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7546200000091

第91章 参考文献(2)

曲嘉瑶.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出版社,1985.

孙效智.生命的内涵与哲学基础[A].教育资料集刊[C].(台).2001.

时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时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程学超,王洪美.老年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长谷川和夫(日).老年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张仲,范明林.老年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高焕民,柳耀泉,吕辉.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王育殊.道德的哲学真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张文范.坚持全面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提升科学素质教育——在2006年第七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A].老年教育论文集(7)[C].

张文范.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之路——在2008年第八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学术通讯,2008(4).

张文范.坚持积极老年教育观,促进我国老年和谐文化发展[J].学术通讯,2007(2).

张文范.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造就有鲜明教育思想的老年大学校长[J].学术通讯,2009(3).

袁新立.必须把老年大学作为教育来办——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三期校长研修班上的讲话[J].学术通讯,2011(3).

游德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年教育工作[J].学术通讯,2009(3).

罗炳权.为建立与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老年教育体系而努力——在2003年第六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J].实践与探索,(15).

罗炳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老年教育道路继续前进——在2008年第八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J].学术通讯,2008(4).

陈晓利.关于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A].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文集(九)[C],2010.

陆剑杰.25年中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与成果的梳理——在2008年第八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J].学术通讯,2008(4).

陆剑杰.我国老年教育科研的丰硕成果和今后研究的课题[J].学术通讯,2007(2).

陆剑杰.学术成果的初步整理——在上海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J].学术通讯,2007(4).

陆剑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自觉实践[J].学术通讯,2009(3).

王友农,论老年教育的战略目标[J].广州老年教育研究,2010(2).

张宝林.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8(1).

张宝林.老年教育本质与创新[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2(1).

张宝林.关于老年大学教育对象新变化的调查与思考[J].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7(2).

岳瑛.国际老年教育科研理论与观念[J].学术通讯,2007(2).

岳瑛.构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J].学术通讯,2008(4).

岳瑛.国外老年教育研究成果和老年教育发展动态简介[J].学术通讯,2009(3).

岳瑛.生命教育——老年教育的深层诠释[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9(8).

陈晓冰.对“老年教育核心理念”的概括须有逻辑合理性[J].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8(1).

陈晓冰.试论老年教育特殊本质的表述[J].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10(1).

张宝林,陈善卿,刘长生.愿老年学员都满意——读再谈健康快乐——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J].学术通讯,2009(4).

张荣伟.老年教育学:基本框架与创新思路[J].学术通讯,2009(3).

高峰.从生命视角解读老年教育[J].学术通讯,2009(3).

高峰.我国远程老年教育发展概述[J].上海老年教育研究,2010(2).

高峰.远程老年教育必将引领新发展[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5).

王光明.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丁海英,朱长超.老年教育与人的素质的提高[A].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文集(九)[C],2010.

黄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

卢晓中.大学精神文化刍议[J].教育研究,2010(7).

课题组.重庆市农村老年教育调查报告[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8(10).

王英,谭琳.“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J].人口学,2009(4).

李宁.对老年人社会化问题的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02(2).

黄淑萍.论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社会化[J].成人教育,2008(9).

秦钠.略论现代社区教育与人的社会化[J].上海大学学报,2005(1).

苏德刚.重视老年教育,构建和谐社会[J].成人教育,2005(3).

刘光宁.论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0(2).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远程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老年教育研究,2011(3).

两岸老人教育理念与实务论谈会文献[C].台湾南阳义学印制,2009.附录:构建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