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7546200000058

第58章 老年教育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4)

三是开展课外文化活动。课外文化活动,包括校内的、校外的,这是最重要的形式。这些活动,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促进学员整体素质等诸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如学校各班或联班、年级每学期末召开教学成果展示或联欢会。年末和每逢重大喜庆日子,举办文体演出。学校成立戏剧社、诗社、摄影协会、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会,成立武术队、体育舞蹈队、合唱队等各种专业社团组织,经常开展课外活动。各班级适时组织学科外出实践活动,如参观、实习等。

2.宣扬校园和谐文化先进典型和荣誉

宣扬校园和谐文化先进典型,把众多的先进典型和学校荣誉、教师荣誉和学员荣誉加以展示,生成一种文化,也是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任务。应有三大荣誉理念,即:“珍惜荣誉,再创辉煌”是学校荣誉的理念;“争创荣誉,校荣我荣”是教职工荣誉的理念;“我的荣誉,伴我完善”是学员荣誉的理念。这三大荣誉饱含着学校、学员、教职工为学校发展所付出的汗水,渗透着为学校发展所付出的辛劳和心血,凝聚着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再现了学校发展历史的辉煌。不仅仅在意拥有众多的荣誉,更在意的是把它升华为教育、生成为文化的荣誉,变成培养学员、教师、工作人员良好德行的动力。

第三节老年教育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和谐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生长,要依靠自觉的建设活动加以培育、发扬。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指的是对学校文化的设计、培育、总结、提炼和升华,对学校文化的相对固化和及时调整,对学校文化的宣传、使之深入师生和社会公众人心。

一、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老年大学全面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为了自觉地、有成效地开展此项建设,需要确立若干原则:

(一)系统规划的原则

从学校中长期发展的角度,规划学校文化,特别是要设计学校精神文化子系统的各个文化要素。要有利于学校文化力的养成和中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整合的原则

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二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三要吸纳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三者结合,在目前学校文化中渗透、继承、升华与创新。

(三)形成特色的原则

尊重本校所处的社区背景,深入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把握地方文化特点,从地方优秀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同时,要尊重本校的办学历史,尊重各届校领导班子留下的有益的文化遗存,保留学校积极的、健康的“文脉”,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地区特征、本校特点的和谐校园文化。

(四)文化建构的原则

以学校的精神文化为基础和核心,以制度和行为文化为重点,以形象文化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表征,处理好三个子系统的关系,形成系统的、比较完整的和谐校园文化形态。在行为文化中,要特别强调课堂文化建设,用好的、健康的文化来改造我们的课堂。

(五)强化个性的原则

各个老年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必有共性,因为都是中国的老年教育机构。但是,没有“裸”的共性,它就寓于个性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越有个性,才越能体现共性。各个老年大学都要重视学校独立精神的培养、特色课程的保持和提升、特有优势教师的培养、适用或高品位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在政府办学资金逐步到位、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学校之间的硬件方面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竞争重点愈来愈转向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竞争。因此,要借鉴“错位经营”策略,避免同质化,尽量把学校引向“无竞争空间”。必须强化学校的优势项目,突出学校的特有文化。

二、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老年大学的各项建设都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展开。而这一思想路线既有原则性、也有程序性、又有操作性的。下面我们就讲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程序性和操作性,就是讲方法。

(一)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提炼的方法

所谓老年大学文化精神,是指一所老年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由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精神风貌、道德水准等构成的群体意识,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老年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老年大学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老年大学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既是老年大学的精神产品,又反过来促进老年大学的发展。

那么,到底如何提炼核心精神?许多老年大学的经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出发,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品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经验,有三个方面可供参考:

1.在实事求是思想原则指导下慎重提炼

这就要排除提炼误区。防止凭直观感受确定价值取向,陷入感觉主义;防止凭书本提供和报刊摘录,仿照他人,找出几个漂亮的词汇,空洞雷同。价值观倡导如与行为不一致或任意拔高,就失去说服力。

2.从学校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中总结提炼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家族,他们的文化精神都是这样形成并提炼的。当今中国的文化精神的提炼,既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也离不开现代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精神的概括。一所老年大学也是这样。有的老年大学创业维艰,他们就重视奋斗精神的传承;有的老年大学教学创新成就辉煌,他们就重视创新精神的发扬;有的老年大学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他们就重视深沉思考精神的倡导;有的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突出,他们就重视崇尚文化精神的凝聚。

3.在寻求既准确又生动的表述形式中反复提炼

任何一个历史地形成的文化精神,都有深厚内涵,但一定能够简明表述。因为深厚就有核心,表述其核心,就为表述它创造了前提。从文化精神的丰富内容到文化精神表述的语言形式,再由语言表述形式的完善到深化对于文化精神内容的探求,如此循环往复,就能把文化精神把握住。

(二)老年大学校风校训的形成推开的方法

老年大学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老年大学的校风、校训等方面。

1.培养优良校风

校风是指一种风气,风范和风貌,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外部表现。一个学校具有自己特有的风气,称之为校风。它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优良的、相对稳定的道德风尚、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如金陵老年大学的校风是“博学、求真、和谐、创新”,这是该校20多年来办学精神和优良作风的总结与发展,体现了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体现了该校的文化氛围和全体人员的精神气质,激励他们为将该校办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示范性规范化的老年大学而努力奋斗。因此,要从思想教育、环境熏陶、表率作用、制度建设等方面树立敬老爱老助老和尊师重教、团结友善、勤奋进取的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2.做好校训的提炼与遵循

校训也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一个学校校训的提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从历史的传统和现实的状况,反映学校的个性,用简明扼要、好懂好记的语言来表达。校训一旦确定,必须大力宣传,深入人心,贯彻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

(三)老年大学和谐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方法

学校的环境是老年大学精神的物化。老年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年学员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环境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老年人的再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应该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设置人文标志、展示文化成果等物化形态的内容,特别是展示学员学习、创作的文化成果;让它对师生员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文化又分为视觉文化、听觉文化和文化网络以及文化氛围。

1.学校视觉文化系统

它是学校文化的静态识别符号,以视觉传播信号为载体,把学校文化、学校规范等语意转换为具体的视觉符号,应用在视觉塑造过程和行为过程中,进而提升为学校文化。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学校视觉元素在学校物质文化中的规范应用,尽可能地把学校的个性体现、强调出来,以便迅速地在学校内部成员和公众中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

(1)视觉基础文化。视觉基础文化包括学校标志图形、学校中英文标志字体、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校徽、学校象征图形或形象、学校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学校标志与标志字体组合规范、标准印刷字体规范等组成部分。

(2)视觉应用文化。视觉应用文化包括办公用品(如名片、证卡等用品)、教务用品(如备课本等)、室内导示(楼层导示牌、办公室门牌等)、室外导示(如校园规划图式、楼群指示牌等)、宣传用品(如画册等)、专业区域视觉应用(如专业和门牌等)、班级区域视觉应用(如班级内部布置等)、后勤配套视觉应用等。

2.学校听觉文化系统

它包括校歌旋律、学校标志音乐、学校行为的音乐识别、学校庆典音乐等基本组成部分。铃声、课间音乐、掌声、口号、校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听觉设计等,也都可以包含在听觉文化系统内。

3.学校文化网络系统

它是指传递学校文化内涵和信息,作用于学校内外的传播系统。

4.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将校风、校训、学员守则等物化在校园展示,将师生的书画作品、文艺作品、经典演出照片、上级领导关怀照片、学校的发展历程等呈现在人们眼前,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体现文化气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老年朋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感到身心愉悦,精神清爽。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学员结业文艺会演、老年书画联展、红歌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全省、全市书画、诗词、声乐、舞蹈、太极拳、木兰拳等比赛;组织和帮助学员出版个人专集,丰富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