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61

第61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

②爬滑竿

景颇族传统活动,在农闲或节庆期间举行,求偶方式之一。滑竿用10来公尺长的竹竿制成,将竹节竖在村中广场中央,顶端的竹节里盛满清油,再挂上鲜艳的筒帕,筒帕里装着银钱树叶等物。爬滑竿的发起人是姑娘们,而爬滑竿的却是男性。爬滑竿者身背灶灰、稻草、麻布等物上杆,不到半中,竿晃油泼,名副其实”滑竿”。爬竿者只好施计再爬,双腿夹紧,抹灶灰,擦竿子,排难而上。时常进一退二,往往全力拼搏,招数使尽却一滑到底,前功尽弃。而能到顶者,必历尽艰辛,观众欢声雷动。胜利者取下筒帕信物后,让物主认领,姑娘拿到自己的物品后格外欢喜,给予胜利者以款待和奖赏。而中意者就此亲近,借桥而过,结为伴侣。

10.霸王鞭

霸王鞭数百年前已在白族地区广泛流传,它是绕三灵中最具有体育特色的一项主要活动,也可单独进行,多半配合春节的耍龙、耍狮、耍马、耍白鹤一起开展。霸王鞭是用一根三尺左右,比拇指稍粗的竹竿,在竹节处等距离凿几个孔,孔洞中串上铜钱,两头饰以花穗,稍一甩动即发出有节奏的‘刷刷’的响声。霸王鞭包括金钱鼓和双飞燕,三者同时进行。金钱鼓又叫八角鼓,是一种六角形的手鼓,鼓的一面绷有羊皮,每角钉有铁钉,拴上铜钱,推打时发出的声音比霸王鞭更为奔放。双飞燕用四块竹片做成,饰以彩带,用手各握两片,向身体各部分敲击,动作舒展矫健,铿锵有致。一般男子舞金钱鼓、双飞燕。女子舞霸王鞭,从两人到十几人均可,但要组成双数。进行这一活动时,一手的手指上扣着绣有各种图案的方巾,另一只手执鞭、鼓或竹片,按各种规律打手、磕肩、碰腿、踢脚、敲地,随着跳动的步伐,这些器械发出整齐悦耳的响声,形成一套跳跃、舞蹈的连续动作。一般打十二下、十四下、十六下等,分行进、停留及下蹲等几种步伐,大量为男女之间交错对击,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凤穿花”、“五梅花”、“双采花”、“一条街”、“龙吐水”等竞技动作和舞打队形。霸王鞭运动量大,有跳跃、下蹲、转体以及许多舞蹈动作,能使四肢、腰腹、肩臂和全身都得到锻炼。每打一次都大汗淋漓。

11.划龙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划龙舟活动。每当傣历新年“泼水节”期间,傣族人民都要在江水湍急、波浪滚滚的澜沧江上举行传统的龙舟赛。龙舟用优质木材制造,长约40~50米,宽1米多,50人分两排席坐划桨,锣声一鸣,竞相飞速向前。经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龙舟,有“火龙”、“银龙”、“乌龙”、“彩龙”等。苗族、水族人民还有赛龙舟捉活鸭的风俗。

12.抢花炮

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花炮用铁筒制成,里面装火药和一个铁环,环上缠有彩色的线绳。比赛场是直径超过100米的圆形场地。花炮放在场地中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分成甲、乙组,站在场地的边缘,每组人数相等,一般10~30人。比赛时,一个勇敢的青年在音乐伴奏下点燃花炮。随着一声巨响,彩色铁环被抛向空中。当飞到一定高度后,开始慢慢下落。这时,伫立在赛场边缘的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向铁环的落处跑去,在各自的同组组员掩护下抢夺铁环,并突破对方的堵截,以冲刺的速度把铁环送到大会主席台上。先达到目的地的组为胜。

13.打磨秋千

打磨秋千是壮、彝等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一项活动。他们在地上栽1根木桩(高出地面1米左右),将1块中间挖有圆孔的长形横板安装在桩顶上,板面两头各坐1人,共同有节奏地用脚蹬地,使横板和人在上面旋转。打磨秋千是群众性的集体活动,要求共同协力配合好。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头不晕目不眩的人受到称赞。

14.舞龙

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爱舞龙。龙用竹扎成,用画有龙鳞的花布或色纸裹着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21~25米,龙下撑着10多个把柄,舞龙者每人拿着一个把柄。有的龙身内有灯座,晚上可以点灯。在前面一个人拿着龙珠来指挥舞龙。参加舞龙的成员,不但要力气大,有健壮的体魄,还要有娴熟的技术。贵州省苗岭苗族集居的地区,历史上每年元宵节,苗汉两族人民舞龙互访。上一年汉族人民舞着龙到苗族村寨里去联欢,苗家舞着他们的龙来迎接。两龙相遇,主龙的头要低于客龙的头,并且让客龙先入寨子。客龙进入寨子翩翩起舞,到每户“祝福”,被拜访的户主就燃放爆竹欢迎。接着苗族就抢客人到家做客,以抢得人多为光荣;到了下一年,苗族人民照样舞着龙到汉族村寨回敬。

15.爬山

侗族、苗族等族人民喜爱爬山。每年夏季,苗族人民举行一年一度的爬山节。这天,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带着糯米做的干粮,从附近的山寨赶来,共同进行爬山比赛。先到顶峰的小伙子,得到姑娘的礼物——1个绣花袋。这位小伙子也把自制的金色芦笙赠给姑娘,他们常常由此互相爱慕。羌族人民是爬悬崖,上面放着礼物,以奖给优胜者。

第三节 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与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如果蒙古族停止了“那达慕”,傣族忘记了泼水节,朝鲜族没有了荡秋千、蹬跳板,侗族中断了“抢花炮”……将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民族文化的损失。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强调全民健身的今天,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竞争性弱,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完全可以作为群众的一种理想健身娱乐手段,实现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功能转换。

例如:土家族的“莲花十八拍”吸收了穴位按摩原理,成为健身的新途径;贵州的“反朴木鼓舞”在一些地方代替了广播体操,还跳出了国门,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同时,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基础上,再将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具有鲜明竞技特征的项目加以改造和推广,开展系统的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借鉴现代竞技体育的组织制度和以奋发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走向国际体育竞技舞台。

第四节 历届民运会简介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截至90年代中期,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省区举办了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六届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在北京举行;同时在拉萨设分赛场,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

由于国家的支持和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举行。新中国刚刚诞生,就对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国家在天津市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30年后,即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便每4年一次地开展起来。)参加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朝鲜族、纳西族、汉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包括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九个单位。大会在天津民园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体育项目分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跤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等类别;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纪录。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市的观众有12万人次。运动会闭幕后,又挑选了90名优秀运动员进京连续表演了31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届运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召开的,它不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体育盛会。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汉族体育项目一起平等地拿到全国体育运动会上展示,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