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25

第25章 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策略研究

刘刚竺炯林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培养发展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精神,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在党员发展的数量上有了明显的进展,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但如何确保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持党员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已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1.1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需要。

1.2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不仅具有共产主义觉悟,而且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从而使我们党很好地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重任。

1.3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改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需要。党的事业要发展,党的组织要壮大,党员队伍的年龄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梯队结构,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并从组织上保证党的事业开拓前进。改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关键在于重视发展青年党员,特别是发展大学生党员。

1.4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青年学生有着可贵的政治热情,要求进步的愿望强烈。重视并抓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可以使一大批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及早充实到党内来。

1.5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2.教育培养工作落实到位

教育培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党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做好党组织发展工作的重点。

2.1早启发,提高新生对党的认识,争取主动。早启发,就是对学生及早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加强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在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特殊教育环境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党的认识较为肤浅,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因此,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做好发展学生党员的启发性工作。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和入党教育,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不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和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

为落实早启发工作,分院党总支通过校园网党建网页及基层党支部向新入学的大学生介绍发展党员的方针、原则、标准和程序等有关知识;介绍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的写作要求;介绍学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情况。让学生在进校开始就切实感受到校园中浓浓的政治气氛,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心和对党的执着追求,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并把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2.2早培养,奠定发展基础。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培养,是入党教育的继续,是尽早发展和加大发展力度的质量保证,必须做到深入、扎实、有效。机电分院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抓好“三项落实”。

一是组织落实。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活动有考勤、有记录,入党积极分子有学习笔记,学生党支部指定一到两名学生党员具体组织,学生党支部不定期地进行抽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实效。同时,学生党支部还为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一名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由他们定期向支部通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并写实性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查表。

二是教育落实。依靠学院党校这一阵地,对要求入党的学生由学生党支部培养选拔,推荐到学院党校进行集中培训。党校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全国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等,使学生了解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为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过程。教育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共产主义坚强信念,解决思想入党问题。

三是制度落实。完善和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这是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为此,机电党总支建立健全了班级团支部推优制度、学习成绩综合考评制度、党小组酝酿讨论推荐制度、支委会集体研究确定制度和党支部定期考查鉴定制度等。

3.积极、稳妥履行程序做好纳新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分院总支始终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工作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分院总支认真履行职责,依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员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对培养、教育考查、发展、转正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制度规范,规定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一般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发展程序操作,避免和减少了某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质量是核心,而质量的根本在于把握标准,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放弃原则。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求全责备与放弃原则,危害同样巨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对表现突出的进行重点考察。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将条件已成熟的学生吸收到党内来。

对发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党支部沟通,指导和督促发展工作,严把发展工作的六道关口。

一是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关。申请人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后,党支部认真考察他的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一定要经过所在班级团支部的推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一定要经过党小组讨论、支委会或支部大会通过。

二是把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关。申请入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坚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确定两名党员担任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二是党支部定期进行考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综合评价。对个别原来表现不错,后来出现滑坡,不能继续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应及时调整出去,以保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勃勃生机。

三是把好发展对象确定关。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时间的培养考察后,党支部在确定其能否列为发展对象时,坚持做好四项工作:认真听取培养联系人的意见;召开座谈会、征求党内外群众代表的意见;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报由分院党总支预审组进行预审。对入党材料进行认真审查,看材料种类是否齐全,材料内容填写是否规范准确、符合要求。通过预审,坚决做到“八个不发展”: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没有党校培训证书的不发展;没有经过学生团支部“推优”且推优率不到50%的不发展;发展前一学期综合测评成绩达不到中等以上的不发展;没有参加团学等社会工作的不发展;没有列入发展计划或手续不齐全的不发展;党内外群众意见大而没有查清落实的不发展;违反校规校纪受处分的不发展。

四是把好公示关。公示制拓宽了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参与和监督的渠道,为确保党员质量增加了一道“安全门”。实行公示制在操作上注意把握好意见受理、问题查处、结果反馈等三个环节。公示中坚持实事求是,对群众反映发展对象的一些问题,不偏听偏信,或一听一看了之,而应及时地调查核实,确保既接受监督,又保护发展对象的积极性。

五是把好支部大会票决关。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在支部大会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实行票决制,为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增加了一道屏障。

六是把好谈话关。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之前,总支派人同他们谈话,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对于通过谈话考察,感觉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或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的推迟发展或不发展。

4.确保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抓好预备党员教育与管理

学生被批准成为预备党员后,往往会出现思想松懈、要求不严等现象,此时教育和管理必须及时跟上。因此,一要继续利用党员之家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教育他们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学生当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平时多给他们压担子、安排工作,如“学业帮扶一帮一”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使他们继续得到锻炼和考验;三是入党介绍人定期谈话要到位,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四是党支部定期教育要到位,组织他们学习党规党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党员标准进行严格要求,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五是预备党员定期汇报思想要到位,要求他们每个季度写一份联系自己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的思想汇报,以便支部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那些预备期期间不能履行党员义务、表现不好的、经帮助教育仍不悔改的学生,应延长预备期直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以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参考文献

[1]陈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周秋江,徐长喜.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思考.宁波党校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