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的铁血卫队
7757300000094

第94章 “改革”终于惹祸,酿成蒋介石的致命伤害

谁知侍卫部队按照这份仿照美国总统特别勤务制度抄抄改改编撰而成的《特别警卫纲要》还没正式颁布实施,在“边实践”中就出大事了。

1969年7月,蒋介石夫妇像往年一样,到了夏天就从士林官邸搬到阳明山官邸避暑。谁知这次避暑之行,却酿成蒋介石一生中影响余生的最不愉快的“心头之痛”。

问题就出在这已开始实施的“国家元首”的“特别警卫”上。

按照研究小组制定的《特别警卫纲要》要求,蒋介石的车队出巡,得完全按照美国总统模式进行,不仅沿途要有非常周密的警卫部署,还得到处派军警站岗放哨,在关键地点一定进行清场,侍卫人员的目标是“任何时刻都必须是零缺点”。由于沿途完全清场,没有他人,司机则开车十分神速,学着美国总统车队那样,去哪里都是呼啸而过,风驰电掣。可侍卫人员毕竟不是神,“零缺点”哪里做得到?相反,由于效法美国总统模式,除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外,反而因为车队要做到“呼啸而过”,弄得司机们也神经紧张兮兮的。这就为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为了蒋介石上山下山便利,台北市政府和阳明山管理局专门拨出巨款,兴建了台北市郊最高级的一条公路——阳明山仰德大道。然而,尽管花了大钱,陡峭的山势任你怎么拨弄,都无法改变。除非把这大山干脆搬掉。于是,险峻的仰德大道与美国总统出行的“呼啸”模式一结合,不仅没有增加安全系数,反而增加了蒋介石出行的乘车风险。

就在谁也没觉察到这个美国总统式的“现代元首警卫制度”的问题时,一个晴朗的下午,无风无雾,能见度非常好。蒋介石从士林方向回草山官邸去。

由于一路清场,路边行人全无,于是车队开始呼啸。当车队快速经过仰德大道岭头附近的弯道时,前导车司机突然发现前面一部要下山的公路局班车,停靠在前面的站牌前下客。因为刚转弯和“呼啸”,前导车司机没看清楚班车后方有没有来车,突然一部吉普车从班车的后面猛然超车,且没有减速,便直接往下冲来。急行的前导车发现情况紧急,若不马上煞车就要和吉普车撞个正着,于是,“嘎!”紧急煞车。

前导车这样的处置是别无选择的,否则就要和那辆军用吉普车迎面相撞!谁知就在他急刹车的一秒钟之间,后面“呼啸”而来的“总统座车”司机却反应不及,根本来不及踩刹车,“砰——”座车猛力撞上了前面前导车的车尾。“随一车”紧跟在后面,司机反应甚快,“嘎”地刹车。这才避免了三车追尾。

就在“总统座车”和前导车追尾撞击的一刹那,蒋介石手上还握着拐杖,撞击的瞬间,身体猛然往前冲去,整个人撞到前面的玻璃隔板上,胸部当场受到严重撞伤,冲击力非常剧烈,让他连阴囊都撞肿了,假牙在撞击的刹那从口中飞出。宋美龄坐在他的左侧,受到同样猛撞,身子往前冲的瞬间双腿撞向前面的玻璃隔板,当场厉声叫喊:“救命啊!”

车祸发生后,后面的侍卫人员慌忙跳车下来,谁知那辆猛冲过来闯祸的吉普车却远远地逃之夭夭了,剩下一片慌乱的撞车现场。随车的孔令晟立即和众人七手八脚把痛入骨髓的蒋介石夫妇运送到附近的医院去进行急救。

到达医院后,几乎吓呆了的孔令晟才想起下令:“紧急寻找那辆闯祸逃跑的吉普车。”并马上报告蒋经国。

于是,全市各路军警紧急出动,阳明山乃至整个台北笼罩在一片惊恐不安之中。蒋经国给台湾情报和治安当局下达紧急指示:“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找到肇事车辆,查明真相。”

当晚,台北市内的大街小巷,宪兵和警察的车辆到处奔驰,许多人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共军打过来了?都处于惊慌之中。

幸好蒋介石和宋美龄均没有性命之虞。

发生车祸的当天,翁元正在中央党部值班,不知道蒋介石夫妇出事了。第二天,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宝树从韩国返回台湾,交代下属说:“送两盆从韩国带回的牡丹到草山官邸,呈献给总裁。”

“送花去做什么?”

“总裁和夫人车祸受伤了!”

翁元这才知道蒋介石夫妇出事了,自言自语说:“难怪昨天一整晚中山北路一路,都有宪兵在沿路盘查过往的军车。”

然而,当初沿途的岗哨任凭肇事吉普车逃脱,却不知其踪迹,蒋经国手下的情治人员追查了一整天,也什么线索都没查到。蒋经国十分恼火,拍打着桌子说:“不管有多难查,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些情治长官都是蒋经国的亲信,个个都清楚这宗车祸事件不查出闯祸军车,绝不会草草结案。于是,联合指挥部、宪兵司令部调查组和警方成立专案小组,下定决心要抓出导致蒋介石座车车祸的军车司机。

结果,整整追查了好几个月,最后才发现肇祸的车辆,是一名陆军师长的专用吉普车。

原来这位肇事师长当天刚巧参加完一个军事会议,急忙叫司机开车下山,急着赶回家与夫人和家人相会。闯祸时,他知道那一队车队来头不小,却不知是蒋介石的座车,更没料到蒋介石夫妇会受如此严重的伤。在事情发生后,他和司机害怕追查,先刻意躲了一阵子,可没料到还是给查了出来。

肇祸的车辆查出来后,专案小组立刻做出最快的处理:予当事人以撤职处分。少将师长知情不报,以“伤害最高领袖”罪名撤职查办,开车的吉普车司机送军事法庭进行军法审判(后来是死是活,不得而知)。

两个肇事者受到了重罚,但酿成追尾事故的蒋介石座车司机,当时的处置并无不妥,蒋介石没有深责,蒋经国和郝柏村、孔令晟也无理由处理,结果他没受到任何处分。

尽管事情算是结束了,但车祸对蒋介石夫妇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宋美龄的腿部受到相当大的创伤,直到晚年,每逢冬天都会不适。蒋介石原本身体十分硬朗,一年四季只有区区几次感冒,然而这次车祸后身体出现恶化的警讯。没过多久,他接见一位手下老黄埔嫡系将领时不得不告诉说:“自从这次阳明山车祸事件之后,我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但腿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

车祸直接导致他的心脏扩大,并成为尔后他身体健康的致命隐患。

车祸之后,孔令晟说:“这样的车祸,即使是神,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然而,这“鬼使神差”的车祸,若不是“前面开道、后面呼啸”的“美国总统出行模式”,又如何会发生呢?赋闲在家的俞济时获知先后经过时,忍不住对家人说:“这种国家元首呼啸出行的模式,在这样的山道上不出事才怪呢!而沿途的警戒连一辆逃窜的吉普车也不知去向,其形式主义也可见一斑了。除了耗费人力物力和招摇过市外,真是害人害己呀!”

然而,他的“声音”也只能限于自己家内,蒋经国开始主控的新王朝已经没人会顾及元老派的心声了。事实上,车祸之后,在蒋介石官邸里,谁也没有意识到招摇过市的“总统模式”有什么弊病,只是把一切归结于太偶尔、太不可想象的“奇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