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7554500000014

第14章 哲学·思想(4)

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006墨子如何建立自己的学说

墨子(约公元前168年~约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墨子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长期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足迹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墨子还曾和鲁班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此外,墨子还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有数百人之多。他把墨家打造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旗帜鲜明的组织,这在当时是唯一的。

墨子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墨子不仅博学多才,还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21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007荀子是怎样维护儒家传统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到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与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问渊博,其地位一度十分尊贵,曾在稷下三次担任主讲人。

后因有人进谗言,荀子离齐到了楚国,楚国的丞相春申君,正在招贤纳士,就派他做兰陵令。时隔不久,又有人认为荀子会给楚国带来危险,荀子只好再次离开转而奔赴赵国。在赵国,荀子被拜为上卿。后来,春申君又派人接荀子回楚国。荀子回楚后,再任兰陵令。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被罢官。住在兰陵期间,他曾先后去过秦国、赵国,最后著书教学以终。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针对“独世之政”以及“鄙儒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家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著成《荀子》。其学说总结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

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

008李悝,法家的创始人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生卒年不详,法家创始人,又称“李克”,有时也写作“里克”。

李悝约生活在魏文侯至魏武侯时,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的门下。做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又曾任魏文侯国相。李悝的贡献,一是辅佐魏文侯使魏国走上国富兵强之路;一是编订了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

李悝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有《李子》32篇,还有列在儒家的《李克》篇、兵家的《李子》10篇。皆已不存,零简残篇见于《水经注》和《文选》等书。

李悝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他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粜法”,兼顾农人和市民的利益。由于李悝和子夏学派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的有些作品不免带有几分儒家色彩,并曾被列入儒家。

009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出身贵族世家。

相传韩非说话口吃,“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曾与秦国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当时韩国弱小,常受邻国欺侮。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

后来,其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他上书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但却被李斯及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传世著作为《韩非子》。

韩非是秦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辞却善著书。在思想上,他总结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理念,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威势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其地位,为封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

韩非还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对法律的起源、作用及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基本问题都有探讨,为法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010邹衍怎样发展了阴阳家的思想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战国时期齐国人,是阴阳家的主要代表。

相传邹衍曾到稷下学宫讲学,号“谈天衍”。他“深观阴阳消息”,喜谈宇宙变化。他的“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适应当时大一统趋势,诸侯对其“尊礼”甚隆,甚至做过燕昭王的老师,死于长平之战以后。

邹衍的著作有《邹子》49篇、《邹子始终》56篇,可惜都已亡失;其学说只能从清代人的辑佚书中看到。

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这一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统一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相胜”的对立关系。

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和万物生息之中,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之中。由此,他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他认为,“天地剖判以来”的历史,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经过了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过程,并预见以后的发展是“代火者必将水”。

邹衍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九州”说:邹衍以前的学者想象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相传这大陆曾经被夏禹划分为九州。邹衍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这便是“大九州之说”。

邹衍是用“先验后推”的方法提出这一学说的。据司马迁所述,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由近及远,由已知推及未知,以至于闻见之所不能及的无限广阔世界。

011邓析为什么被视为“名家之祖”

邓析(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01年)。先秦名家的开创者。春秋末年郑国人,做过郑国的大夫。他反对不许民知争端以及禁止民有争心的礼治,主张刑名之治。

子产治政时,邓析屡屡与之作对,以致郑国大乱,遂被子产杀害。《汉书·艺文志》把邓析列为名家第一,并著录其《邓析子》2篇,但其书已失传,今本《邓析子》为隋唐时抄缀的伪作。

现在所知邓析的生平和言论,见于《吕氏春秋·离谓》。邓析善于利用“刑名之辩”开展诉讼活动,并教人辩讼的技巧和议政的方法。比如,子产禁止议论时政,他就教人们张贴“县(悬)书(张贴公开信)”批评朝政,禁止“县书”时则写信“致书(送意见书)”,禁止“致书”则“传书”(把信夹在包裹里送出),因为新的方法有批评朝政之实却并不违犯已有的禁令(名)。这反映了邓析关于名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名实必须一致的逻辑思想。

012惠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惠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宋国人。

惠施主要活动于魏国,曾任魏相15年,并促成魏、齐二王会于徐州,互尊为王,开六国称王局面。魏惠王尊宠惠施,比之于管仲,且欲传以国位。后张仪来魏国游说连横,惠施主张合纵,而群臣及魏王皆听信张仪,惠施被逐赴楚。

后到宋国,得以与庄子交游,并在濠上作鱼乐之辩。惠施博学善辩,他死后,庄子认为再无可言之人。著有《惠子》一篇,已不传;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等书。

惠施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有关名辩的言论中。他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弱于德,强于物”,而且能“遍为万物说”。他的“十事”,注意到了万物的差异,强调这种差异的相对性,虽有辩证因素,但陷入了相对主义。他还提出“善譬”的推类方法,揭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

013王充为什么被称为“无神论斗士”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当时正值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而王家祖上和父辈都好勇任气,曾多次与当地富豪结仇,不得不举家从会稽郡(今苏州)迁到钱塘(今杭州),再从钱塘迁到上虞,到王充时,其家已“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自小聪慧好学,又非常孝顺,甚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6岁时,开始在父亲的教导下认字。8岁进书馆学习。几年后,15岁的王充被送到洛阳太学读书。18岁时,王充曾师事班彪。由于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读书,过目辄能诵忆,遂通众流百家之言,时人谓“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

最初,王充很关心一些自然科学,如云、雨、雷、电的形成,以及琴弦张力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月亮运行与潮汐的关系等。洛阳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王充在那里游学十几年之久,所见所闻的各派思想互相辩论争斗,这一切使得王充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并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问题。

永平元年(公元69年)十月,汉明帝亲临太学,举行敬老尊儒大典,并鼓励学者各抒己见,进行辩论,围观者数万人,盛况空前。此时的王充游学已经十余年,也前往观战,兴奋之余,作《大儒论》赞颂其事。

随着游学生涯的结束,王充回到家乡,在县、郡、州里做过一些闲散小官。因性情秉直,不肯向权贵低头,很受排挤,经常主动辞职。元和三年,花甲之年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庐江等地任职。两年后,王充再次辞官返乡,尽心著述。

晚年时的王充,生活非常凄苦,但仍专意著述,六十几岁时,还完成了《养性》,倡导节欲。约在汉和帝永元九年,王充病逝。著有《论衡》、《政务》、《养性》、《讥俗》、《节义》等,可惜多已失传。所幸的是,其扛鼎之作《论衡》被学者蔡邕从江浙带到了中原,王充的思想终得以流传。

《论衡》历时30年成书,今存84篇。主要针对当时的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我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014董仲舒促成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山东德州)人,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足的地主家庭,自小学习就十分专心刻苦。由于学识广博,董仲舒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被时人誉为“汉代孔子”。

在做学问的同时,董仲舒也广招门徒。董仲舒在讲学时,总是在课堂上挂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则在外面听。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在听了几年课后,仍然不知道尊师长啥模样。

由于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董仲舒的声誉也日益扩大。汉景帝时,董仲舒当上了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举贤良对策》中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之后,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那里当国相。刘非一直想要称霸,希望得到董仲舒的辅佐。但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地对他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暗示其不要称霸。

在江都期间,董仲舒还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变故。有一次,皇家宫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写就了一份奏章,想以火灾警示汉武帝上天已发怒。结果奏章还没呈上,主父偃到了董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处死董仲舒。后怜其才,赦免了死罪,罢其国相之职。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又开始讲学授徒。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到胶西王刘瑞处担任国相,在胶西,董仲舒待了14年。后辞职回家,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事,便派使者及廷尉到其家请教,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的特点是将儒学神学化,这也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董仲舒著作很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了下来。而根据考证,《春秋繁露》也是后人辑录董仲舒的遗作而成,大概成于隋唐时期。

015王弼,“贵无论”的创始人

王弼(公元226年~公元249年),字辅嗣,山阳郡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一带)。三国魏思想家,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玄学“贵无论”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出生在世代书香之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由于家世渊源,王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即有才名。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由此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有一天,王弼去拜访他的父辈裴徽。裴徽当时虽然只是个吏部侍郎,但在思想界却享有盛名。裴徽一见王弼,就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哲学问题:“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一个关于“有”与“无”、“儒”与“道”、“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

用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去问年轻的王弼,足见裴徽对王弼的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