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105

第105章 三星堆遗址千年未解之谜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四川广汉南兴镇,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有位农民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古代玉器,由此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专家认为,他们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然而这些都是推测。据考证,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四川盆地尚是一片荒蛮之地,当地居住着两个大的族群:东南部的苗蛮族和西北部的羌人。根据古羌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西北部的高原,他们到达现在的成都平原之后,曾与当地原始部落民族有过一段互相征讨的历史。后来,一个叫蚕丛的羌人首领称王,由于蚕丛有纵目,后来的羌人就铸了大量青铜纵目面具纪念他。

而三星堆的确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饰等,这是否就是蚕丛部族留下的生活遗迹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蚕女的娴淑女子,生活在“高辛氏”年代。当时蜀地没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这样的生活状态难免会引起部落之间的吞并和战争。有一次,广汉城址被相邻的部落烧杀劫掠,蚕女的父亲也被抓去做了人质,家中只剩下一匹父亲平时乘坐的老马。蚕女非常思念父亲,于是就对马说:“马啊,如果你去把我父亲救回来,我就嫁给你做老婆。”这马听了蚕女的话,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驮了回来。但是蚕女的父亲却不想把女儿嫁给马,还把马杀了,剥下的皮和肉都晾在厨房中。这天蚕女从厨房中经过,那张马皮突然跳起来,一阵风似的把蚕女卷走了。过了几天,人们看见马皮落在对面的桑树上,蚕女变成了一条蚕,正在一边吃桑叶,一边吐丝把自己裹住成为一只茧。

这则故事虽为神话,但它记录了古蜀时期“广汉之墟”各部落间的矛盾关系,故显得十分珍贵。

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古蜀国的消失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延伸阅读

古蜀人为何如此重视刻画眼睛

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表现了古蜀人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

山上游的

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而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可能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