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55

第55章 丹丹乌里克千年古画传奇

丹丹乌里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东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玉龙喀什河畔。其遗址散落在低矮的沙丘之间,一群群古老的建筑物在沙漠中半露半掩着,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呜咽的风沙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在丹丹乌里克的寺庙中有一处汉僧寺院——护国寺。寺庙装饰着与大乘佛教有关的雕塑与壁画,人物造形主要有佛、菩萨等,还有其他表示佛教故事的壁画。

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记下了自己去天竺取经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的奇闻轶事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要认为这些故事是玄奘胡编乱造的,近代考古者已经发现了这些神话传说的实物证明,这就是沉寂了1000多年之久的丹丹乌里克的千年画图。

丹丹乌里克在唐代称梁榭城,属于当时的于阗国,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印度文化源源不断地从外面注入,与当地文化和大唐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于阗国都城西郊有一座鼠壤坟,传说里面的老鼠个个大如刺猬,领头的是一浑身金银色的硕鼠。有一次,匈奴数十万大军进犯于阗,恰巧就驻扎在了鼠壤坟旁。于阗国只有数万兵力,哪里抵挡得住!于阗国王实在走投无路,想起了传说中的神鼠,于是抱着侥幸心理摆出供品,向神鼠祭拜了一番。晚上,国王果真梦见一巨鼠,建议他第二日出兵,并许诺说必助其一臂之力。第二天交战时,匈奴军的弓弦、马鞍、军服之类不知什么时候都被老鼠咬断了,这样一来就丧失了战斗力。于阗军队大获全胜。为了感谢神鼠,国王下令建造了神祠来供奉它。而木板画《神鼠图》就画着一个头戴王冠的鼠头人身像,在其身后还放射着椭圆形光环,威风凛凛地坐在两个侍从中间。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鼠王吧!

《大唐西域记》里有一则《龙女索夫》的记载。传说在于阗城东南有一条大河,原本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哺育着于阗国无数的农田。可不知怎么回事,河水有一次竟然断流了。这可把百姓们害苦了。听说这与河里的龙有关。国王于是在河边建了一座祠庙来祭祀,果真出现了一龙女,说她丈夫死了,以致如今无依无靠。要是国王能送她一个丈夫,水流就可以恢复。国王同意了,选了一个臣子,穿着白衣骑着白马跃入河中。从此,河里的水真的就再也没断流过。再来欣赏这幅被称为古代东方绘画艺术杰作的壁画《龙女图》,壁画的正中画着一名发髻梳得很高的裸女,佩戴着项圈、臂钏、手镯,身段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地站在莲花池中。左手抚乳右手置腹,欣喜而又羞涩地俯视着脚下的一个男童。这个男童则赤身裸体地用双手抱着裸女的腿,并仰视着她。根据古代佛教绘画神大人小的表达方法,可以看出,裸女应该就是龙女,而男童则是她的新夫。

实物和史料获得了惊人的统一,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绘画内容的解释应该从佛教故事中寻求,不能仅从世俗生活中搜寻。那么,在丹丹乌里克古画的内容究竟是不是《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内容呢?目前还没有学者能够说清。

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民间木版画

从历史看,民间木版画是相对于宫廷的、文人的和宗教的木版画而言的;从现实看,民间木版画则主要是区别于专业、专门木刻家的创作。当然,“民间”一词的内涵向来不十分确切,其外延也是散乱不定。而木版画之“民间”的和“非民间”的,更是交在一起,有的简直难以分辨。这样,就须要视其艺术的倾向,看其正要的方面而定。如果从中国版画史的角度加以观察,便不难发现在研究上的偏倾;一提起古代的木刻,就是小说戏曲的“绣像”、“全图”和文人所用的“笺纸”;一提起民间的木刻,就是“年画”。半个世纪以来,研究民间木刻者多以“年画”概称一切。当然,这都是中国木版画成就的一部分,不容忽视;然而在另一方面,却把大量的民间木版画乃至更为丰富的样式排除在研究之外。也只有对民间木版画作全面考察,才能看出中国木版画发展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