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41

第41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2)

3.11.4南昌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南昌2011年尚处在建设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南昌地铁1号线,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双港大道与铁路老昌北支线交汇处的双港大道站,终点为瑶湖西侧的奥体中心站。线路长约28.737km,均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24座,换乘车站共5座,平均站间距1.233km。全部为地下站,目前使用的是规划暂用名,其站点分布为:蛟桥停车场站、双港大道站、北一环站、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庐山南大道站、绿茵路站、卫东大道站、世贸路站、秋水广场站、滨江大道站、中山路站、八一广场站、北京西路站、师大站、北京东路站、上海路站、青山湖大道站、高新大道站、艾溪湖站、紫阳大道站、尤氨公路站、天祥大道站、奥体中心站。

2011年以来,南昌地铁1号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个站点建设施工紧张地进行着。预计2013年1号线洞通,年中实现轨通;2014年实现1号线一期电通,年底前一期工程全线竣工通车并完成试营运到载客营运。

3.11.5南昌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

2008年10月6日,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标志着公司正式取得独立法人资格。

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是由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市政府授权,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营运和管理,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先期注册资金1.5亿元,市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英文名称为Nan Chang Rail Transit Co.,Ltd.,简称NCRT;中文简称南昌轨道、轨道公司或南昌轨道公司。

公司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基本建成1号线、2号线”;发展定位是“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引领城市新概念、引领市民新生活”;经营理念是“优质、高效、便捷、便民”;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主体运作、依法经营、企业承债、力求平衡、适度开发、滚动发展”;企业口号是“学习、思考、创新、进取”;企业精神是“求真、务实、周到、细致”。

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经营的独立法人实体,承担着南昌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四大功能。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南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迈开步伐。

3.11.6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筹划起步于21世纪初。2007年,成立了南昌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并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7月中旬,经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南昌市已被列为第二批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申报城市。2009年12月南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预计2010年底1号线全线开工,其中一期工程预计2014建成通车。2010年6月,有关专家组对《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2号线环评报告》)进行技术评估;2011年6月,组织专家组对《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专家组认为,《可研报告》内容全面,数据翔实,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合理,技术方案可行,预计2号线于2012年开始施工建设。

3.11.7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7年,南昌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建设领导小组成立。

2008年7月中旬,南昌市被列为第二批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建设申报城市。

2008年9月,任命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8年10月6日,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获得营业执照。

2008年10月16日,由南昌市政府组建的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11月21日,中咨公司的评审专家组实地评审南昌地铁项目。

2008年11月,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成立。

2009年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委托专家对南昌地铁近期建设规划进行评审。

2009年3月14日,环保部委托专家审查《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9年7月1日,《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受评审。

2009年7月29日,南昌轨道交通地铁工程正式全面性拉开帷幕施工。

2009年11月20日,南昌地铁1号线成功完成“第一拆”。

2009年12月,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2010年3月,今年计划1号线完成沿线44万m2的拆迁,全部盾构始发井、24个车站围护结构及标准车站的土方工程。

2010年3月,地铁1号线1期工程施工期间南昌交通要大调整。

2010年6月1日,有关专家组对《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2号线环评报告》)进行技术评估。

2010年7月,南昌地铁2号线建设通过专家组评审认为可行。

2010年8月30日-9月12日,南昌地铁1号线网上征求24个站点位置名称。

2010年9月27日,南昌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建设正式“动土”——标志着南昌首座开建的地铁站正式由地上施工转为地下施工。

2011年4月1日,中铁十三局一公司南昌地铁1号线双港站率先进行围护桩施工。

2011年4月17日,广州地铁总公司与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南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1年5月16日,南昌地铁奥体中心站地下连续墙施工,这标志着南昌市第一幅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2011年6月,南昌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通过评估,为2号线一期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1年9月9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签署仪式,双方将在线网规划、运营维护、人才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2011年11月11日-2012年1月8日,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合江南都市报,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南昌地铁标志。

2011年12月14日,南昌轨道公司与南昌市地名办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就南昌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站点命名进行公示。

3.12南宁

3.12.1南宁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12月29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动工。2号线完成项目立项,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

2012年1月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并得南宁市政府批准,线网将增加至8条线路,线路全长达252.1km。

3.12.2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南宁市城市概况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坐落在南宁盆地中部邕江两岸,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全市总面积22112km2,市区面积6559km2,其中建成区面积170km2左右。南宁市区辖六区六县,六区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和西乡塘区,六县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和宾阳县。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居住着壮、苗、瑶等50个少数民族,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商业、金融和信息中心。全市常住人口666.16万人,其中壮族339.04万人,占50.9%;汉族312.50万人,占46.91%;其他少数民族瑶族、苗族等人口为14.62万人,占2.19%。

2011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1.7亿元,增长8.2%;财政收入达到43.3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4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505元,增长23%。

2.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构筑单核多轴圈层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以南宁都市发展区为核心,主要“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发展布局,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形成两主五次的发展轴线,并按三个圈层实施不同的城镇发展策略。中心城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加强城镇间的区域协调;强化中心城市、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县级城市、构筑县域中心;着重中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集聚规模;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轴线状开放式城镇组织体系。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社会公平和城乡共同发展等问题。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重点镇),协调发展一般小城镇,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6个县城为主体的城市群。加速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向城市城镇集聚,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规划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六个县城为枢纽,以中心城镇为基础,构筑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重点镇)-一般镇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单核多轴圈层式的空间结构和要素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2011年10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面积为6559km2城市规划区,在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km2以内。

3.南宁市轨道交通规划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旨在以2008年5月市政府审批通过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基础,在稳定《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确定的近期建设线路的前提下,根据条件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整情况,对上版线网规划进行系统梳理和修编完善,对远景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并稳定2020年线网方案,稳定近期线路的换乘节点,以满足轨道交通与国铁南宁铁路枢纽尤其是火车东站的衔接要求及同期建设要求,满足近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要求,为城市空间拓展、结构优化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增加至8条,全长252.1km,共设置车站160座,其中换乘站23座。

2017年,建成1号线、2号线。2020年线网在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组成的“井”字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构建5号线与7号线,形成“三横三纵”的线网布局。该线网基本形成网络规模,覆盖邕江南、北两个发展带,连通城市“三大中心”,提升对南宁东站的服务水平,可以很好的促进城市发展,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提升公交的服务水平。

3.12.3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路

1.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

2号线沿南宁市南北方向布设,途经良庆区、江南区、兴宁区、西乡塘区。南起始于玉洞站,向北止于西津站,线路全长约21km,其中地下线长17.4km,约占总长度的82.8%,过渡段及高架线长3.6km。共设车站18座,分别为:玉洞站、金象站、石子塘站、大沙田站、五象大道站、江南客运站、白沙大道站、福建园站、体育馆站、朝阳广场站、火车站、友爱站、秀厢站、苏卢站、安吉客运站和西津站。其中高架车站3座(苏卢站、安吉客运站、西津站),其余为地下站,主变电所2座,控制中心1座(与1号线公用)。在北端设安吉综合基地一座,南端设安吉停车场。计划于2012年底动工,2017年底试运营。玉洞至六晚段为2号线延长线工程。

2.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

3号线为远期规划线路,起始于城南保税中心南站,终止于科园东站,联系了良庆组团、青秀组团和城北组团的西北-东南向交通,途经科园东规划路、长湖路、金湖路、青山路、平乐大道,连接安吉客运站、江北居住区、五象广场、江南的五象中心、中国-东盟物流基地等主要区域,线路全长31.3km,设车站23座。

3.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是邕江南岸的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联系了江南组团、良庆组团、龙岗组团、仙湖组团,途经南宁南站、五象大道、五象火车站、邕宁等主要区域,线路全长25.5km,设车站20座。

4.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

5号线南起那洪站,北止于三塘站,联系了江南、中心城区等区域。线路途经壮锦大道、明秀路、南梧路;连接江南片区、江北片区、金桥客运站、三塘客运站等主要区域。全长32km,设置车站25座。联系了江南组团、城西组团、城北组团、昆仑大道南、北组团的西南-东北方向的交通线。

5.南宁轨道交通7号线

7号线西起邕津,东至六村,线路连接了江南组团、城西组团、中心组团、城北组团、青秀组团、昆仑大道南组团。线路途经江南片区、新阳路、人民路、朝阳广场、民主路、佛子岭路、南宁东站、三塘。全长31.3km,设车站2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