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69

第69章 试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

李鸿浩陈微微姚利权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32)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保障,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而言,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新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本文结合浙工大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制度建设,就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创新

制度,即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这个定义表明,制度需要我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中。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就是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体现学生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上升为全体学生应当遵守的规章、条例、规则的总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有助于判别是非。制度具有强制作用,有助于纠正错误。因此,做好学生工作,首先必须抓好制度建设。

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我们看到了人在整个社会管理系统中的中心地位,所以,高校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大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建章立制同人文精神相结合,即“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效果。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对于人,仅用制度来管理,忽视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个性、需要及人的发展,会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这就使人退化为了制度的奴隶,即仅知道服从,这一点是万万不可取的。在学生工作中要注重制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在制度创新中饱含人文精神,让学生从他律不断走向自律,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高校的制度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新生的事物总有其艰巨性和曲折性,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学院来说,要使各项制度一下子完善并非易事,各方面的局限决定了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对于新建学院来说,制度建设是迫在眉睫的。没有可实施的制度,很多工作就无据可依,不能开展。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整个过程,人文学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工作者进行交流,借鉴了其他院校制度,实行“拿来主义”,但仅仅“拿来”是不够的,这样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所以又需要从自身状况出发,从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特色出发,跟本学院的学生进行交流,从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制度。

1.完善学院制度,体现人文特色

1.1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制度建设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对培养健康向上、崇尚科学、勇于追求真理的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不容忽视。本着创新精神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几易其稿。在制度的制定当中,学院广泛地征求了学院师生和各党、团组织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吸取了人文学院第三次团、学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交的提案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了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汇编的初稿。

1.2引入听证,不断完善

制度的制定,需要民主性和公开性,才能使之被接受被认可,具有权威性。人文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党建、团委、学生会、科技立项及创新学分等方面。在制定初稿之后,根据学生们的反映,了解到大多数同学认为制度内容健全清晰,希望能公开发布,使每位同学都能认识它,学习它。根据这一要求,人文学院按照听证会的有关要求,举行了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有学院各党、团组织和基层班级学生代表及普通同学,具有民主性和广泛性。会议如实列举了学生们提上来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一一解答,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制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1.3联系实际,严格执行

制度一经制定,势必要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同时,同学又提出来,如果在制度性的基础上加一些人文关怀会更好,使制度性和人文性能得到完美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去践行它。要真正将制度很好地落实下去,应当不断地适应实际需要,变更工作方法,从而许多自身的缺陷便会得到弥补,制度才能一步步趋于合理、完善。学院把制度印刷成册,公布、分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在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考核、科技立项等各方面加以落实,在实践中使制度得到完善。遵循从制定到实践再到完善这一良性循环。

2.遵循有效原则,坚持贯彻执行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学生工作管理者建立了一整套严谨的学生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却没有真正变成学生自觉遵守的“法律法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这些原因,在学生工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执行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坚持制度的基础性

对于学生管理,我们更多地强调了人为因素。无论是辅导员直接参与管理,还是学生的自我管理都强化的是人的作用,而忽视了制度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人文关怀是必须的,但不能凌驾于制度的基础性之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依旧沉醉在自我设计、“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状态里。制度是针对广泛的客体而言的,是从最广泛的学生角度出发的。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制度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保障,这一点不容忽视。坚持制度的基础性,对于保证制度的执行尤为重要。

2.2坚持制度的创新性

制度的创新,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必须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的重点是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育机制的创新等方面。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实现大学生工作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创新目标。学生工作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得出经验教训,在制度中加以创新,适应新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据可依,使学生管理制度做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3坚持制度的人文性

高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时要注重制度的人文性。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一句话在学生工作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勤工助学政策,是高校学生勤工俭学和学生助学贷款的制度保障。勤工助学工作是有经济补偿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有助于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大学的人文关怀,了解高校的学生工作是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

2.4坚持制度的民主性

学生工作的很多案例提醒着学生工作者要提倡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学生要参与制度的制定,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制度在管理中的权威性。其次是学生要参与管理。学生参与管理不仅能够使学生增强自律意识,还能扩大学生对制度结果的信服程度。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配合和理解对制度的实施是有利的。

2.5坚持制度的可操作性

尽管学院有制度,但它是大纲,是方向,是对学生管理的大体规定,侧重于宏观管理,不能细化到每一点。但高校各班级、团学会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上是有差异的,所以必须要补充和修正相关条例,制定更实际可行的细则。它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细化,侧重于微观管理。粗中有细,细源于粗,这样才能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完备。

从制度的制定、执行过程可以看到,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在摸索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亦需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留柱.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刘颖.制度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