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109

第109章 阿房宫真的是项羽烧的吗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

传说西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现在不断有人指出,项羽烧的是秦始皇在咸阳的宫室建筑,而不是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那么,项羽究竟有没有烧阿房宫呢?如果没有烧过,那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又到哪里去了,为何消失了呢?

近年来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那么史书上记载的项羽烧的是什么宫殿呢?

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有人认为: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官。而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的说法,秦汉时期的文献资料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能是后人对古文献的错误理解。他们说,《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的项羽在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所说火烧秦朝宫室的地点在咸阳。《史记》中其他各篇更明确地说火烧秦朝宫殿的地点是咸阳。《高祖本纪》说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秦始皇本纪》也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咸阳是秦朝首都,所烧毁的也是首都宫殿,根本不是秦朝时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阿房宫并非毁于大火,那么到底毁于什么?

阿房宫并没有建成

有人说,阿房宫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庞大,它是个未完成的工程,虽然秦始皇有意把它修建为庞大的宫殿群,但他还未来得及修好就死了。考古人员在一年多的前殿遗址勘探过程中,没有发现一枚当时建房普遍使用的秦代瓦当及其碎片。这说明当时阿房宫宫体建筑没有封顶。他们分析说,“阿房宫可能是基础打好了,但宫殿没有完全盖好”。当时修建阿房宫不到一年多,秦始皇就死了,劳动力被拉去修秦陵墓,陵墓没修完,秦二世就垮台了,阿房宫的活也就没完工。这次考古发掘没有找到封顶的东西也是一个佐证。既然阿房宫只是个宏大的规划,基本上没有建造,那么阿房宫不见了就很好解释了,不存在被毁的问题。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阿房宫即使没完成,但也必定已经初具规模,有众多的建筑了。这些建筑如果不是被项羽烧的,那么到底是如何毁坏的呢?这一问题仍是个千古谜,有待将来破解。

延伸阅读

阿房宫因何得名?

阿房宫为何取名为“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于阿上为房。”

关于阿房宫名字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传说,说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秦始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将宫殿起名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