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70

第70章 明成祖朱棣生母之谜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变,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

实行削藩。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明主。

然而朱棣的生母是谁?自永乐时期以来,各种官方史书和野史上都对成祖生母问题有所记载和猜测。对此,史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马皇后说

明成祖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所生。《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都说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后来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这种说法。

朱棣在夺取皇位后,马上让人编了一部叫《奉天靖难记》的书,为自己篡夺皇位辩解。该书开卷就标榜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今上皇帝(指成祖朱棣),太祖高皇帝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有人说明成祖为了抹杀自己即位前的真实事实,曾两次改修《太祖实录》,所以《太宗实录》中自然也有粉饰的成分,并不可全信。

妃说

成祖为马皇后所生的说法到了明中后期就受到了质疑,而“妃说”浮出水面。有人认为这个“妃”是高丽人,也有人称她是元顺帝的妃子,抑或是高丽人而成了元顺帝妃子,不得而知。《太常寺志》对孝陵(即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神位的记载如下: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太常寺是皇家机构,这样严肃的问题不应该胡乱记载,可惜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明代文人对这种资料将信将疑,但还是觉得有合理的地方,万历时期的文人何乔远就持这种观点,“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明成祖)为妃所生,而玉牒则为高后第四子。玉牒出当时史臣所纂,既无可疑。南(京)太常职掌相沿,又未知其据。臣谨备载之,以俟后人博考” 。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和李清见到这样的记载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钱谦益当时是南明弘光朝的礼部尚书,李清曾任大理寺左丞,二人利用职务之便,于弘光元年元旦利用祭祀孝陵的时机,悄然打开孝陵寝殿,“入视果然,乃信”。

元主妃洪吉喇氏说

社会上更加流行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即成祖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是太师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儿。朱元璋入大都(今北京)后,见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边。然而她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顺帝的遗腹子。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徐达攻陷大都是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而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两者相差达8年之久。这个传说可能由于朱元璋刑罚过严、朱棣杀戮过重,从而导致民情激愤,因而编造谣言以发泄胸中的不满情绪,以至于以讹传讹。

以上说法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至于明成祖的生母究竟是谁,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

延伸阅读

朱棣师道尊严的学习氛围

在朱元

为皇子们请的师傅中,有一个叫李希颜的,原是个隐士,因名气高,朱元写了亲笔信把他征召入京,让他当皇子们的老师。在古代,私的老师手里都有个戒尺,学生不听话就要挨打。他大概已经习惯了这一套,对皇子们依然很严厉。有一次,一个皇子不听话,让他打在脑袋上,肿起个包。朱元见了很心疼,一时大怒,准备治李希颜的罪。马皇后在旁劝解道:“师傅教我们的儿子以圣人之道,哪里还能对师傅发怒呢?”朱元这才消了气,不久还让李希颜升了官。史书中没记载挨打的是不是朱,但他肯定是在这样严肃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