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18

第18章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关键因素。对一个人的成才来说,教育培养必不可少,但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正如有句老人言说得好: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一个人就和一棵树一样,想要成长成才、开花结果,就要修正、修剪。但一个人又和一棵树不一样,数木要靠人修剪,而人却要靠自己“修理”自己。不会自己修理自己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才。一个人想要成才、成功,需要的因素太多,必须要靠自己长期不断的修炼去达到,别人就算有再高的本事,也无法把全部的要素教出来,必须要“我的地盘我做主”;再者,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幸福去追求,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帮我们成功——我们成不成功关人家什么事?所以,我们必须得靠自己修炼自己,自己提高自己。一个不靠自己的人永远也成功不了,这就相当于阿斗即使条件再优越,也只能是“扶不起来”。

生活指导:自己帮自己,才是王道

一棵果园里的果树,要靠园丁修剪才能不成为野树,而人自己的园丁,就只能是我们自己。一棵树的成长,一年修剪一次足矣,而我们人每天都要修剪,谁会帮得了我们,谁能帮得了我们?一个没有主动修炼意识的人,别人是爱莫能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人生最终达到的高度很低,甚至走向犯罪的原因。

放眼当下的社会,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谓不优越,父母也不可谓不费心,甚至全心全意为子女服务,但子女如果真不争气,家长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比如一个孩子学习,自己不集中精力,不思考,家长又能怎么样?毕竟家长不能钻到这孩子的脑子里去,家长不能帮这孩子集中精力。所以,一个人只能靠自己,谁也帮不了我们。我们如果没有这个意识,那等待我们的只有无尽的哀叹。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人不是树,人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高等动物。在汉语词典中我们也只能发现“自修”这个词语,没有“他修”这个词语,自己可以“修炼”自己,而他人只会“修理”我们。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人物,莫不是靠自修而来。美国伟大的政治家富兰克林,年轻时也曾是一个浪荡子弟,但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改过自新,在纸条上列出了自己的十三项缺陷,每过一段时间改掉一项,最终成为了受人敬仰的伟大政治家。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年轻时也曾是一个好色之徒,三十多岁时突然某一天良心发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不断自修,写出的作品也成为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托尔斯泰在82岁时离家出走,把财产全部分给了穷人。托尔斯泰的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托翁”的美名。在文学上,“翁”是一种最高的称赞,一个人被称为“翁”就表示带有了一定的神性,比如托尔斯泰“托翁”,歌德“歌翁”,莎士比亚“莎翁”等。

在中国历史上也一样,老祖先们给我们一次次证明着人只有靠自修才能成才的道理。

西晋末年,义兴阳羡(江苏宜兴南)有位公子哥儿叫周处,他的父亲在三国时当过鄱阳太守。周处年轻的时候,仗着官宦人家出身这点优势,凭着一身好功夫,整天逞强好胜,横冲直撞,扰得鸡犬不宁。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尽量躲着他,把他当成瘟神。

这一天,周处又趾高气昂地跨马奔上长街,街道上的人们像闪电般都纷纷躲到路边。正当周处得意之时,却见对面一位老人蹒跚而来。老人只顾唉声叹气,加上眼神又不大好,几乎和周处那批横惯了的烈马撞了个满怀。周处一勒缰绳,那坐骑停在老人面前。

“喂,老头,不想活了!”周处大声吼叫。

定睛一看,老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分明是和不想活差不多。周处更来气了:“老头!现今天下太平,年成又好,你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么愁眉苦脸?”

老人生气地说:“如今祸害地方的三害没有除掉,哪个人能够快乐!”

周处好奇地问:“哪三害?”

老人愤然说:“南山上有吃人的白额虎,长桥下有吃人吃鱼的蛟,地方上有个祸害乡里的周处。”

周处听罢,心下一惊,脸憋得通红,想不到自己被列为三害之一。周处以往的威风不见了,只见他翻身下马,对老人躬身施礼:“多谢老丈提醒,我把这三害除掉就行了。”

老人激励他:“若能除去这三害,那可是鄱阳郡天大的喜事。不过说说容易,做到就难了。”

周处独自一人跑进南山,寻找猛虎。那吊睛白额虎也在千方百计寻找可口的食物,他们狭路相逢了。

这个时候,周处已经从黎明走到傍晚,累得够呛。但好小子,只见他“嗖”一声拔出佩刀,三步并作两步就冲了上去。那猛虎也分外眼红,一跃而起扑了上来。再看时,血花飞溅,那猛虎已身首异处。

第二天一早,周处提着颗虎头走过大街,吓得家家闭户,人人罢市。

周处少歇之后,又得意洋洋地提着佩刀到长桥,扬言要斩恶蛟于水中。有几位胆大的便随着他去看热闹。

好一个周处,只见他来到长桥,纵身一跃跃入水中。

那巨蛟,长数米,凶猛万状,平日里吃的是人、鱼、蛙、牲畜等。今日见有人送上门来,也一样毫不客气,张嘴便要咬。周处用刀一划,巨蛟没了主意。周处攻上去,巨蛟回身要咬他的后背。

岸上的人只看见一会儿冒上一颗周处的头来,一会儿冒上巨蛟的尾来。就这样没日没夜地格斗了一天一夜,巨蛟招架不住,顺水而逃。周处紧随其后,追了十余里,终于斩杀了巨蛟。

百姓一看江水里片片殷红,以为巨蛟已死,周处也累死了,便奔走相告,拍手称快。都说:“这下好了,三害一下子除掉了。”

周处斩蛟回来,悄悄地探看人们对他丰功伟绩的感激情况,却不料人们为他的死而摆酒相庆。这才知道大家对自己是多么的憎恨,觉得没脸见人,于是去投奔著名学者陆机、陆云兄弟,向他们求教。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的作为都一五一十地相告,最后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想改正自己的错误,可是过去虚度了很多年华,现在已经成人了,怕是学不好了。”

陆云说:“你既然认识到错误,离改正也就不远了。古人道:早上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是好样的。你现在还年轻,只要努力学习,前途是光明的,浪子回头金不换。”

周处听了此番劝告,便静下心来刻苦学习,认真修养。

过了一年,周处不但知识丰富了,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言行谨慎,谦恭礼让。一郡人纷纷推荐周处,州府长官听了周处的事,便招他去为官,为百姓立新功。后来,周处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勇敢善战的指挥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被追封为平西将军。

“老人家”教导我们:

一个人能够成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修。自修永远不会晚,“朝闻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