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7546200000017

第17章 老年教育的本质、目的与价值问题的研究(3)

2.老年教育各个层次上展现出来的本质既有实体性本质又有功能性本质

老年教育的“以老年学员为本”的总体本质在教育的各个层次上展现出来。从实体性本质来说,它是老年学员“实现补充需要的补需教育”,是他们“积极休闲(既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又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生活教育”;从功能性本质来说,它是老年学员“完善人生的素质教育”,更是“以老年学员的夕阳生命为本的生命教育”。

3.老年教育最深层次的本质是“以老年人生命为本”

老年教育是以对老年人的生命关怀为其最深层次本质的教育,确认此点,就是确认老年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个人为本”。这才能指明:补需之需,是每个老年人自己判定的个性之需,再通过个人选择,自觉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发展;休闲生活,是每个老年人在“自由时间”安排的自由生活,进老年大学学习是他们择定的积极休闲的生活方式,既文化地度日,又自主地创造;完善人生,是每个老年人的素质的自我完善。而老年教育的价值说到底是提高每个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每个老年人的生命价值,美化(幸福化)每个老年人的生命体验。老年教育最深层次的本质正是它的“以老年人生命为本”。

综上所述,老年教育的生命本质的表述为:老年教育是生命教育,是老年人的生命的活跃和质量的提高过程,又是老年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生命体验的升华过程。其特殊性在于:第一,完善性。老年人处在生命的晚期,其提高生命质量、追寻生命价值,特点在于完善自己,减少人生的遗憾。第二,个人性。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个性,生命质量如何提高、生命价值如何彰显,要由个人来选择来决定。第三,体验性。老年人的生命之光依托学习生活本身,他们更强调获得恬淡、快乐、幸福的生命体验。由于这三个特点,我们通常也可以说“老年教育是完善教育”“老年教育是自主教育”“老年教育是幸福与快乐的教育”。这三个提法必须与老年教育特殊的生命本质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诠释。

第二节老年教育的目的

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指老年教育对所造就的老年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即要回答老年教育“干什么”的问题。老年教育的目的同一般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一般教育的目的是老年教育目的的基础。因此,在探讨老年教育目的之前,我们先探讨一般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在全球各个时代的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哲学中,“教育目的”始终是重大的学术问题。因为教育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哲学在实质上是“实践哲学”。我们要对教育目的和老年教育目的进行研究,首先要作概念的研究。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的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这种“社会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要求”具有整合性、包容性、引导性。教育目的,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指导、调节、统摄、评价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前者,即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2.教育目的的形式结构

关于教育目的的形式结构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其视为由三个不同层次所构成的整体。第一层次是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的,亦称教育的普遍目的。它在客观上反映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起宏观控制和调节作用;第二层次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它具体调节和控制某一类某一层次学校的人的培养规格;第三层次是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发展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按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合,具体调整并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观基础

教育目的的确定,同确定者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的选择,基于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发展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发展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依据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的价值本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1.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代表人物有孟子(约前372-前289)、卢梭(Jean Jacques Ruusseau1712-1778)等人。这一派理论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纳三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鲁洁.论确定教育的目的的根据和师生关系的理论[J].学术通讯,2007(1).因此,历史上“个人本位论”者的种种教育目的,有的强调个性的和谐发展,有的强调品德的完善和美感的陶冶,有的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培养,还有的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等,都是从主观方面出发,以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依据提出来的。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则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人。他们从社会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当做教育的唯一目的,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代表人物有荀子(约前325-前238)、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以及现代的一些教育社会学家。这一派理论的主要论点归纳三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的目的。(3)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注重社会需要,有的强调教育的政治目的,有的强调教育的经济目的,有的强调教育的文化传承目的,等等。这些教育目的都是从客观方面出发,以社会对个人的外在要求为依据提出来的。

3.个人、社会二者统一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应当反映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在本质上,人和社会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相互促进的,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都必须把对方的发展作为目的,把自己的发展作为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同步发展。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恰恰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结果。

(三)我国教育学中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在总体上又是统一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远大的价值理想和坚定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9.又认为社会存在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这就既避免了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对立起来,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又避免了将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唯一和根本目的,否定个人和个性发展的价值,用社会需要取代个人需要的片面性。

我国的“教育目的”提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这实际上是现阶段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只有德、智、体、美等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当然,全面发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2.我国的教育目的有着鲜明的政治方向

我国的教育目的,始终强调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人。社会主义的教育追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的可能空间。同时,它也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按照《纲要》的要求,受教育者做到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的统一。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这也是《纲要》提出的要求。它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在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的同时,也必然重视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的充分发挥,从而将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目的内涵。

二、老年教育目的研究

从总体上说,老年教育目的与一般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一般教育目的是老年教育目的的基础,而老年教育目的又有其特殊性。

(一)老年教育目的讨论中提出的观点

关于老年教育的目的,老年教育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讨论仍在进行中。以下列举讨论中提出的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终极目的与现实目的相统一的观点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特约研究员岳瑛曾撰文论述:“教育目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目的,这个目的是恒在的,不变的。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这个目的是教育在理想和理论上的终极追求,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目的是受着社会意识和社会需要影响的,它还必须反映时代和社会对培养人的需求的总要求。这个目的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的,体现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对培养人的需求的差异,是教育的现实目的。”

据此认为:老年教育目的也有“终极目的”和“现实目的”两个层面。老年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老年教育在理想和理论上的终极追求。如果以“生命本质论”的教育观来深化“个人本位论”,那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罗炳权,陆剑杰.老年教育学学理探索[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100.而老年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生、提高生命质量,创造晚年幸福。其核心就是“提高生命质量,创造幸福生活”。老年教育如果没有这个理想和信仰,就有可能丧失存在的根基和独立性。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老年教育也同其他教育一样受着社会意识和社会需要的影响,因此,老年教育目的还必须反映时代和社会对老年人的总要求,这就是老年教育的现实目的。老年教育的现实目的,现阶段应该是培养符合小康社会准则的老年人。小康社会对人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一要求,使我们有了确立老年教育的现实目的依据。老年教育的现实目的应主要是对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直接影响,从而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发展老年人的智慧,陶冶老年人的情操,使老年人的个性和潜能进一步得到发展。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成为适应时代特点的现代化新型老人。其核心就是“提高生活质量,适应时代要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范宗喜也有大体相同的主张。他认为:“研究老年教育目的,不能只谈终极目的,还应体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本质(特殊性),融合其现实目的(现实性),并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辩证地统一起来(辨证性)”。他还强调“如果因为一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美化人的生命体验’,就据此来制定老年教育目的,岂不忽视了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应当把老年教育目的定得现实一些、切近一些,把终极目的与现实目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