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28

第28章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一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关于秦始皇修建自已的陵墓,有这么一个传说。当始皇帝坐在宝座上,沉醉在一片万岁呼声中时,他开始幻想永远不离开人间和豪华的宫殿,于是听信了方士们所编造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边居住着仙人的美言,并派方士徐芾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徐芾一行入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有民间传说,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日本国定居,传宗接代。以后,嬴政也认为“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是虚无缥缈的事,所以他转而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其实,嬴政自即位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去世才草草收场,前后共用了38年。大规模的修筑是在统一后的10年,由丞相李斯督率72万刑徒和奴隶,倾国力修造。史称秦始皇陵高50余丈,周5里余,墓基极深,并用铜液灌注。直到今天,看到那高大的封土丘和形象生动的兵马俑,我们依然为之赞叹,秦陵的高大也就是秦始皇的威风,秦陵的非凡气势就是秦始皇的气势非凡。

那么,秦地宫内到底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的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张善的官吏在日南做太守。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出此物乃出自始皇陵。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可以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

秦始皇陵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长,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如果说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中国秦始皇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延伸阅读

秦陵地宫的传说

地宫是放置棺

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的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

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山里,

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