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甘肃金融年鉴
6865600000097

第97章 金融改革与发展(84)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管控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加强法律法规培训,重视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营销人员的合规培训和合规考核,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法律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预算统一管理,进行分级授权。规范各项流程,推广零现金收付费管理,推行电子化投保,提升个险新契约及续期渠道转账率。加强营业部自主经营,降低营销费用。大的业务推动方案由分公司统一制定、兑现、把控,杜绝浪费;进行集中培训,减少开支,避免办公费用挤兑业务费用;统一支付银保手续费、公关费用;严格控制招待费用;开源节流,降低各类办公成本。

加强后援体系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引进同业优秀业务骨干,增加新鲜血液。秉承“内勤服务外勤,领导服务员工,全员服务一线”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

(王杰)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

【综述】2012年,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认真履行“人民保险、服务于民”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保险功能,为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服务支持。

一、着眼全局,服务三农,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一是以农网建设为契机,积极服务“三农”。大力建设农村服务网点,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提供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借助与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搭建的合作平台,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二是以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途径,积极服务“三农”。与兰州市城关区医保局、西固区医保局加强合作,为城关区、西固区及周边的城镇居民提供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服务保障。全年承保人数3901人次,累计承保保险保障金额7.02亿元。三是以机构建设为载体,支持扩大就业。至年末,分公司已设立市级机构7家、县级机构21家、市级互动部6家,吸纳下岗、待岗、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超过1000人。

二、立足市场,服务全局,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

一是创新保险产品,拓宽服务领域。保险产品涵盖中介业务、个人代理、团体组织三大类,开发和改造100多个保险产品。全年累计创税222.82万元,累计为全省6.90万余人次提供138.50亿元的保险服务保障,赔付、给付保险金额达1715.72万元。二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发挥商业保险保障功能。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为中小企业职工提供保险服务保障,助推中小企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为287家中小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

(石自虎)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综述】2012年,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48亿元,起始目标达成率105%,挑战目标达成率102.20%,比上年增长22.60%,综合成本率93.60%,实现利润2436万元。保费规模居全省第四位,较上年提升一位。理赔客服在监管部门的抽查中保持三个第一、一个第二,引进高职级销售人员13名,新建9家四级机构、1家三级机构,公司在社会上的品牌形象逐步形成,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战略成长型业务的市场开拓和挖潜工作。创新非车险业务发展机制,组建非车险专(兼)业团队,强化非车险项目制管理,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非车险业务发展。扩大校责险承保范围,积极开拓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新责任险领域,深化与酒钢公司、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推动与甘肃省公路旅游航空投资集团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确保三、四级机构战略成长性业务占比达到10%以上。

二是以车险出单点为载体搭建销售网络,开拓县域保险市场。在一些竞争较为薄弱的县、区设立车险出单点,选择一批具备资质且有广阔合作前景的代理商,引进一批在当地有保费资源和人脉关系、能够把出单点维护好的销售人员,确保每个出单点保费收入在200万元以上,初步搭建起覆盖全省的销售网络。

三是打造行业一流理赔服务标杆公司。推行“4+3”理赔服务模式,强化理赔过程管控,通过对****投诉、结案率、结案周期、估损偏差率等几项关键指标的常态化管控,提升客户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

四是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组织开展“比学习、比技能、强素质”活动,形成员工自学、部门专业技能培训和公司整体专题培训的体系化学习培训模式,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

五是实施中心城市拉动和四级机构产能挖潜战略。引进业内销售精英和展业团队,壮大兰州中心支公司销售队伍,提升公司在中心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四级机构帮扶行动,配强四级机构带头人,壮大四级机构销售队伍,提升四级机构产能。

(吴庆)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

【综述】2012年,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保证了客户稳定,树立了公司形象,员工队伍不断成长,经营利润稳步增加,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182.58万元,经营成本率91.76%,综合费用率41.47%,综合赔付率53.03%,综合成本率94.50%。

一是业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机构情况看,2012年4家中心支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率均超过30%,其中酒泉中心支公司和定西中心支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57.98%和81.74%。从市场占有率排名看,兰州、白银和定西中心支公司市场份额在3%以上,酒泉中心支公司市场份额在2%以上。在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员工待遇、加大机构建设等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始终处于蓝区,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公司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制定《2012年度费用管理办法》,强化费用成本预算指标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规范会议管理,每周一提前组织全省各级机构做好晨会准备,确保全年会议正常开展。在公司业务竞赛活动中,分公司每周四召开全省晨会,各部门、各机构负责人均参与晨会主持,监控各级机构参会情况,对不符合晨会规范的机构及时进行通报。对办公条件进行改造,创造良好工作硬件环境。下发《关于规范职场管理与着装的通知》,提升公司形象。建立业务考核管理办法,规范销售人员管理。优化生命表,加大生命表对业务的选择和支持力度,指导机构和销售人员发展蓝区业务。分析影响赔付率的指标,运用十大降赔措施管控虚假理赔。

三是机构发展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上报《阳光产险甘肃省分公司2012年机构发展规划》,明确2012年机构铺设数量、区域和时限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全省机构筹建工作。2012年,新建四级机构1家、三级机构3家。至年末,分公司下设三级机构7家、四级机构4家,全省机构覆盖率由28.57%提升到50%。通过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强化销售团队管理、加大业务技能培训、狠抓工作执行力的落实等措施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全省培训规划,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对每一次培训都进行严格的考核。强调各机构、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全体员工的执行意识,提升全体人员执行能力,提升人员执行效率。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公司品牌形象。营造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全面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建立领导干部与员工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建立稳定、畅通的内部交流渠道,实现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组织开展各类“创优争先”活动、公益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营造积极向上、争当先进的工作氛围和员工发展环境。

五是风险管控和合规经营意识增强。把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上。接受上级公司和监管部门检查验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提升全体员工合规经营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梳理各条线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

(张珊珊)

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

【综述】2012年,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鼓励盈利机构发展壮大,严格限制亏损机构业务发展,在保证业务品质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107万元,比上年减少37.85%。各类赔款支出2310万元,经营亏损233.56万元。综合成本率109.24%,综合赔付率73.79%。

一、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

突出利润导向,加强过程管控。根据各机构经营情况、销售能力、业务结构、业务来源和盈利能力,采取差异化政策,在经营过程中时刻监控保费结构变化,严格按保费板块结构预算开展业务,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加强市场调研,定期对重要客户和重点渠道进行拜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分公司业务政策。新拓展的渠道业务,第一时间与客户协商有关合作事宜,加强对机构的检查督导力度,为机构出谋划策、调整结构、解决具体困难。通过一系列的管控措施,优质业务占比不断提高。

二、全面提升理赔服务质量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及时跟踪业务数据及理赔结案率、及时立案率、预估金额及时登陆率、案均时效等关键性指标,确保理赔时效。把“综合治理理赔难”、“未决案件清理”、“理赔服务测评”等列入日常工作,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不推诿,不延迟,杜绝投诉发生。制定《案件时效管理办法》,对所有未决案件每周进行梳理通报,跟踪各环节处理情况,对违反规定人员进行批评处罚,提升理赔时效。制定季度培训计划,参加协会组织的查勘员上岗考试及总公司职称评级考试,提升理赔队伍素质。

三、注重人员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制定《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员工考勤管理办法》《职场办公纪律管理规定》,修订《甘肃分公司制度汇编》,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合规经营意识,实现合法合规经营。建立人员学习常态化机制,加强营销员管理,禁止营销员从事违法活动,防范经营风险。

四、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

通过多种渠道招募销售人员,扩大销售队伍规模。提高各级管理干部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普通员工业务技能。全年共组织专门培训10次,新员工入职培训2次,共计培训312人次。实行年中、年末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为员工争取福利。

五、维护良好品牌形象

以服务创品牌,推进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通过举行“3·15”消费者权益宣传日等活动加强与消费者联系沟通,进一步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对承保期间发生的重大事故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做到及时、快速、高效理赔。组织人员参加各项文体及公益活动,扩大公司知名度,鼓励广大员工向公司内部刊物和媒体投稿,积极向社会宣传公司品牌,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

(马俊)

********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

【综述】2012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严格遵守监管规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狠抓经营管理,确保业务平稳发展,公司整体发展经营状况良好。

一、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紧盯市场,自觉调整发展节奏,正确处理合规经营与快速发展的关系。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0%;市场份额8.24%,比上年增长0.26个百分点,市场第三位次得到巩固。分公司荣获总公司“规模效益双优奖”,2家三级机构入选“全国系统重点三级机构”,3家区县支公司入选“全国系统重点四级机构”,一个团队被评为“全国系统精英团队”。

二、业务质量和经营管控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实现账面利润2783万元,在开业第5年实现累计盈亏平衡,比预计时间提前2年。分地区、分险种、分阶段调整业务发展政策,严密监控各项理赔指标,对赔付率异常公司及时进行预警,指导个别公司强化管控。年度赔付率51.12%,综合赔付率55.70%。统一细化案件审核各环节的要点和工作标准,全年剔除不合理索赔金额达2081.30万元。充分发挥财务集中管控作用,严格审批省、市、县三级机构各项费用支出,从严控制。按照业务进度对费用支出实施监控,对亏损公司停发部分福利,停止部分固定资产投入,开展亏损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督促快速扭亏为盈。全年仅嘉峪关市中心支公司亏损,其余机构全部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