之人层出不穷。“我爸是李刚”振聋发聩,明星酒驾、打人时常见诸报端,甚至很多年轻人也自命清高,口出狂言,这些都是值得反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