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67

第67章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白痴”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年),晋武帝第二子,西晋第二代皇帝,290~306年在位。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灭亡。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基业。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司马衷的白痴行为

有一年夏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当他走到一个池塘边时,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的?随从早就知道太子是白痴,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于是糊弄到:“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

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晋武帝正在朝堂之上与大臣们商议如何救助身处饥荒中的灾民,司马衷走了进来,听了一会儿,“嗤嗤”地笑起来:“父皇,百姓怎么这么笨,居然被饿死了。大水淹了庄家,没有馒头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些人怎么会饿死呢?”司马衷的这番话令朝堂上一片哑然,大臣们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司马炎也只好挥挥手,让人把他这个傻太子带走。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司马衷为什么被立为太子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太子,他的母亲是晋武帝的皇后杨氏。作为次子,他被立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哥哥司马轨很早就死了,也有说是晋武帝是为了将来传位给他宠爱的聪明孙子司马。晋惠帝一般被评价为“甚愚”或“白痴”,主要是因为晋惠帝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

晋武帝司马炎亲身经历了曹魏的兴衰,因而对皇朝继承人的能力和成长非常关心。在《晋书》中记载,武帝也曾多次对晋惠帝的能力表示怀疑并多次对他的能力进行考验,而惠帝则在太子妃贾南风及谋臣的献策下通过了这些考验。

司马衷之死

在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十七日寒冷的夜里,晋朝皇帝司马衷在长安显阳殿嘴里衔着一块吃了一半的大饼,突然暴亡,终年48岁,被安葬于太阳陵。他的弟弟晋怀帝司马炽(284~313年)即位,改元永嘉。

有人说,司马衷是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的;也有人说,是上天垂怜天下百姓的痛楚才让他无疾而终。司马衷的死因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但无论如何,他的死如果能给天下百姓带来福祉的话,真是天下之幸,黎民之幸!

延伸阅读

聪明的司马

司马衷虽然傻,但是他却有个非常聪慧的儿子。有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登楼观看,突然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襟。他低头一看,竟然是孙子司马。司马炎很惊讶地问:“你问什么跑到这来呀?”年仅5岁的司马回答道:“夜间发生突然事故,皇爷爷贵体,应该有所防范才是,还是回房吧,不要让火光照见仁君。”司马炎先惊后喜,惊是司马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喜的是儿子虽然呆傻,但孙子聪明伶俐,江山社有望了。也许正是因为司马

的聪慧才让司马炎决心将皇位传给司马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