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36

第36章 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里

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700多年来一直没有人能找到成吉思汗陵。据说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对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多年来大致形成了几种说法:

蒙古国肯特山

据说有一天,成吉思汗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而后忽然起立,对手下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记载,成吉思汗当年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独木棺里。什么叫独木棺呢?就是砍下大树当中的一段,将中间掏空做成棺材。成吉思汗的独木棺下葬后,蒙古人又将墓土回填,然后赶来很多马匹在上面来回踏平,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再离开。知道这件事的人,后来都被杀死灭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有人认为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境内,是最有可能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这里有阿尔寨石窟,石窟内有大量遗迹,如10号石窟门前竖有代表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苏勒德神矛,门前石崖边上凿有两道竖壕,据说是为方便成吉思汗养伤时坐着射箭所凿。28号石窟有一幅壁画,疑似《成吉思汗安葬图》。阿尔寨石窟以东,是“百眼井”遗址,据考证,这里是成吉思汗第六次南征西夏时开凿的。传说中安葬他的起辇谷也在这里,起辇谷就是鄂托克旗西北部千里山中的千里沟。成吉思汗曾经在这里杀驼羔、坠马鞭……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有考古专家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清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测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证之一是马可波罗在他所著的《马可

波罗游记》中写道:“可汗或汗的称号,等于我们语言中的皇帝。一切鞑靼人的大汗和成吉思汗——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死后照惯例应葬在一座名叫阿尔泰的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甚至相距100天的路程,也要把他的灵柩运送到阿尔泰去。把君主的灵柩运到阿尔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遇到的一切人作为殉葬者。”按照这个说法,成吉思汗的陵墓应该是在阿尔泰山。那么,那座人工改造过的大山,有没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陵呢?

成吉思汗陵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以上几处地方都不是,那么又会在哪里呢?这位盖世英雄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征战史,还有一个让后人苦苦追寻的千古之谜。

延伸阅读

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草原各部时的一次重要战役。公元十二世纪末,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发展壮大,引起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不满。金明昌元年(1190年),札木合藉口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杀,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报告后,集结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翼(营)迎敌。铁木真和母额伦各分统一翼军,其余各翼多由乞颜部贵族统领。双方大战于答兰版朱思(今蒙古温都尔罕西北),铁木真失利,退避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源狭地,札木合也领军还本部,但他却将俘虏分七十大锅煮杀,引起了各部的不满,纷纷归心于铁木真。此战铁木真败而得众,使其军力得以迅速恢复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