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75

第75章 慈安太后死因之谜

慈安太后(1837~1881年)即东太后,钮祜禄氏,是清代咸丰皇帝之妻。她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咸丰在未做皇帝前就与她结成夫妻。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钮祜禄氏被封为贞嫔,又进为贞贵妃,不久立为皇后。

慈安太后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1861年11月咸丰死后,她进封为慈安太后,因为她是正宫皇后,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她和慈禧的一般称呼是慈安称母后皇太后,慈禧称圣母皇太后。

咸丰帝死后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奕欣定计,发动祺祥政变(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八大臣,夺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表面上,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以姐妹相称,共同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仅四十五岁、比慈禧还小两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宫中,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一下子变成了慈禧一人独裁。对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在当时与以后都有种种怀疑与猜测,成为二百多年清宫史上的又一桩疑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

正常病死说

在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中载有慈安的遗诏,说她在“(1881年农历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但是这种“因病致死”是那样的快速而又突然,连当时的当事者也大为怀疑。据《清稗类钞》载,在慈安初感身体不适时,有御医为她诊脉,认为“微疾不须服药”,没想到当晚就听说“东后上宾,已传吉祥板(棺木)”,这位御医大为诧异,还以外间论传。后来噩耗证实,他大戚曰:“天地间竟有此事,吾尚可在此?”可见,他是不信慈安是因病致死。另一位当事人左宗棠,当时任军机大臣,突然听说慈安得病身亡,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慈禧进药毒死说

据《慈禧外纪》载:当年咸丰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了一个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如果慈禧敢胡作非为就出示此遗诏处置她。但老实的慈安竟将此事了告诉慈禧。密谕的存在,使慈禧感到惊恐不安,办事谨小慎微,不敢胡作非为。她对慈安言听计从,关怀备至。时间长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对她放松了警惕。

一次,慈安患病,吃了太医开的各种药都见效甚微,一气之下,慈安拒绝吃药。没想到,几天之后,她的病居然奇迹般的痊愈了。大病初愈,慈安兴高采烈地到颐和园散步,却见慈禧左臂缠着白纱。她十分惊异,就上前问慈禧原因。慈禧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前几天,我见你病卧床榻,面色苍白,心里很难过,因此就从我左臂膀上割下一片肉,让人煮汤为你滋养身子,以表我的一片诚意。”慈安听了这一席话,大为感动,感谢万分地说:“想不到你竟然是这样一位好心人,先皇不应该对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说罢,便回宫中,取出咸丰皇帝的临终密谕,当着慈禧的面,烧为灰烬。之后慈禧遂借向慈安进献饵之机,暗下毒药,加以谋杀。

宫廷内幕,千古之谜。上述几种说法都出自传闻与野史笔记,没有可靠的史实依据。究竟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与分析研究。

延伸阅读

慈安为什么被封为皇后

慈安之所以得到咸丰格外垂青,不到半年即两次越级正位中宫,不仅由于她与咸丰少年便结为夫妇,情深,更重要的是她美德出众,符合传统道德标准。如果说慈以“才”超人,那么慈安则是以“德”服众。据载,慈安为皇后时崇尚俭朴,常服布衣,所穿之鞋也都是她让宫女所做,且每年必亲手做一双鞋送给咸丰帝穿。外朝进贡的冠服、首饰,多命宫女拿出退还,说:“臣子多一分贡献,便是百姓多一分钱财,倘若收了他们的贡献,便是暗地里教他们去做贪官,所以臣子的贡献万万收不得。”皇后雍容有度,举止端庄,每次见皇上总是身着礼服。咸丰对她十分感佩敬重,称她为“女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