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7531500000005

第5章 第一次反“围剿”(4)

张辉瓒被俘后,毛泽东告诉红军战士,张辉瓒要好好看着,不要杀他,杀他没有什么益处,留着他反而对我们有用,最起码对国民党官兵也是一个教育,会产生一些影响。在审问张辉瓒之后,毛泽东打算让他到即将开办的红军大学训育系当教员。可是,当红军总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时,有许多人反对,认为张辉瓒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张辉瓒的夫人在汉口得知丈夫被俘的消息后,急得坐卧不安,马上派人到上海寻找中共方面,打算倾家荡产赎回张辉瓒。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也向中共传递信息,希望红军不要杀张辉瓒。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到,蒋介石曾许诺,只要放回张辉瓒,可以通过谈判将十八师五十四旅的全部装备交给红军,并愿意释放在押的100多名政治犯,而且由上海三家银行担保,向红军赠送20万元现款和20担西药及枪支,换回张辉瓒。为此,蒋介石还命令鲁涤平派江西省府秘书王信一前往上海,秘密与中共联络人员龚饮冰取得联系。

当时,根据地十分缺乏枪支,许多红军战士入伍一年多还没有枪。张辉瓒在接受毛泽东、朱德审讯时,也表示愿意给红军运送钱物,希望能免他一死。据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曾就释放张辉瓒一事,与国民党进行过谈判,提出了一些释放张辉瓒的条件。这样做,对于改变中央苏区极为困难的处境,壮大红军力量显然是有利的。周恩来派中央军事部副秘书长李翔梧为红军代表,特科涂作潮为中共代表,随王信一到南昌谈判,还派通讯员到中央苏区送信,要求红军做好放回张辉瓒的准备。

1931年1月28日,东固群众召开公审张辉瓒的大会。何长工带了部分红军战士赶到会场,准备保护张辉瓒。会场上,群众愤怒地高呼“剥张辉瓒的皮”、“抽张辉瓒的筋”。很多群众甚至冲到台上揪打张辉瓒,会场一片混乱。何长工说服不了群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张辉瓒拉到附近的田地里枪毙了。

鲁涤平得知张辉瓒的死讯,痛哭流涕,一方面电告蒋介石和何应钦,另一方面将张辉瓒的尸首护送至南昌,让人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连同衣冠一起装入棺中。

2月上旬,中共代表抵达南昌后,李翔梧、涂作潮二人从报纸上看到张辉瓒被杀的消息后,立即离开了南昌,在一个村子住了20多天,3月中旬回到了上海。

后来,朱德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我们对杀张辉瓒也很感后悔,这并不是因为那笔钱财,而是蒋介石因此实施了报复,我们许多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里的同志被杀害。

国民党在南昌为张辉瓒举行了颇为隆重的公祭。还特意成立了“张公治丧事宜事务所”,蒋介石专门派何应钦赶往南昌主持公祭,并宣读了蒋介石写的祭文。国民党各界人士7万余人参加了公祭。公祭结束之后,国民党在长沙岳麓山安葬了张辉瓒,并拨巨款由何键主持修建了牌坊、墓庐、墓亭、墓塔和祭台,规模宏大。墓塔下方刻着蒋介石“魂兮归来”的题字,坟墓周围的护栏上刻着国民党军政要员的挽词。

(八)东韶之战

红军在取得龙冈战斗胜利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谭道源的第五十师。该师为三旅六团的编制,副师长岳森兼任第一九四旅旅长,第四十八旅旅长为成光耀,第一五○旅旅长为罗寿颐。1930年10月中旬,第五十师从南昌出发开往抚州。因编制不足,12月8日,第五十师奉命在乐安进行整编,撤消了第一五○旅,将所属的第二九九团并入第一四八旅,第三○○团并入第一四九旅,全师8000余人。第一五○旅旅长罗寿颐升任第五十师高级参谋。

经过整编之后,12月下旬,第五十师进至源头。由于根据地实行了坚壁清野,敌人找不到一粒米,就从老百姓家里抢来谷子,可是又没有工具将其碾碎,好不容易用一台破磨子才弄出一点米来,里面还夹杂着许多谷子。敌人吃了这些食物之后,消化不良。另外,敌人也找不到老百姓当向导,常常因此而迷路,敌人就这样在源头驻了几天。1931年元旦刚过,第五十师便奉命开拔,当时走得很匆忙,不像是进攻红军。

原来,第十八师在龙冈被红军消灭后,第五十师仓皇东撤。红军乘敌人混乱之际,挥师向东,消灭第五十师。红十二军经南团、琳池自西向东攻击东韶,红三军团经头陂由北向南攻击东韶,红三军到达田营后,以主力牵制敌第二十四师,以一部迂回东韶以东实施攻击。红一方面军总部进到龙坛指挥战斗。

1月2日,敌人刚到源头以南的牛角湾就听见了枪声。第五十师担任后卫的一位营长还不知道第十八师已经被红军消灭,误认为是赤卫队来袭扰,就命令部队进行抵抗。经过不到两个小时的激战,该营和一个连,加上一个团卫生队就被消灭了一大半,营长和连长翻过大山逃跑了。1月3日凌晨,红军开始向第五十师发起攻击。敌人的战线拉得越来越长,除了1个团留作预备队外,其余五个团全部投入战斗。红军吹起了响亮的冲锋号,进攻一阵紧过一阵,包围圈逐渐缩小。第五十师师部也处在红军的火力之中。激战至下午4时,敌人已经溃不成军,漫山遍野都是溃散的敌人,地上到处都是扔下的行李和大洋。所谓久经战场的第五十师,就这样溃败了。

这次战斗,红军共歼灭第五十师一个多旅,第二九五团团长黄敬被击毙。剩下的敌人溃逃到宜黄附近,那里驻扎着敌第八师的一个炮兵营。听到第五十师溃败的消息后,炮兵营顿时乱了手脚,慌忙警戒。从东韶溃逃的敌人在宜黄没有久留,一直逃到樟树,经过清点人数,第五十师损失过半。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按现有的人员和枪支进行缩编,乘机削减地方实力派。谭道源一面让各营团想方设法找些人来凑数,一面派人赶往南京找谭延闿说情,千方百计保全师的建制。

东韶战斗之后,红军乘胜转入进攻,至3月中旬,在永丰、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等地,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了地方武装,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东韶战斗后,各路国民党军争相撤离苏区,在兴国、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一带转入防御。至此,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多年以后,台湾国防部史政局编写了《“剿匪”战史》,其中这样写道:红军“凭借苏区组织,从事作战准备”,他们“控制民众,刺探军事,传递情报,并封锁消息”,最终“乘虚蹈隙,机动集中兵力,先后各个击破我第九路军第十八、第五十两个师,以致第一次‘围剿’作战失利!”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采用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军民的支援下,以少胜多,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师部和三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积累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193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央给中国红军及各级党部训令》中这样评价说:红军第一、三集团军与江西劳动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下的一致行动,取得了出人意外的结果,他们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上了新的光荣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