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是继续关紧城门,继续维护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结构,坚持城乡分治的体制、坚持原有的管理模式,采取就事论事,出一个问题,紧张一阵,想一点办法,解决一个问题,被动应付,循环反复,还是应该在新形势下,做战略转移,采取新方针和新政策,改革旧有体制,改变二元社会结构的格局,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新的高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认为解决农业问题,解决农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方针。
反弹琵琶第一策:要使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着力去抓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了,剩余劳动力有了出路,农民,集体经济壮大了,有经济实力了,可以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可以有钱买农业机械,有钱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用现代化生产资料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个经验在苏南、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经为实践证实了。
被誉为华夏第一县的江苏省无锡县,是发展乡镇企业较早的县,也是主要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争得全国百强县的首位。
年无锡还是个农业县,全县农村总劳力43.46万人中投入农业38.96万,占89.3%。工农业总产值5.9691亿元中,农业产值46228万元,占77.4%。到1990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增到55.4万人。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有11.5万人,占19.9%,80%的劳动力都转向乡镇企业里去了。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43.4亿元,其中工业134.5亿元,占93.7%;农业产值8.99亿元,占6.3%。无锡县可以说已经实现工业化了。
无锡县依靠乡镇企业创造的经济实力,一贯重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武装农业。1970年全县只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129台,农机总动力只有4.57万千瓦。
到1990年已拥有143台大中拖拉机,6200台小型拖拉机,1647辆农用汽车,农机总动力达到47.04万千瓦,(平均每亩0.51千瓦)。
从1971年到1990年,20年全县水利建设投资11853万元,投入水利建设19276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29233万立方米,使全县实现了高标准的水利化。因为有这样大量的投入,虽然农业劳动力逐年大量减少,从1970年到1990年平均每年减少3.5个百分点。
但仍保证了农业持续稳定地增长,1990年与1970年相比,全县农业总产值(以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4.5%,平均每年递增3.4%。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10元,1990年达到1564元。就经济上说已经提前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无锡县是个实例。苏南地区,上海郊区,杭嘉湖宁绍地区,胶东青岛、烟台地区,辽东、大连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闽东南泉州厦门地区,这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也都是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从而使当地的经济繁荣起来,农民群众富裕起来,农业也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这大约1亿多农村人口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靠乡镇企业,已经走上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的道路,是很可贵的。问题是有7亿多人口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怎么办?中央和有关部门已经决定采取措施,推动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近两年有一些省区的乡镇企业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总的来说,在多数中西部省区进展还不是很理想。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全国各地农村都发展乡镇企业行不行?二是怎样才能使中西部大多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事实上,现在有相当多的中西部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农村青年们,他们从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和各种渠道接受了市场经济的熏陶,他们要求改变贫困的现状,要求致富心切,已经不能在家乡坐等本地乡镇企业办起来再致富的状况,而是纷纷向城市、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寻找谋生致富的出路。
年代初中期还只是少数地区、少量的青年出来探路。现在则已成为数以千万计的外出打工潮流。开始当地的党政领导并不在意,有的还加以劝说和阻拦,经过几年的实践,相当一批地方领导干部已意识到,这是一条使本地群众致富,改善本地贫困的途径,所以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充当具体领导组织大批民工出来的后盾。这就是近几年民工潮为什么越来越热的重要原因。
有人算过一笔细账。一个中等县有50万农业人口,10万农户,25万个农村劳动力,75万亩耕地,农村社会总产值为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元,劳均年收入1200元,户均年收入3000元。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很不发达,人均1.5亩,劳均3亩耕地,劳动力有大量剩余,属中等偏下的经济水平。经过几年组织,每年送青壮年劳动力10万人外出打工。其结果如下:
第一,本县还有15万个劳动力,劳均耕种5亩地,按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平,劳动力仍有富裕,所以农业产量产值不受影响,本县内农村社会总产值仍为5亿元。原来的分析结构不变,这万个劳动力劳均收入2000元,比原来的1200元提高了67%。
第二,这10万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年,人均年收入3000元,扣除各种费用,包括路费和在外要增加开支的生活费1000元,劳均年纯收入2000元。假定10万人为每户一人。那么每户的年收入就是5000元,每人人均年纯收入就是1000元。比原来的600元增加67%,即增加2/3。
第三,就全县说,送出10万个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原来的5亿元产值不变,外出劳动力每人创造3000元收入,全县增加3亿元收入,就按1∶1折合成产值,农村社会总产值为8亿元,增加了60%。
第四,就用工的地区说,这10万个劳动力到了客地,成了打工仔打工妹。假定这些劳动力都到了城镇的工业部门,按1991年乡镇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2691元计,一年就创造产值12.6910亿元。扣除各种物质投入,每个劳动力按年纯增加价值6000元,10万人就是6亿元。以工资收入每人得3000元,共3亿元,另外3亿元新创造的财富就留在用工的客地了。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城市经济腾飞的原因之一。
现在利用外地劳力最多的一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各县市,据估算约有500万~600万人,二是江苏的苏南地区,估计约有300多万人。这两个地区,也是目前经济发展得最快、效益最好的地区。
第五,就国家而言,这10万人在原地是绝对剩余的劳动力,边际效益等于零。但到了用工的客地一年就可增加产值万元,新创造财富6亿元。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税金454.6亿元,按每个乡镇企业职工平均上交税金473元计,国家可以增加4730万元税收。同时,使原来处于贫困的中等偏下一个县,变为人均年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中等偏上的县,使用工的县市经济更加发达,财富积累更加迅速。
这样一件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事,对国家有利,对输出劳动力的县有利,对使用劳动力的地区和企业更有利,对外出劳动力付出了辛苦而使个人和家庭都得利的好事,可称为是一举五得。这笔账许多人是算过来了,今年三月北京开八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有好几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长和县长在会上会下都讲述了他们要把组织劳动力输出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四月在深圳,我目睹了外地打工仔和打工妹,在三来一补工厂里辛勤劳动的情景,也听了当地干部对打工族在深圳、宝安地区经济繁荣中作用的肯定。这些都能使人预感到“民工潮”将越来越热的趋势。当然,现在实际已经有相当多的农民以各种形式进了城,从事各种职业,但因为落不下户口等原因,他们仍不能安居乐业,有些已经进了城,但仍没有他们安身立命之地,翘首以待地盼着我们改变城乡分隔的政策。
反弹琵琶的第二策:要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就要大力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解决农业问题,不仅是农村能否提供足够的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问题,而要同时解决农民问题。粮食、棉花都是农民种的,农民自身的问题不解决,没有积极性,田是种不好的。这几年农村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国家、城市要粮食、要棉花、要农副产品稳定的供应,而农民要致富,要过富裕、文明的生活。农民要致富,要过小康生活,这无可厚非,但要让农民富裕起来,仅靠人均1.5亩耕地,肯定不能普遍地富裕起来。8亿多农民,固守在10多亿亩耕地上,这是中国农民贫穷的根源,也是国家富不起来的重要原因。1984年我们采取了一个大政策,明文规定,准许农民办乡镇企业,这实质上是向农民开放了一部分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10年功夫,农民大规模地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迅速富裕起来,取得了始料不及的好效果。
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光办乡镇企业还不够,还是容纳不了农业上大量剩余的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乡镇企业迟迟办不起来,勉强办起来,效果也不好,这些地区的农民要求另找出路;第二,乡镇企业办起来之后并已经发达起来,但只在乡镇办,遇到了种种矛盾。1993年5月19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江苏省已有10万家乡镇企业,720万职工,占全省职工总数的80%,创造的总产值占全省60%,在发展中呈现出三大态势:即大型化态势、国际化态势,技术进步态势。这些态势表明,乡镇企业仅在乡镇办已经不够了。乡镇本身容纳承载不了乡镇企业已经形成的庞大的生产力,发展遇到了困难。这几方面的问题,都要求国家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农民开放。前面说过,目前最迫切地,就是要开放城镇,让一部分农民到城里来,到镇里来。这是几亿农民的迫切要求,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要求,实质上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要求。
国内国外的专家都普遍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严重的滞后了。1991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77.6%,农业占22.4%,但按国家统计局统计,1991年我国城镇人口30543万人,只占总人口的26.4%,而农村总人口为85280万人,占73.6%。
就城市化水平而言,比同类发展中国家如印度(36%)、印尼(35%)、泰国(42%)等国家要低,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0%,经济发达国家为70%、80%,有高达90%的。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滞后,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很不相称,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
第一,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而城市发展很慢,城市分布也很不合理,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了京、津、沪、辽、吉、黑6省市外,24个省区城市人口都不超过16%,还有11个省区城市人口不超过10%。有不少400万到1000万人口的大专区,连个中等城市也没有。如安徽阜阳地区1000多万人,阜阳市本身也不足20万人。1991年全国有151个地区191个地级市,地区市级行政单位共342个,其中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只有170个,还不足50%。城市不发达,商品经济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第二,城镇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城市不发展,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到1991年只占26.8%。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很不适应,实际已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很不方便。
第三,城镇不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受限制。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等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城市是领导农村的。近代历史表明,工业革命以后,城市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城市发展不起来,农村许多问题自身解决不了。就拿乡镇企业来说,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本质是农民在农村办工业,但是追根求源,说到底,乡镇企业也是城市带动、辐射的结果。苏南的乡镇企业发达,是因为有上海,有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在1978年以来,后来居上,飞跃发展,这是因为开放改革以后,有广州、深圳,特别是因为有香港的影响和带动。中西部诸省乡镇企业多数发展得不理想,缺少大中城市的带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就当前全国大局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求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则更加迫切地要求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事实上,就目前城市本身来说,也有内在发展的强烈要求。1980年我国只有个城市,其中省级3个,地级107个,县级113个。1992年底,全国已有各类城市517个,其中省级市3个,地级市191个,县级市323个。1980年只有乡镇2874个,1992年有10587个,12年功夫,已经有了成倍成数倍的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现在在国家民政部要求升格、要求设市等着审批的报告,还有很多。
经过40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实行了30多年的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已经终结,各种票证已经取消,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经验,也积累丰富了,所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具备了条件,有了发展的客观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早就讲过:“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总过程。”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当年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现在有几千万乃至以亿计的农民已经涌到城下,城市有了必要的准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了迫切的要求,现在是我们改变思路,打开城门,欢迎农民进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