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93

第93章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亲自率领2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与刘备联合作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水战之短,用火攻烧毁曹军战船,大破曹军。其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倾之,烟焰张天,人马溺死者甚众。”这次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智取强敌,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著名的战场,自然是文人雅士们吟咏感怀的对象。然而奇怪的是,古战场赤壁的具体位置,竟也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赤鼻矶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予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题为《赤壁》的绝句,是作者把黄冈(古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视为古战场而写的。北宋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也认为黄州赤鼻矶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在这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词。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人因称黄冈赤鼻矶为文赤壁。然而谁都知道这里不是真正的古战场。因为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江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符。那么,武赤壁,也即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哪儿呢?对此,也是有争议的。

湖北蒲圻县

另一种说法是赤壁古战场就在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约40公里的长江南岸,与江北的乌林相对。近代以来,“蒲圻赤壁”说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公论,其主要根据是:综合《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当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位于湖北监利东北的华容古道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乌林之战及曹军败退江陵的路线等地形、方位完全吻合。唐宋以来,在蒲圻赤壁、洪湖乌林的岩缝、地下发现了当年大战的许多拆戟、断枪、箭镞等。最近几十年来,又在蒲圻赤壁的地下发现了刀、矛、剑、戟、斧、箭镞、铜镜、铜钱等文物千余件。经考古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些铁制兵器和铜镜、铜钱,都是东汉晚期的遗物。这些都是蒲圻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乌林大战的古战场的铁证。赤壁应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

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实际呢?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说较为可信。这不仅因为《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和更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而且因为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从而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

延伸阅读

曹操是个惜才之人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陈琳写文章把曹操给骂了,而且骂得很难听,基本上祖宗三代全给囊括了。后来曹操抓住了陈琳,审讯时,曹操问道:“你为什么骂我的祖宗?”陈琳嘿嘿的笑道:“我当时写文章,文思泉涌,骂你骂的起兴,就控制不住把你祖宗也给带上了。”曹操素知陈琳是个人才,听罢他的话后哈哈大笑,竟然宽恕了他,并把他留在身边视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