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43

第43章 “金缕玉衣”之谜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希望长生不老、灵魂永存是古代皇帝们梦寐以求的事,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长生不老药,喝甘露、吃炼丹丸等,并且还将求生的欲望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这就出现了汉代特有的玉衣。玉衣是什么样的呢?它是如何制成的?是否真的可以使尸体不腐呢?

汉朝时的“金缕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专用的一种殓服,又称“玉匣”、“玉柙”,但它的形状究竟是什么样的,从汉代以后就无人知晓了。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满城县的一座小山丘上,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他妻子窦绾的墓。在棺内的尸体位置上,散落着许多小玉片。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精心修整和研究,复原出了两套完整的玉衣,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玉衣的真面目,从而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复原后的这两套玉衣的外观和人体形状一样,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各部分都由许多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上有许多小的钻孔,玉片之间用纤细的金丝加以编缀,所以又称为“金缕玉衣”。刘胜穿的玉衣形体肥大,头部的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状,腹部和臀部突鼓,裤筒制成腿部的样子。窦绾的玉衣比较小,没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状,可能是出于对女性形体造型的避讳。刘胜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用于编缀的金丝约重1100克。

“金缕玉衣”的雏形

玉衣早期是什么样的呢?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饰”。所谓“缀玉面饰”,就是将做成眉、眼、鼻、口形状的玉石片,按一定的形状排列,缀附在织物上,再覆盖在死者面部。这种缀玉面饰就是汉代玉衣的雏形。最早的缀玉面饰出现在河南三门峡市西周晚期的虢国墓地中。战国时期,缀玉面饰是一种颇为流行的丧葬礼俗。汉武帝以前的诸侯王墓中尚未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但出土有金缕玉面罩、玉帽、玉手套和玉鞋,这是缀玉面饰向玉衣的过渡形式。目前发现的汉代玉衣有20多套,除金缕玉衣外,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编缀玉衣的材料不同,代表着死者身份的不同。史书记载,汉武帝的玉衣玉片上雕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纹饰,被称为“蛟龙玉匣”。在玉衣片上雕刻花纹,想必除了加强装饰效果,让玉衣有华贵之感外,还要体现皇帝的高贵身份,但目前还没有考古发现的实物作为证据,汉代皇帝的玉衣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玉衣的用途

那么,为什么汉代人喜欢用玉衣做殓服呢?这与当时人的迷信思想有关。在汉代,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所谓九窍就是指两眼、两鼻孔、两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门。出土的玉衣经常就搭配有用玉制成的眼盖、鼻塞、耳塞、口含、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门塞。

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且使用玉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也早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

延伸阅读

“金缕玉衣”是如何制作的

精美的金缕玉衣,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这个问题让今天的人们疑惑不解。玉衣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每一片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流程之繁难、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整个玉衣制作过程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据推算,汉代制作1件玉衣,约需1名玉工至少10余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