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07

第7章 《左传》的作者是谁

《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其内容记述了这一时期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有关言论,以及天道、鬼神、占卜、占梦之事等,作者对凡是可以借鉴和劝诫的都进行记载。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而其作者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对此,有以下几种说法:

左丘明之说

左丘明,一种说法是姓左,名丘明;另一种说法是复姓左丘,名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在其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持“左丘明说”的学者们大多是从《左传》的行文中推测出来的:作者对鲁国的事情很了解,而且文章的内容也多是站在鲁国的立场上记叙的。文中在称呼孔子的时候大多称其字“仲尼”,这种称呼多是出于好友,所以作者很自然被认为是左丘明。

不少人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左传》成书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386年之间。而根据史料推测,左丘明并没有活到那么久。所以,这个说法不现实。

吴起之说

另一些学者认为《左传》是战国时某人总和了各个国家的史料,最后收录编辑成的,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精于战争的“卫左氏人”——当时的大军事家吴起,其中的部分章节有可能是吴起的门人添加的,郭沫若就比较赞成这种观点。但吴起的性情与左传截然不同,所以这个观点也未必可信。

众说纷纭

对于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说法:叶梦得认为《左传》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中则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而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左传》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仍然以严谨的史料为依据,认为是左丘明所著。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崔适、钱玄同也补充说,《左传》是刘歆的一部伪书。这个观点引起了钱穆等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因为在刘歆以前《左传》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故康氏之说也难成立。

可见,《左传》真正的作者是谁,仍需后人们继续探究。

延伸阅读

《左传》的外交辞令

《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

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一段对话中,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却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韵味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