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7716100000013

第13章 衣食住行惠民生(2)

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不满

人们比过去富裕,为什么心里反倒更不平衡了?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表示,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是存在明显问题的。对于企业而言,国家规定了最低工资以保障雇员基本利益。但是企业中有国企和央企,在垄断性行业的国企、央企里,员工普遍收入高,领导的收入就更高了,一些老总年收入动辄几百万元。另外,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明文规定的工资虽然很少,但其他“隐性收入”较高。这种高收入很容易引起社会其他群体的不满。

有专家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相关。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二次分配中,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财政支出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偏低,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例过小;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

2013年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调查显示,为实现“中国梦”,52.3%的人希望政府继续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的评论指出,公众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有三大期盼,一是期待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二是期待缩小贫富差距,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尽快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降低工薪阶层纳税比重;三是期待让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公共投入的增长速度跟上财政税收的增长速度,强力压缩“三公消费”节省行政开支,将国有企业每年上缴红利更多用于提高国民福利。

老有所养

2013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第十二次联合推出的“两会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显示,“社会保障”以18%、142501张选票高居选项热度排行榜第一位。自2010年“养老保险”首次成为排行第一的关注热词以来,有关社会保障的话题已经连续四年独占鳌头,这显示出,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老有所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大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4亿,1.3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到养老金。这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此外,2005年至2012年,国家已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累计月人均增加1021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计划生育这代独生子女的双亲衰老,越来越多的“4+2+1”模式家庭将面临经济上、时间上的诸多养老问题。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93亿,占人口总数的14.3%。从目前来看,长期照料与护理的养老院舍保有量与巨大的需求不相匹配。养老机构的数量不够,硬件上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养老的需求。软件方面,老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2万个,床位381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62万人,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民办养老设施有了相当发展,但即使像经济发达的北京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也仅为1.5张。养老服务在供给不足的同时,又表现为供给相对过剩,有些养老机构设施落后,生活缺乏情趣;有些又过于奢华,收费过高,致使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结果是本来为数不多的养老机构利用率不高。

另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012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份加上新疆兵团),2010年有15个养老金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养老金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达766.5亿元。

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和“双轨制”凸显未来改革方向

有专家指出,中国社会保障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社保总体水平仍然很低,社保实际覆盖率不高;群体间待遇差距大、公平性缺失;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社保立法滞后,政府责任边界不明晰等。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问题是未来社保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是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并呈“碎片化”。在中国,纳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低于20%的国际最低标准。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方案时,未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二是养老保险收支严重不平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2013年4月7日在博鳌论坛上坦陈养老金确有缺口,人口老龄化将直接改变中国养老金缴费群体和负担群体的规模和比例,进而对养老金收支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模式显示,目前在城镇养老金体系内,大约是3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将变为1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赡养率大幅提高,而替代率又难以下降,这就会导致很大的养老金缺口。根据测算,在未来38年内,人口因素带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57%,人口因素带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 的14%。

三是养老“双轨制”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被称为“劫贫济富”的养老双轨制在中国已经实行很久,所谓养老双轨制是指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共同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的制度。这两种不同的统筹发放制度使得中国养老金标准存在天壤之别。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指出现阶段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是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50倍,而养老“双轨制”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只有3.8%的退休人员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需要,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月,无一低于2000元/月。而企业职工由于工资总额过低,养老金替代率不足20%的群体比比皆是,最低每月养老金仅为200元。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同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也指出,民政部将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十二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5年,养老床位要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农村达到50%。即便有了上述政策性的保障,仍有大部分人甚至包括高薪的白领依然担心养老的问题。人民网“两会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显示,超过97%的网友表示对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非常不满意,98%的网友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还有83%的网友表示支持弹性退休年龄。大部分网友在留言中认为,退休金双轨制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虽然国家已经连续9次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但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相比,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应该尽快拿出改革养老双轨制的时间表。

专家指出,社保体系的这些问题,最后都可归结为社保资金的来源问题,即谁来支撑一个13亿人口的社保体系建设。在短期内,我们可以把社保的收支压力算在制度设计导致的转轨成本上,而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将逐渐成为导致社保尤其是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所以,中国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任重道远。

食品安全梦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仅在2012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诸如“毒胶囊”“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苹果套农药袋”以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上餐桌等问题。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目前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降到了最低点。”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说。这并非危言耸听。2013年全国两会前夕,香港一纸“奶粉限购令”震惊了国人,庞大的境外抢购奶粉大军显示公众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已经崩塌。又何止奶粉,“地沟油”之后不敢下馆子、瘦肉精之后不敢吃肉、塑化剂之后不敢喝饮料……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挑战着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底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何时能放心地吃”也无奈地成了当下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社会诚信缺失

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频发食品安全事件,深究其原因,大部分都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唯利是图,全然置法律法规和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铤而走险有关。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田惠光说:“当前相当一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这也折射出中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体现在:一是涉及面特别广。有调查显示,全国31个省市区无一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件。二是手段特别恶劣。人造的鸡蛋,塑料造的银鱼,糖水变的蜂蜜,猪肉变的牛肉……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动力。三是危害特别巨大。如果所有的造假食品都如同假蜂蜜一般以糖水假冒蜂蜜,那也就罢了,顶多是多花了几个冤枉钱,吃下去对身体并无大碍。但问题在于,对于其他大多数食品而言,要想假冒得逼真,掺的添加物多半对人体有害,长期食用,恐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四是查处特别困难。当下是食品安全的乱世之秋,治乱世当用重典,然而现实是一方面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手段过于温柔,另一方面造假的利益驱动特别大,在这种背景下要根治食品安全问题相当困难。

从各种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出,威胁食品安全的原因来自于不法企业的生产、不法商家的销售、监管的不力、处罚的轻飘,乃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不了解,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症结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多头、分段管理。分段监管各环节之间难免存在中空地带,尤其食品产业生产到销售的链条较长,一旦出现问题,多部门之间协调处理非常耗费时力,监管不到位、“踢皮球”现象也难免发生。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备受各界诟病。2013年全国两会通过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人们对“舌尖上”

的安全充满期待。

从“吃得饱”到“吃安心”

食品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2013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到,希望国产食品能够代表安全、新鲜、放心和品质。国产奶粉、国产饼干、国产面粉等一系列舌尖上的食品成为国人的第一选购品。的确,这也是13亿中国人民深藏心底的中国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3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时表示:“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他指出,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放心的一日三餐是公众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食品安全对老百姓来说并不是比以前吃得好一点而已,对中国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来说更是“天大的事”,这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生活。

有再大的困难,也要下功夫实现这个梦想。

美丽中国梦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孙维说:“两会民众关注度环保首当其冲,我认为‘中国梦’必须包含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前不久很多地方都遭遇了严重雾霾天气,反映了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成为国人最渴望实现的图景。

空气、水、土壤全都受到严重污染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一直在恶化,只是与GDP的增速相比,环境保护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PM2.5数度爆表、水污染事件频发、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热传,渴望呼吸新鲜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竟也成为人们最盼望实现的梦想之一。

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市民的工作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据统计,在1月份的31天中,北京仅5天没有雾霾。在雾霾天气最严重时,全国有140多万平方公里被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