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55

第55章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7)

随着时间的流逝,景颇族一年一度的《目脑纵歌》活动,除举行祭祀“木代神”礼仪和由全体族人参与的气势宏大的“万人舞”外,现在还增加了在丰收后跳舞的《争目脑》,表现与外族发生争战,准备出征时跳的《布当目脑》,官宦家中祭祀“木代神”时所跳的《粘目脑》,兄弟分家时跳的《公让目脑》和人们迁居时跳的《公来目脑》等等传统仪式舞蹈表演。

这些舞蹈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舞具和舞蹈方向有一定的差异。此外,为了增加节日的欢愉,由人们自发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和武术等也被纳入了活动范围。其中,为显示武艺水平和娴熟技巧的《刀舞》,是青年男子所热衷的项目。景颇族《刀舞》不但有固定的程式和动作套路,而且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各种流派的“单刀”或“双刀”独舞或持刀双人对打等不同表演形式,在动作与风格上都各有独特之处,是景颇族代表性的男子舞蹈。在歌声中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和田间劳动的女子集体自娱性歌舞《舂米舞》,动作多以旋转、相互勾脚的下肢动作为主,气氛欢快热烈,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脑的主要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天。届时,男女老少盛装拥入目脑广场,夜以继日地尽情欢跳。广场中心立有4根高约20米的目脑柱,柱上绘有各种彩色图案,如蕨菜、大刀、正三角形等,以象征吉祥、幸福、团结、勇敢。目脑柱左侧有一个方形高台供唢呐等乐手使用,柱前挂着一个2米长的皮鼓和一面或数面直径1米多的铓锣。广场四周搭有开着两道门的竹篱笆,以防止“野鬼”和牲畜窜入干扰。节日开始,礼炮轰鸣,鼓乐高奏,人们兴高采烈地相互敬酒、交换礼物。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插有孔雀、野鸡翎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持明晃晃的长刀,领着大家按照目脑柱上标示的花纹路线起舞。跳完两圈后,队伍一分为二,一路在领头人带领下继续沿着既定的花纹路线跳,另一路则由水平较高的人领着跳起较自由的舞蹈。跳到第三天快散场时,舞者手持各种花束跳,负责做饭的拿起锅铲、管酒的抱起酒筒也参加到队列中起舞,其欢乐、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目脑活动旧时由官家主办,宗教色彩浓厚。新中国成立后,它已成为全民族的节日,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例如,不仅有传统的目脑歌舞,还有各种文艺演出,以及图书、土特产品、日用百货供应。

6.离不开芦笙的苗族歌舞

苗族是一个支系繁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南方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悠久和民俗文化的丰厚,使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苗家儿女在语言、服饰和歌舞活动等方面,都强烈地显示着各自得天独厚的文化色彩和鲜活的民俗魅力。但既然同为苗家,毕竟还会有着本民族在神灵崇拜、生活习俗、歌舞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共性。其中,使用芦笙作舞和用芦笙为群舞伴奏,是苗族各支系所共通的特点之一。从总体上看,苗族的歌舞虽然基本上大同小异,但不同地区和支系的苗族,又都有着各自十分别致而独特的形式。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多被称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这一传统名称已基本被人们改称为“芦笙舞”了。但为了体现不同地区“芦笙舞”的差异和特色,人们只好又在“芦笙舞”前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分。因此,就出现了“广西融水芦笙舞”、“贵州黔东南芦笙舞”、“贵州花溪芦笙舞”等众多的“芦笙舞”形式。男吹芦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传统习俗。但只有在贵州,不逊于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芦笙边吹边舞,可谓是其他地区“芦笙民族”不曾有的一道风景。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须吹得一手好芦笙、能参与集体的“芦笙舞”外,如还能掌握有着特殊高难技巧的单人或双人表演形式的“芦笙舞”,那他就会成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赢得未婚女子的青睐。

贵州省花溪的苗族青年男女,每当年节喜庆时就会自动聚到一起,边吹芦笙、边跳“芦笙舞”。在演奏芦笙的人群中,除青年男子之外还不乏妙龄少女。她们与男芦笙手同站一个舞圈,毫不逊色地边吹奏着手中的芦笙边与外圈的女子共舞。两个舞圈相互交叉、换位,一会儿向中心蹦跳聚拢、一会儿又向外围旋舞散开,有如百花园中的朵朵鲜花在争妍绽放,又好似缤纷的彩蝶在纵情歌舞。

虽然这些舞者都并非出自专业的舞人,但舞蹈风格的古朴、潇洒和舞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令一旁的观看者,也会被这充满生机的歌舞所感染,乐不可支地随歌舞而拍手顿足。而更有趣味的是,苗族的另一分支因女子头上戴有尖顶栗色帽,而被俗称为“尖头苗”的苗族未婚青年们,虽然在集体“芦笙舞”中已与心上人曾共同欢乐作舞,但在舞蹈中姑娘们并没有向心上人表达爱慕的机会。因此在集体舞结束后,在尖头苗中极具浪漫色彩的“牵羊”风俗,就会出现在不少的青年男女之间。

只要你跟随在仨一群俩一伙的姑娘后边,就会发现她们并不是在节日的会场中随意散步、游逛,而是在专心地寻找自己心中的情人。她们一旦发现了对方,勇敢的姑娘就会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长长的深色布带,义无反顾地把一端拴在男青年身后的腰带上,另一端紧紧地抓在自己手里,开始默默地跟随在男青年后面任其走向何方。

这种用腰带来牵着热爱自己的姑娘前行的形式,被当地人称作“牵羊”。更有意思的是,一个优秀的男青年有时会同时牵着几只“羊”四处游逛。但请放心,这种形式对于男青年来说,正是他显示自己魅力的难得机会而洋洋得意;而少女们也会为自己选择了优秀男子而欣慰。更为可贵的是,姑娘们深知她们所进行的是公平的爱情竞争,因此女友之间决不会因此而不快,真正谁能笑到最后,还要取决于对方的选择。

流传在广西北部融水县,由男子双人表演的《三桩芦笙舞》,是具有较高杂技技艺的男子表演舞蹈之一。

《三桩芦笙舞》顾名思义,该舞作舞于三根木桩之上。大家可以设想:一人作舞于三根桩子之上,可有一根闲桩供来回跳跃的表演者有落脚之处,能始终保持不落地已不简单;而当双人在桩上合舞,四只脚蹦跳于三根木桩上,这个难度就非同小可了。明亮的芦笙与月琴等乐器合奏的曲调一旦腾空而起,就可见两位舞者双手抱芦笙立于桩上,开始了在三根桩子上知己知彼地轮跳四只脚的舞蹈。表演者以忽紧忽缓的芦笙曲指挥着脚下的动作与速度。

他们桩上技艺的娴熟、身体平衡的把握、二人默契的配合与演奏芦笙的谙熟融为一体,贯穿于舞蹈始终。使拥满四周的观看者充满了惊讶和赞叹。也正是出于表演者掌握技艺的难能可贵,使融水县的苗族《三桩芦笙舞》扬名四方。远离广西融水县的贵州许多苗族区域,同样有着男子表演的芦笙舞蹈。其中,双人男子芦笙《锦鸡舞》就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

苗族人民自古有崇拜飞鸟的习俗,锦鸡是他们心目中的凤凰。因此模拟、表演锦鸡的各种姿态,是苗族许多舞蹈不可或缺的内容。由男子双人吹芦笙所表演的《锦鸡舞》,就是由两名男青年,头戴插有长长锦鸡羽翎冠帽、着白衣黑裤、佩挂民族喜庆时的传统饰物,在自己演奏的芦笙曲下翩跹起舞的舞蹈。他们时而模拟锦鸡欢快嬉戏、相互争斗,时而以单脚跳跃的动作从伏身的伙伴背上越过,落地后摆出双人造型姿态而芦笙曲调从不间断。使人深感表演者功底的深厚和锦鸡栩栩如生地在自由天地中游玩、觅食的生动情景。

7.云南彝族的《阿细跳月》

系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之中,其中一大部分彝族集中在云南省金沙江、沅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西部小凉山的华坪、宁蒗、永胜等地;另一部分集中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大凉山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的威宁、安顺、毕节等地。彝族历史悠久,族源为我国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广大地区四大族群之一的“濮”人。而这些“濮”人是来自距今4~5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省一带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南下后与当地土着融合、发展的后裔。这些落叶生根于西南地区的“濮”人,与该地区古越人的分支“僚”及“昆明人”融合、发展,成为彝族的先民。

在汉文和彝文的史料记载中,曾明确指出,彝族和白、纳西、哈尼、拉祜、傈僳等民族,与分布在我国西部的古代氐、羌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迁徙到目前的集聚地生存下来。而且,彝族的语言与藏族、羌族语言有着近亲关系,以至有彝语来自于羌族语言的说法。由于彝族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地域广阔,因此形成并保存下6种不同的方言和70多种本民族的称谓,大相径庭的民族服饰以及异彩纷呈的歌舞形式。

但出于共同的崇虎、崇拜葫芦等多种自然崇拜和尚黑、尚左习俗,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彝族又都共有着相同的节日庆典与祭祀礼仪活动。解放后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节”是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甚至知道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但彝族为什么在“火把节”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对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须先知道“火把节”的来历和与它相关的彝族历法。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现在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

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尽情、尽兴和难忘。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劈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使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至于阿细人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