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71

第71章 紧慢之术(13)

丙吉在车上神态自若,表情冷淡,但是围观的人们很愤怒,都在痛骂这样的官员。他的随从们也都很不明白,一向精明能干的大人今天是怎么了?但是慑于他的威力,大家没人敢过问。

就这样走了一段路,突然前面迎来一辆牛车,一头老黄牛正长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鼻侧唇角满是白沫,显得很吃力的样子。宰相丙吉看到这一切,突然命令停车,侍从们不知何事,赶忙停下车子,问大人有何吩咐?宰相丙吉伸手指着那牛道:“你们看,那头牛伸舌狂喘,不知何故,你们去问问牛的主人,它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终于有一个随从忍不住问道:“大人,刚才路过街头,有一群人在斗殴,头破血流,还出了人命,大人都没有过问一声,这只不过是一头老黄牛,拉车的牲口,喘了几口气大人就看在了眼里,大人重畜牲而轻百姓是为了什么呢?”

宰相丙吉见状,环视了一下众人,微微一笑,说道:“这取缔斗殴之事本属长安令或京兆尹大人的职责,本官没有必要去查管。如果我连这些琐碎小事都要管,那么当官岂不是要累死了?我身为宰相,要掌管全国经济,要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要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这才是根本的道理所在。现在正是初春时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年收成的开始,人们开始犁地,播种,庄稼能够生长全仰赖天气时令。那头牛却值此时吐着长舌喘气不止,我担心是阴阳不调造成的,而这关系到国计民生,事关百姓一年的生计,本官又岂能不理不问。这才是一个宰相的职责所在,故此才派你们去问牛气喘的原因,绝非本官不爱惜民众。”

众人听到这个解释才不得不佩服宰相丙吉的才能。在一般人眼中,都认为斗殴死伤人命是大事,而他却偏偏认为是小事;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牛的喘气,及时看到了也很难联想到农耕,而他却由此联想到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国计民生,相比之下,宰相丙吉自然是远见卓识。

曹参本是刘邦手下的第一员猛将,。他曾经攻陷诸侯国两个,郡县多达一百二十余个,因此他是最早封爵、食邑在万户的官员,比萧何八千食邑还要多。虽然后来刘邦根据全面贡献考察认定是萧何的功绩第一,但是萧曹之间还是产生了一些罅隙。

后来曹参被任命为齐王的宰相,。他一改打仗时豪迈、狂放的性格,而变得内敛、沉静,并且拜深蕴黄老之术的盖公为幕僚,时刻请教治国之道。不久,萧何病逝,按照刘邦的遗诏,应该由曹参接掌相国位,。此时掌权者是皇帝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