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6178300000070

第70章 闻鸡起舞(10)

三教中的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宗法社会基础之上,产生最早。春秋时期孔丘创立儒家学派,聚众讲学,弟子三千,成为当时的显学。战国时期孟轲、荀况诸儒发扬儒家学说,思想体系更加严密。西汉武帝时期,颖川大儒董仲舒上疏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定于一尊。两汉时期名儒辈出,如伏生、韩婴、孔安国、贾逵、马融、郑玄等等,尽管他们分门立户,文争今古,但对研究儒家典籍和社会礼乐制度却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汉代经学盛极一时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教思想兴起。但儒家学说在社会制度、法律道德、公私生活各方面影响仍然深远,即使六朝上大夫号称旷达,如竹林七贤等对抗名教,追求个性解放,但内心深处却注重孝行,严禁犯其家讳,这些都是儒家遗训。唐朝统治者仍然重视对儒家伦理孝道、纲常名教的倡导,证订儒家经义,并以儒家文化作为开科取士的标准。因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因受玄学和佛学思想冲击,虽然失去了昔日独尊的地位,但在封建王朝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道教思想是中国本土上产生的文化,最早渊源于汉代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虽然它奉老子为教主。但和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聃、庄周思想没有多大关系,也和魏晋玄学自然哲学毫不相干。南北朝时期,道家学派盛炽,各地名山大川都兴建道观,出家修道的人很多,例如在杭州西湖葛岭练丹的葛洪,南朝陆修静、北朝寇谦之等等。都是著名道家人物。道家学说宣扬修身养性、长生不老,具体做法就是炼丹服药,葛洪《抱朴子》书中就记载了种种服食炼丹的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包罗广泛,演变繁多,吸收了佛教、摩尼教内容,思想体系更为完备。道教虽然吸收外来思想,但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融合成完备学说之后,就坚持夷夏之论,排斥外来教义,产生了佛道之争。唐朝尤其崇奉道教,原因就是李渊集团不是门阀世族,于是标榜关陇李氏集团出于老子,推崇道教。公元620年,山西晋州人吉善行在羊角山见到一位白衣老者,对吉善行说:“替我转告唐朝皇帝,我的太上老君,是你们的始祖。今年可以平定各种武装集团,天下太平。”李渊于是在当地立庙,祭典太上老君。这篇由唐朝统治者编造出来的神话,使道教在唐代地位大增,老子被封为皇帝,全国各地都修造宫观祭典,气焰显赫,由于朝廷推重,唐朝大臣们都不敢说话,更不敢反对,甚至贺知章、李邺侯等人为讨好皇帝,还上书请求做道土,由此也可窥见道教盛行。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楚王刘英率先斋戒祀佛,汉桓帝又在宫中正式设立浮屠之祠。东汉时期译佛经的人有支谶、安清、安玄等人,佛教教义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初期佛教和道教相结合,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斋戒求福和道教宣扬的长生不老、祠祀祷告有相同之处,成为一种佛道不分的综合形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政治动荡,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现实的苦难正是宗教最容易萌生增长的温床,遁世超俗之风日益盛行,出家为僧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300多年中,出了很多精通佛学的高僧,如释道安、支道林、竺法深、释慧远、僧肇、竺道生等等,他们大都和玄学名士交游。僧侣加入清谈,吸引了大批名流倾心佛学,例如支道林和谢安、王羲之、殷浩等名士交往密切,他的学问言行深受尊重。殷浩精心研究佛教典籍,每有疑问,便去请教,可见他的态度有多么认真!有一次支道林在会稽王府讲《维摩诘经》,和许询等人相互辩难,博得满堂喝彩。其实坐在下面听讲的士林名士根本不管讲得符合不符合佛理,即便听不懂,仍然坐在讲台下面,听起来津津有味。这份宗教的力量给士大夫一种多大吸引!因此,佛教也就和玄术道士分道扬镳,独树一帜了。南朝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宣布为国教,并且三次到同泰寺出家当和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城中虽有那么一处夫子庙,却有480处佛寺,孔圣人的地位显得太寒酸了。到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教义更加严谨,形成了涅槃宗、三论宗、毗昙宗、净土宗、成实宗、摄论宗、地论宗、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律宗、密宗、禅宗13个宗派,佛教思想形成了比印度本土还大的宏伟体系,影响中国社会文化之深远,也绝不在儒家之下。

儒、道、佛三家之所以能形成均衡态势,除了各自思想在中国具有适用性外,还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有关。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纲常孝道统治人民的同时,还利用道教和佛教出世思想,把人们引入虚构的天国、仙境,借以转移人民斗争矛头,缓和阶级矛盾。三教并称,始于北周,但佛道两家时行时禁,还没能取得与儒学对等地位。南朝梁武帝佞佛,把佛教宣布为国教,而指斥周孔儒学为邪道,因此僧侣势力迅速增长。唐朝统治者在极力推崇道教的同时。也扶植佛教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命玄奘赴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并支持他在长安大慈恩寺翻译佛经。现在西安大雁塔就是因此而出名;武则天也支持佛教。亲自听法藏讲《华严经》,唐宪宗更热心于佛教,亲自把印度舍利佛骨迎入宫中供奉。因此,佛教和道教取得了更高地位,和儒家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唐懿宗时期,有一次延庆节演戏,戏子李可及滑稽诙谐,身穿儒服。宽衣博带,坐在高位自称三教论衡。旁边的戏子问他:“你既然说自己博通三教,请问释迦牟尼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释迦牟尼是妇人,”问他的人非常惊讶道:“为什么这样说呢?”李可及说:“《金刚经》上说他敷座而坐,如果不是妇人,为什么要等夫(敷的谐音)坐然后才坐!”旁边的人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也是妇人。”这人更不理解,李可及解释说:“《道德经》上说他的患祸是因为自身存在,如果虚无无身,还有什么祸患。太上老君若不是妇人,为什么担心自己无娠(身的谐音)。”唐懿宗听后大喜。那人又问:“文宣王孔丘是什么人?”李可及说:“还是妇人。”问话的人说:“你怎么知道?”李可及回答:“《论语》说孔丘怀才待价而沽,若不是妇人,为什么要待嫁(价的谐音)。”唐懿宗听后更加高兴。这样公开诋侮圣人,说明唐代儒家独尊地位早已动摇了。

南北朝隋唐时期,也有人主张调合三教,一以贯之。公元573年,周武帝宇文邕召集群臣、僧道集会,武帝亲自辩释三教先后,确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这便是三教论衡之始。此后,隋朝李士谦也论衡三教优劣,他说佛是日,道是月,儒是星,别人也无法驳倒他。唐朝形成固定制度,国家如有庆典活动就把儒道佛三教学士召集到宫殿讲论,对这一制度,白居易曾有三教论衡评论。三教之中,儒家虽然在典章制度和文化生活方面影响最大,但它只重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在抽象思维和思辨体系方面不如佛道二家;佛道思想虽能震荡一时人心,但它的出世思想终究与现实制度和中国伦理传统相冲突,不可能完全压倒建筑在宗法文化上的儒家思想。这种各有千秋的特征决定了三教并存格局,只有以儒家文化为骨架,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思辨体系的理学产生以后,才包容三教,标志着三教论衡的终结。

文成公主进藏

唐太宗灭了东突厥以后,又派李靖打败了西南的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之一,在今青海省,谷音yù),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西南的吐蕃(吐蕃是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政权)也派来了使者。吐蕃族很早就在青藏高原上过着游牧与农耕的生活。吐蕃族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许多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定都逻些(今拉萨)。年轻的松赞干布文武全才,年少有为,但他并不满足吐蕃的贵族生活,为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派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唐太宗也派出使者到吐蕃回访。松赞干布曾几次满腔热情地派使者去向唐求婚通好。

第一次吐蕃的使者到长安求亲,唐太宗没有答应。使者怕松赞干布责备他办事不力,回到吐蕃后,向松赞干布撒谎说:“唐太宗快要答应把公主下嫁给我们啦,可是吐谷浑王也去求亲,就把我们求亲的事给耽搁了。”吐蕃和吐谷浑两国本来就有矛盾,松赞干布听了使者的回报,就更加怨恨吐谷浑。他发动二十万人马进攻吐谷浑。吐谷浑王看吐蕃军攻势猛烈,怕抵抗不住,就退到环海一带。松赞干布乘胜打到唐朝境内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又打了个大胜仗。松赞干布骄傲起来,派人威胁唐朝说:“若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唐太宗闻听此言很生气,他派大将侯君集带兵反击吐蕃。吐蕃将士本不愿意打仗,看到唐朝大军前来,都要求退兵。松赞干布眼看蛮干下去要遭殃,就向唐朝求和。唐太宗同意讲和。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又派了一个精明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前往长安求亲。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松赞干布想跟唐朝结好的心愿,说得十分委婉动听。唐太宗心里很满意,就在皇族里挑选了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把她封为文成公主,许配给年轻的国王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二十四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前往吐蕃。唐朝廷为公主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很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晶、蔬菜种子、药材和蚕种,她还带去大量的医药、植树、工程技术和天文历法方面的书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了吐蕃,吐蕃人民非常高兴,从唐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以唐皇帝女婿的身份拜见了护送文成公主人藏的江夏王李道宗。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柏海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礼结束以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就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那天,逻些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风格,专门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给她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加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里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女皇武则天

公元637年,唐太宗派使者用犊车把武则天接进宫中,那一年,武则天才十四岁。唐太宗当天就召见她,他见武则天长得异常美丽,不久后就封她为才人(嫔妃的称号)。

有一次,唐太宗带嫔妃们去看一匹叫做“狮子聪”的名马,那是一匹长得肥壮可爱的马,但是它的性格暴躁,不好驾驭。唐太宗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有谁能制服它?”嫔妃们谁都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我能!”唐太宗惊奇地问:“你有什么办法?”武则天说:“给我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匕首。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不服,就用铁锤敲它的头;要是还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脖子。”

唐太宗听后哈哈大笑,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儿孩子气,但还是很欣赏她的泼辣性格。

后宫佳丽很多,唐太宗不可能专宠一人,武则天感到委屈又寂寞,恰好太子李治对她有意,二人便暗中相好。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称唐高宗。武则天被迫到感业寺当尼姑。唐高宗难忘旧情,万分想念武则天,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回宫,封她为昭仪(嫔妃的称号),后来又把王皇后废掉,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的武则天,使出泼辣的手段排除异己,她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们一个个撤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她逼迫得自杀而死。唐高宗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再加上他身体不好,所以他并不爱理朝政,他看武则天能干,又懂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都交给她掌管。武则天掌握大权后,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大小政事全都由她一人裁决。公元683年,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那就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ruì)宗李旦,但是她觉得都不中意,于是她把中宗废掉,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的名义临朝执政。

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唐宗室的愤怒和不安。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被武则天派出的三十万大军镇压下去。接着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镇压了。经过这两场兵变,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全国恢复了安宁。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地位后,仍不满足于作为太后的地位执政。法明等和尚为讨好武则天,伪造了一部经书——《大云经》,说武则天本是弥勒佛投胎到人间,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公元690年,侍御史傅游艺联络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文武百官、帝室宗戚六万多人也纷纷上书表示赞同。皇帝李旦迫于形势,无奈上表请求武则天赐他姓武。同年9月9日,武则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女皇宝座,她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