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7550000000011

第11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8)

8.广佛线首通段

广佛城际线首通段西起佛山市魁奇路与汾江南路交叉处,终点到广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朗站。全长20.73km,设14个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分别为魁奇路站、季华园路站、同济路站、祖庙站、普君北路站、朝安站、桂城站、南桂路站、虫雷岗公园站、海五路站、南海汽车站、龙溪站、菊树站、西朗站。佛山市境内线路长度14.797km、车站11座,广州市境内线路长度5.93km、车站3座。设车辆段一处,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夏南村附近。广佛线采用B型车,4辆编组。2010年4月8日,广佛线首通段隧道全线贯通。2010年11月3日,首通段通车试运营。

9.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于2010年11月8日开通投入试运营。它是世界首条的地下捷运系统。全称“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原称“珠江新城集运系统”。

APM将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它将是珠江新城CBD地区和天河商贸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之间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

APM与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快捷方便的连接,线路总长约3.94km,全部采用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由北往南分别为林和西站、体育中心南站、天河南站、黄埔大道站、妇儿中心站、花城大道站、歌剧院站、海心沙站、赤岗塔站。输送系统站点之间最大间距693.5m,为体育中心至林和西区间;最小站间距315.5m,为天河南一路-体育中心站区间,平均站间距473.4m,走向基本与地铁3号线平行。

2.3.6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技术情况

1.车辆情况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共有3种车型。

(1)1号线、2号线、8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速度为80km/h,定员310/辆,宽3m,高3.86m,长22.8m。

(2)3号线采用B型车初期3辆编组远期6辆编组,最高速度为120km/h,定员245/辆,宽2.8m,高3.8m,长19.98m。

(3)4号线、5号线采用直线电机,4号线4辆编组,5号线6辆编组,最高速度为90km/h,定员225/辆,宽2.8m,长17.6m,高3.71m。

2.客流情况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客运量统计。

3.各线全日运营时间

根据最新时刻表,广州市不同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时间。

4.票价情况

自2006年12月30日起,广州地铁线网票价由原来的按站计算票价改为按里程分段计算票价。里程分段计价办法为:起步4km以内2元;4~12km每递增4km加1元;12~24km每递增6km加1元;24km以后,每递增8km加1元。

车票种类如下。

(1)单程票:于各个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发售,适用于所有乘客。

(2)羊城通:享受9.5折的扣值优惠。

(3)中小学生储值票:适用于广州市内全日制中小学校、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及身高超过1.1m的学龄前儿童,享受7折的扣值优惠。

(4)老年人储值票:适用于60~65周岁(不含65周岁)广州市老年人,可享受5折的扣值优惠。

(5)老年人免费票:适用于65周岁及以上的广州市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地铁。

2.3.7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单位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员工18000多名。公司担负着广州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任务,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恪守诚信、服务顾客、尊重员工、管理科学、品质效益、学习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经营模式,强调安全管控、重视科技创新,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强有力的多条线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集成能力,努力争取成为我国地铁建设、运营与经营的典范。

2.3.8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广州地铁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广州市于1992年成立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地铁的规划、建设与运营。首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截至2011年,广州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一期、8号线、广佛线首段、APM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22km,共有144座运营车站(换乘站重复计算),是中国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2011年日均客流约为450.59万人次,而在亚运免费期(2010年月3日)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纪录,为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6号线、9号线、广佛线后通段。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线网总里程为1200km,其中城市线里程达751km。

2.3.9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1992年,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正式成立。

1993年12月28日,广州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动工。

1997年6月28日,广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首段试运营。

2011年5月6日,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变更为总公司全资子公司。

2011年7月6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首列总装地铁列车下线。

2011年7月21日,地铁9号线第5标段1号风井往清布站方向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9号线进入快速建设期。

2011年8月1日,省安委办督查组对地铁6号线盾构6标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督查组专家查阅了工程项目的内业资料,并检查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011年9月8日,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成功上线。该平台是国内首个涵盖地铁工程建设、运营、设施保护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也是国内首个贯穿安全生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

2011年9月28日,广州地铁9号线的清布站顺利贯通。

2011年12月17日,地铁2号线调整段(琶洲-万胜围段)及5号线(滘口-文冲段)顺利通过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评价评审中心组织的项目设施设备竣工验工验收。

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4天津

2.4.1天津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5月1日,地铁9号线中山门站-十一经路站正式开通试运营。与此同时,天津地铁2号线、3号线加紧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工作,开展设备联调联试,为2012年投入试运营做准备。天津地铁5号线、6号线拆迁征地工作正按计划开展,部分换乘站和交通枢纽已开工建设;其他规划线路也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2.4.2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天津市城市概况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天津市位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04′,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大港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km;东起汉沽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km。天津市域面积11760.26km2,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海陆空交通便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长期以来,天津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是连接亚欧大陆桥距离最近的东部起点。

天津市辖16个区、县,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天津常住人口1293.8万,外来常住人口299.17万,占23%。天津作为华北一大工业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又有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现有工业门类多达154个,综合性较强,主要有化工、冶金、军事、仪表、电子、纺织、地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造纸、服装、制药、食品等,并有一批畅销国内外的拳头产品。2011年天津市生产总值完成1119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增幅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

2.天津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天津市人民政府根据2006年版《总规》修编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规划》确定天津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发挥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构筑沿城市主要发展轴和发展带的复合交通走廊,优化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构建各种交通方式转换便捷的“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未来,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及出租车构成,规划形成以轨道和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地面公交与其配合为主体,出租车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线网等级清晰、枢纽布局合理、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客运交通模式。

3.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根据《规划》,规划中心城区由9条线组成,形成环放式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核心区内轨道系统以大运量地铁系统为主、中运量快轨系统为辅。中心城市各组团及新城之间规划形成市域快线。

目前天津市正在抓紧新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的修编工作。

4.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2005年批准的《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2)》,规划拟于2012年前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线路全长115km,共设86座车站。

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及重点地区发展规划,对原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方案已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审批。

《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3-2015)》主要内容包括:

(1)强化地铁5号线、6号线环线功能,地铁5号线、6号线在宾水道形成四线交叉,连续两站同台换乘。调整后地铁5号线线路全长33.8km,设站29座;调整后地铁6号线线路全长53.4km,设站42座。

(2)将地铁2号线由李明庄站东延至滨海国际机场站,增强了机场及空港地区与市区的联系,调整后线路全长27.1km,设站20座。

预计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将有6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及津滨轻轨(含9号线)通车,通车里程约220km。

2.4.3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为环放式结构,共由9条线组成,其中有5条放射线、2条半环线、2条外围半环线。

1)天津地铁2号线

从曹庄至李明庄,全长27.1km,共设车站20座。沿线主要途经南开区区政府、西南角、南市、老城厢、天津站、卫国道居住区等。并设曹庄停车场、李明庄车辆段。计划于2012年通车试运营。

2)天津地铁3号线

从华苑至小淀,全长29.6km,共设车站23座。沿线主要途经华苑科技园、大学城、侯台居住区、王顶堤居住区、水上公园、南京路商业街、和平路商业街、天津站、北部新城、小淀等,并设华苑车辆段、小淀停车场。计划于2012年通车试运营。

3)天津地铁4号线

从北辰小街至民航学院,全长41.4km,共设车站35座。沿线主要途经北仓居住区、京津路居住区、西沽公园、西站副中心、东北角商业区、和平路商业区、小白楼商业区、张贵庄路居住区、民航学院等,并设小街停车场,民航学院车辆段。

4)天津地铁5号线

从双街至梨园头,全长33.8km,共设场站29座。沿线主要途经双街组团、北仓地区、铁东路地区、金钟河地区、红星路地区、文化中心、宾馆地区、奥体中心等多个城市重点地区,并设双街停车场,梨园头车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