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面对与成长:学生抗疫心理指导手册
71286600000004

第4章 接受自己,理解家人

现在你知道自己的紧张、焦虑,甚至害怕,其实都是正常的,你就可以接受自己正常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也可以接受家人的感受了。我们平时总喜欢用“应该”这个词,比如,“应该”勇敢,“不应该”娇气,等等。现在我们要变得更包容一些,这也包括对家长的包容。有些家长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显得懦弱,所以刻意做出从容的样子。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坏处:首先,容易让孩子放松警惕;其次,当孩子感觉到危险,而看到家长似乎不那么在乎时,他们的不安全感会更强烈,因为平时自己最依赖的“保护神”现在不在线啊!再者,孩子不傻,他们的感觉很敏锐,很多时候能看出家长坚强外表下的紧张。

孩子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的父母,尤其是父亲。无论是家长害怕了,还是家长面对明显的危险却若无其事,对孩子都是不安全的信号。所以,我建议家长向孩子表明:

1.这次疫情很严重,爸爸妈妈也害怕或担忧。

2.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害怕都是正常的。

3.爸爸妈妈仍然是你的保护神,你也是爸爸妈妈的保护神。

4.我们一家人共同配合,互相保护,一定会渡过难关,平安无事。

其实,大家都不装了,反而更容易放松。

虽然说紧张、焦虑、害怕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会有伤害的。因为“应激状态”毕竟是“特殊状态”,总绷着,不能松下来,就好像一根被拉紧的皮筋,偶尔拉一拉没有问题,但如果拉住就不松手了,时间长了,皮筋肯定会失去弹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办法让它能够松一松、缓一缓,帮助它持久地保持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