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面对与成长:学生抗疫心理指导手册
71286600000005

第5章 梳理情绪

1.不回避、不压制

你也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越想回避一样东西,它反而会更加困扰你,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不回避、不压制它,反而释怀了。

2.找到最适合你的疏通渠道

情绪就像一只充满了气的气球,不想让它爆,就需要撒撒气,让它保持在一个可接受、可维持的状态,这就是疏通。每一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疏通方式。

最好的疏通方式就是不回避,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家人之间更加互相理解、包容,而不是说“你不应该这样想”“你这个人就是太懦弱”“你看看某某,跟人家学学”等。有一个疏通、宣泄的渠道并不是所谓的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但它能够通过表达,让人被理解、被接受,使自己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保持在能够承受、能够面对的程度。

每一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疏通方式。比如,有些人用运动化解情绪,出一身汗,身心都感觉好多了。我上六年级的女儿这些天突然喜欢一边弹钢琴一边大声唱歌。她说,弹唱一通以后,全身都舒服了。

3.从被动情绪到主动情绪(营造正面情绪)

英文有两个单词,一个是“Act”,另一个是“React”。Act就是“行动”,你自己是主动的;而“React”是被动的,你在等别人先做什么,等周围环境中发生什么,然后自己再做出反应。显然,“React”不仅被动,而且长期如此,人会感觉焦虑、憋屈、紧张、疲惫。

疫情期间,我们多数人都很被动,不知道应该主动做什么,而梳理情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开始主动做一些事情。在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情里,有些每次都会给自己或者别人带来快乐,带来舒适感。别在那儿傻等着事情发生,主动做一些能带来好感受、好情绪的事情。比如,晚上妈妈要做饭,可以趁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把要洗的菜洗了,妈妈一定会高兴。妈妈一高兴,全家都开心。最近有一部电视剧,有七十集长,豆瓣评分从开始的高分一路下滑,对剧本的拖沓,对角色的人设等,吐槽声不断。有意思的是,评价好坏不一,收视率却一直很高;豆瓣评分下滑,收视率却不下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追剧成了很多憋在家里没事儿干的人每天主动做的一件事!对喜欢这部剧的人而言,追自己喜欢的剧是快乐的。同时,对憋在家里,看了几集后不喜欢这部剧的人来说,吐槽也很过瘾!重要的是,看剧、谈论剧、吐槽剧,这个每天都有的生活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暂时取代了对疫情的焦虑,好像每天给自己叫了一个暂停一样。朋友们各自在家,但大家都看同一部剧,之后无论是赞扬还是吐槽,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弥补了各自隔离在家的那种孤独感,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恢复了社交,恢复了互动,加强了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