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7716100000002

第2章 风清气正得民心(2)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八项规定出台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会上诸多细节折射出务实节俭会风的新景象:会场布置朴素,主席台上没有绿色植物和鲜花,就座的中央领导人由往年的20多个减少为8个;两天半的会期压缩到两天,会议开得更充实紧凑;会务组织、安全警卫、后勤服务、新闻报道等工作亦有所调整、简化,领导轻车简从,不搞迎送。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发现,会议大幅压缩主报告,内容更精练。会议开通了短信平台提醒参会代表各种事宜,不再发放纸质通知。另外,这次会议取消颁奖,改成通报表彰名单,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不再进京。

有评论说,会风也是生产力。只要改变一下会议的形式,务实清新的会风也能产生最实际的效果,比如说,把节省的时间用于会后的贯彻落实执行,这样的会议才开得有意义和价值,高效精短的会风才可蔚然成风。

微博播报常委行踪,央媒引领文风改变

2012年12月30日上午,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30日一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零下10C左右的严寒,顶风踏雪前往太行山深处的河北保定阜平县龙泉关镇贫困村骆驼湾村看望困难群众。

此前,李克强到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调研,新华社就发微博进行了行程播报。

有关人士指出,中央领导人到地方考察调研,行程还未结束,新华社等就通过微博播报发布还属首例。

有媒体评论说,这些及时播发的微博,让领导人的调研、考察工作有了更多现场感,这不仅让公众看到了领导人的亲民作风,而且也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评论还指出,新媒体既是新的传播渠道,也是新的官民互动平台,新媒体的特性也在塑造新的官民互动交流方式。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顺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特性,展现政治自信,打破传统的领导人报道套路、禁区。这样才能掌握舆情的主动,赢得民众信任。

八条规定中要求,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中国周刊总编辑、资深传媒研究者朱学东指出,改进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对于推广其他几种规定也举足轻重。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努力改进作风、会风、文风,如果新闻报道不改变既定模式,很难把新会风、新文风、新作风传播出去,这也是新闻报道践行“走转改”的核心要义。

朱学东表示,有关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改革若要持续,需要媒体自身的技术性改进,也需要报道方式和文风的调整,还需要政府部门对新闻定位及媒体管理理念做出较大转变,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开放媒体和公众对领导工作情形的关注。在指令性报道之外,要允许媒体在法律和相关部门许可的空间内有自选的报道动作,应鼓励媒体根据“新闻价值”进行报道,而不是一味地依赖通稿。

在文风问题上,习近平曾在中央党校明确要求克服“长、空、假”,倡导“短、实、新”。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并强调中央媒体要走在前列,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更多变化还在发生。比如,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的照片多见于微博上,远远超过了媒体对习总书记深圳之行的报道篇幅。其中,诸多媒体官方微博也非常活跃,如人民网的微博就注意到了“不封路”的细节,新华社中国网事也发布微博讨论“不封路”。2012年12月12日,伴随着新华社关于习近平广东考察消息的发布,新京报也推出了都市类媒体中首篇习近平视察深圳的特写报道。此后,其他的媒体开始陆续跟进。另外,中央主流媒体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明显比以前短了。

可以说,这些都在传达着时政报道的新风气。

雷厉风行:改作风地方落实是关键,形成制度方能持久

八项规定的出台,既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中央对各级干部作风建设的动员。要做到令行禁止,使八项规定真正发挥出强大力量,关键还要看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

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规定,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定期督促检查,每年年底通报执行情况,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汇报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执行本规定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审计部门每年要对各地区各部门会议活动等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八项规定出台后,主管党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已在多个场合要求采取措施落实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的进一步要求,要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强化日常监督,做到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甘肃、江苏、安徽、山西、湖南、新疆、黑龙江、西藏、湖北、青海、福建、浙江、云南、江西、北京等超半数省市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北京:15条实施意见改进作风,领导调研不搞层层陪同

2012年12月19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等事项。会议研究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次日,北京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15条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中央的规定,北京不折不扣地执行,三个方面要有大的进步:调研主题要有大的变化,减少督查性,增加研究问题、解决困难的调研;简化接待,相关标准要形成习惯;新闻报道要提高质量。结合北京市实际,15条实施意见分为“改进调查研究”“精减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加强督促检查”五个部分。

江苏:领导干部每年安排5-7天开展驻点调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共江苏省委制定了新的十项规定。其中要求,省领导同志要切实改进调查研究,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层一线的实情、检查决策政策的实效、探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招。要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健全“三解三促”长效机制,每年安排5-7天开展驻点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把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的情况,列入省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纳入省领导同志述职报告之中,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深圳:市领导参加活动要集中乘车不警车开道

2012年12月13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当好转变作风表率,结合深圳实际,提出八项要求。按照要求,市领导参加各项活动时要集中乘车、不搞警车开道。同时,要求公务接待减少宴请和陪同,提倡在商务酒店和机关食堂安排自助餐,杜绝铺张浪费。会议指出,作风建设重在执行、重在落实。按照八项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还要实现“有配套规章、有硬性约束、有监督执行、有违规惩戒”,做到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做出示范,树立标杆。

新疆:工作餐不超45分钟逐步换乘国产车

2012年12月25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常委会十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其中提出,常委要带头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创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对外接待工作用餐不超过45分钟。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住房、用车方面严格遵守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西藏:约法十章改进作风

2012年12月5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会议指出,按照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结合实际、从严要求,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做到“约法十章”。

有媒体指出,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的第一把火。在高层颁行规定并以身示范后,针对各级官员如何改作风还应建立配套的监督与惩治体系。这当中,民众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是否畅通是改进“官风”的关键。在网络越来越成为舆论监督重镇的当下,改进作风就应继续大力鼓励网络发挥重要作用,对顶风违规的官员予以曝光穷追猛打,把各级官员置于以“扒粪”为长、以“围观”为风的各路微博名人、“粉丝”的火眼金睛中,让把“派头”当习惯、把特权当应得、把上级当上帝等歪风盛行的官员们无处可躲。如此,才有望从作风开始,迎来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时代。

看七常委联系点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2013年7月5日到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赴各自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到河北省,李克强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张德江到江苏省,俞正声到甘肃省,刘云山到浙江省,王岐山到黑龙江省,张高丽到四川省。这些联系点经济水平各不相同,涉及祖国东南西北。有的与领导人有工作渊源,有的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有优良传统。常委们深入乡村、城市社区、企业和政府部门,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常委们还分别主持召开基层干部群众、省直部门座谈会,并听取联系点省区党委和中央督导组的工作汇报,对联系点省区进一步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求。

河北: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河北省委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周密实施,活动推进扎实有序。

八项规定落实有力。坚持以贯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积极为教育实践活动“预热升温”。2013年5月下旬,省委召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真抓真改。

2013年省级“三公”经费比2012年压减2158万元,2013年上半年省本级减少接待费用近一半。省委常委带队开展落实八项规定情况大检查,查纠问题966个。坚持有规必守、不搞例外,全省清理机关违规车辆10299辆,清理“小金库”360个,涉及金额6.89亿元。

集中学习扎实认真。省委常委会成员坐在一起、静下心来,用7天时间学习中央规定的3本书,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委和候补中委研讨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情况通报,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专题片《居安思危》《选择》,重读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结合“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深入讨论交流,提升理论自觉,正视存在差距,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

征求意见深入广泛。从2013年5月初开始,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30多万条。通过对其中3万多条涉及干部作风问题意见的梳理,初步查找出“慵懒散奢”问题突出、机关工作态度冷横硬、公款吃喝宴请严重等10个方面的表现。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后,省委召开全省优秀党员干部代表座谈会、老同志座谈会、民主党派和省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各界人士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32名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个县,蹲点3天,吃住在最基层,问民意、听民声;省委党建领导小组召开3次座谈会,征求部分市县委书记、专家学者、基层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发挥24000名驻村干部的作用,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万份,征集群众的期盼和建议。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初步梳理出省委常委集体和领导干部个人6个方面的问题、省直厅局和领导干部的18种表现,明确了改进作风的方向,找到了活动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