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40

第40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1)

1.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骨干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1号线覆盖主要客流走廊,连接合肥站地区、老城区、新合肥站枢纽地区、滨湖新区北部次中心、滨湖新区启动区、滨湖新区CBD,为主城区与滨湖新区提供快速联系。线路全长28.8km,全地下线,设26座车站,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一、二期工程同步设计、分期建设、同步运营,并预留三期延伸条件。其中1号线一、二期(合肥站-徽州大道站)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24.58km,全地下线,设23座车站,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714.5m,平均站间距1106m,换乘站6座,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1座,胜利路主变电所和庐州大道主变电所各1座。采用B型车6辆(4动2拖)编组;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DC1500V架空接触网;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ATC系统。1号线最高速度可达80km/h,平均旅行速度33km/h,一期工程86.8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9亿元/正线km;二期工程77.26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49亿元/正线km。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已于2011年4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11年底已进入国家发改委会签程序,即将批复;1号线力争于2012年6月具备土建开工条件。

2.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

2号线是一条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科学城的发展。线路西起长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西侧,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在长江西路段玉兰大道至五里墩立交段与高架并行。线路全长30.06km,其中地下线26.18km,高架段3.37km,过渡段0.51km。共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最大站间距2878m,最小站间距740m,平均站间距1275m。在线路西端设车辆综合维修基地(2号线、7号线、8号线共用)一座,在线路东端设龙岗停车场一座。

轨道交通2号线可研报告现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完善客流预测、环评、土地预审等20多项相关支撑性文件。同时,轨道公司正在组织沿线土地利用、综合开发研究工作。

3.10.4合肥市2011年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为1号线试验段及其配套工程。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为锦绣大道站到方兴大道站,包括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目前已完工。在配套设施方面:南北高架配套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芜湖路站、南一环站和水阳江路站)于2009年12月开工,目前主体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铁路合肥南站配套轨道交通土建工程(1号线、4号线、5号线高铁换乘站站及南端区间)于2010年7月开工,车站主体工程已完工,盾构区间及车站附属工程正在施工。畅通一环凤阳路立交配套轨道交通工程(凤阳路立交投影范围内车站围护结构)等已完工。在技术上:配套盾构管片厂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现已建成,具备正式生产条件。

3.10.5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09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公司属国有独资公司,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首期注册资本1亿元。与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公司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沿线相关资源开发。

3.10.6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合肥市启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筹划和研究工作。为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2007年6月,启动《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11月,建设规划及其相关文件,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2009年6月,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8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2010年7月,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1年4月,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2011年6月,合肥轨道1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011年12月,合肥轨道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3.10.7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7年6月,《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08年11月,《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和合肥轨道交通公司筹备组成立。

2009年6月,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立。

2009年8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开工。

2009年10月,南北高架1号线配套工程三座轨道交通车站开工建设。

2010年1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通过专家预评审。

2010年7月,《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年)》获国务院批复。

2010年7月,铁路合肥南站配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开工。

2010年10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专家评估。

2010年11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估。

2011年6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估。

2011年6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获安徽省发改委批复。

2011年9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节能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11年9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土建工程档案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国家档案局建设项目档案巡回检查组专项检查。

2011年10月,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的联合检查调研。

2011年12月,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3.11南昌

3.11.1南昌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6月,专家组对《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通过评估,为2号线一期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3.11.2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南昌城市概况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尾闾,鄱阳湖南岸。辖区总面积7402.36km2,其中水域面积达2204.37km2,占29.78%。其中市区面积617.07km2,城市建成区面积85km2。南昌现今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分为6个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红谷滩新区6个区,以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小兰经济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长陵外商投资工业园。

南昌总人口504.3万。全市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回族最多。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

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地势较低,西部与东部地势较高。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广阔的水域和较大数量的岗地、低丘。南昌是国务院批准的内陆开放城市。有冶金、电子、机械、汽车、飞机制造、电力、仪表、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塑料、印刷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现有工业企业40272家,年总产值317.61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57亿元。

南昌经济发达,连续多年高速发展。2011年南昌市实现生产总值达到2560亿元,GDP增幅高达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3元,增长13.5%。

2.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km2,其中城市规划区900km2,中心城区236km2,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到2015年,南昌市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0亿元,人均GDP17000美元。

打造半小时经济圈:以公路、铁路为发展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好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客运和货运站场的同时,处理好对外运输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关系,建设各枢纽间相互联系的交通走廊。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3.南昌市轨道交通规划

南昌轨道交通,是江西省都会区首条地下轨道(地铁)交通营运系统,更是中国第二批轨道交通(地铁、轻轨道)申报城市建设项目。全部线路由1号线、2号线、3号线一期组成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第二阶段为2020年之后至远景年逐步建成全线网,4号线、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二期,形成完整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线网规划的总体目标。

预计2013年地铁1号线建成试运营,根据规划于至2020年前建设成三条“人”字形构架的轨道交通线路。三条线南北贯通,穿城而过,设计约65个车站,近70km长,加上远景年规划建设的两条线路,全市轨道线路总长度可达212km,并留有20~50km的弹性建设规模。

南昌将在城区兴建5条交错的轻轨线。轻轨线将采用双轨架设,全电气化,其中首期1号线全长约13km,线路规划跨过赣江。城区轻轨将在近年内开始建设。届时,将协调公交与轻轨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换乘和合理收费,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策略计划,同时做好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结合。

南昌市现在规划的地铁线路有5条,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其中,近期规划的1号、2号两条线路已较为成熟,远期规划则还需要征集社会各界意见,进行优化。

1号、2号线总长约50.6km,总投资预计为200多亿元,平均5~6亿元/km。据悉,地铁建设资金将通过多方筹资,采取政府投资、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

同时,地铁1号、2号线需要建设过江轨道,其具体位置预定在市政府一带,与另一规划中的红谷隧道并不重合。

3.11.3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5条,包括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

1.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

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21.8km,设站20座,其中换乘站4座。规划的南昌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由高速客运西站至玉带河站,沿线主要经过了红角洲片区、红谷滩新区、中央商务CBD区、旧城中心区、城东片区等,串联了南昌西客站、国际体育中心、红角洲大学城、中央商务CBD、八一广场、长途客运站、南昌火车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

2.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

3号线走向:瑶北湖、民丰路、丹霞路、青山路、八一大道、叠山路、象山路、象山南路、绳金塔街、十字街、京山北路、迎宾大道、最终到达莲塘,线路全长31km,车站数目24个(一期)。待到2020年则会形成由1号线、2号线、3号线一期组成的规定交通骨架网。

3.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走向:高速客运西站、站前北大道、朝阳洲南、抚生路、洪城路、洪都大道、南京东路、上海路、国威路、火炬大道,线路全长23km,拟设车站数目19个。

4.南昌轨道交通5号线

5号线走向:下罗地区、长堎大道、学府大道、红谷南大道、学府大道、朝阳大道、江铃西路、高新大道,线路全长约34.2km,共设车站19座,平均站距1.42km。该线路串联了长堎、朝阳、城南、城东、瑶湖等六大外围片区,连接产业园区中心和大学园区中心,对引导外围片区和城镇组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知,南昌市地铁的远景规划(2050年前)包含5条线路:4号线、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二期,使其形成完整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线网规划的总体目标,该线路总长约160km,并留有20~50km的弹性建设规模。其具体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