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03

第3章 龙凤文化之谜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是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九不像”之形象。凤是与龙相对应的一种神鸟。从古至今,龙凤那美好吉祥的形象都被民间大众赞美着,歌颂着。

龙与凤,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图腾、徽记、图章、传说中都可见到他们。龙凤文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上光荣,也给后世子孙们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龙帝与天帝

龙帝,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骑到了龙背上,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人们挤不上去,一个个都抓着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着的弓也被拉落下来,人们抱着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在这里曾发现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古时候,人们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崇山峻岭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百鸟朝凤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了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凤凰与龙、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除了龟以外,其它三种谁也没有见过。然而,从古至今,凤凰那美好吉祥的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民间大众的心目中,世世代代被人们赞美着,歌颂着。

至于龙凤文化的由来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延伸阅读

对“龙凤呈祥”的考证

“龙凤呈祥”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

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据有关专家考证,从河南安阳商代墓出土的龙凤纹玉雕,到清代刺绣上有龙凤与“祥”字的纹样,数千年来,从服饰、工艺品、生活器皿到建筑装饰,龙凤纹饰无所不在。但最早的“龙凤呈祥”究竟出自于何时、何地,始终缺乏有力的考古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