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60

第60章 玄武门之变是蓄谋已久还是被逼无奈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变。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的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情形不对,急忙策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2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玄武门之变”引发了种种争议。有人说李世民这么做是被逼的,也有人认为,蓄谋太子已久是事实,意外之下突然发动政变是被逼。究竟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呢?

蓄谋已久

有人说,李世民兵权在握,野心极大,早就预谋杀兄夺位。他平时广交朋友,培植了很多亲信,搜罗了大批勇将,为发动兵变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工作。“玄武门之变”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他只不过是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被逼无奈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渊早就想废除太子李建成,却又担心会引起天下大乱,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李建成与李元吉几次劝他杀掉李世民,都被李渊拒绝了。李建成因此对李世民非常不放心。他与李元吉结成同党,拉拢李渊宠爱的妃子们,让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使李渊逐渐疏远了李世民。他们还不罢休,想进一步谋害李世民。一天,李建成请李世民去太子宫喝酒。谁知他在酒里下了毒,李世民刚喝了一小口,正好有只小鸟飞过把粪便掉到了李世民的杯子里和衣服上,于是李世民就回家换衣服去了。没想到刚到家就开始腹痛吐血,差一点就死掉。

李世民察觉到兄弟的杀机,就抢先下了手,这一步暗合李渊的计划,所以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渊就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的孰是孰非已经无法分清,但不管怎样它都是一场兄弟之间的搏杀,一次政权之间的争斗,更是一幕疑云重重的惨剧。

延伸阅读

唐太宗吞蝗虫的故事

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的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捡了几枚蝗虫卵念念有辞道:“粮食是百姓的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修有奶奶庙,因为“蝗”“皇”音同百姓不敢捕杀,而在古代一但发生大灾都认为是上天降的惩罚),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正要吞下去,周围的人道:“不能吃啊!吃了要生病的!”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逃避?”说完就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