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德国联邦制的演变
8044500000050

第50章 中文文献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德语组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瑞士〕埃里希·艾克:《魏玛共和国史》,王步涛、钱秀文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帝国法、宗教和文化1648—1806年》,刘新利、陈晓春、赵杰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德〕迪特尔·拉甫:《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波恩Inter Nationes 1987年版。

〔美〕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丁建弘、陆世澄、刘祺宝主编:《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5—1990)》,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胡康大:《欧盟主要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顾俊礼:《德国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文化2001年版。

〔英〕K。C。惠尔:《联邦政府》,天津编译中心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李巍、王学玉编:《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吕耀坤:《德国政治制度》,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军:《德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及其借鉴》,载《涉外税务》,1996年第7期。

〔加拿大〕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赵辉、许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德国统一纵横》,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萨纳柯耶夫、崔布列夫斯基编,亚·费舍尔注释:《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德语专业译,三联书店1978年版。

童建挺:《政治制度:作用与局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童建挺:《联邦制的分权功能——基于美国、瑞士、加拿大、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的比较》,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董乐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吴志成:《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联邦德国和瑞士》,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辛蔷:《德国联邦制改革与欧洲一体化的深化——联邦与州面临创新挑战》,载《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

许崇德主编:《各国地方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版。

〔英〕伊夫·梅尼、文森特·赖特主编:《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朱建军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叶青:《德国财政税收制度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郑备军:《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启示》,载《中国改革》,1994年第4期。

朱忠武、朱懋铎等编著:《德国现代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