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64

第64章 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

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名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人。在逆境中,他花费十多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小说《红楼梦》。

曹雪芹家自曾祖起,三代人任江宁织造,他的祖父曹寅尤其受康熙帝器重。雍正初年,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到重大打击,他的父亲被免去官职,家产被抄。曹雪芹随家人迁居到北京西郊,从此以卖画为生,生活十分贫苦。

酒友论交

曹雪芹能唱,能弹,能写,能画,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性格豪放,嗜酒成性,常与好友张宜泉、敦诚、敦敏饮酒。张宜泉是个教书馆的私塾先生,其家境清寒,但他傲骨壮怀,诙谐放达,尤爱好吟诗喝酒。他和卖画为生的曹雪芹相见后,两人就成了知心朋友。曹雪芹和张宜泉的交往频繁而密切,有时曹雪芹去访张宜泉,宜泉就留他住宿,两人每天喝酒吟诗,一直到深夜还不肯睡觉。有时,张宜泉携琴载酒去访曹雪芹,有时敦氏弟兄到郊外来看曹雪芹,曹雪芹特地邀张宜泉来作陪共饮。

宝刀质酒

敦敏、敦诚两兄弟是曹雪芹在宗学里结识的朋友。当时,曹雪芹在宗学里当差,敦家兄弟在宗学里学习,由于双方的脾气、爱好相投,遂成为知交。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弹唱取乐,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就聚饮,就互相思念起来。雪芹与敦诚相聚次数很多,两人之间还发生了佩刀质酒的故事。一年秋末,雪芹从西山来到了北京城,看望敦敏,就住在槐园。他在客房中睡不好,绝早就起床。清晨寒气逼人,曹雪芹还衣裳单薄,竟冷得瑟瑟发抖。这时,嗜酒如命的他只想喝一斤热酒。可是,时间还早,没有地方能买到热酒。正在他徘徊苦闷之时,不料有个人披衣戴笠而至,而这个人竟是挚友敦诚。敦诚在这里见到雪芹,惊喜不已,两人大笑,找了一家小酒店,沽酒对饮。曹雪芹几杯酒下肚后,精神焕发,滔滔不绝,高谈阔沦起来。敦诚知道雪芹的脾性,他饮酒必醉,醉则纵谈,有时叫嚣的声音,让不熟悉他的人害怕。他们两个人一杯一杯地喝的非常痛快,喝完酒后,两人—摸口袋,囊中空空。于是,敦诚就解下佩刀说:“这刀很好,明似秋霜,可是把它变卖了,却买不到一头牛;想拿它去临阵杀敌,却不能上战场,还不如将它作抵押,多弄一些酒来喝。”曹雪芹听了后,连说:“痛快!痛快!”于是乘着酒兴,做了一首长歌。

酒暖寂寞怀

曹雪芹在西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以卖画为生,挣得的钱,除了维持一家吃粥以外,都拿去买酒喝。曹雪芹在没有钱的时候,就像唐代的郑广文那样,向别人乞讨一些酒钱。此外,他常到酒店里赊账,赊了酒回家,一个人坐着喝个痛快。到了一定期限后,他就卖画,弄一些钱,再到酒店还债。曹雪芹有一个爱子,得痘疹死了,他悲痛万分,每天都到坟上瞻顾徘徊,伤心流泪,回家后就以酒来消除自己心里的悲痛。

曹雪芹一生历经坎坷巨变,愁愤郁结,在贫病交加中挣扎,举家食粥、经常赊酒或卖画得钱以还酒债。新愁旧恨接踵而至时,他难以排解,只能一醉方休、白眼傲世而终。

延伸阅读

蒲松龄酒讽贪官

某天,蒲松龄应邀到侍郎毕际有家做客,大家用“三字同头,三字同旁,韵脚不限”饮酒对诗。毕际有带头吟了一首:“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尚书是个欺压百姓的贪官,它接着吟诗道:“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缎绸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缎绸纱?”蒲松龄见他盛气凌人的架势,沉思片刻高声吟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道狼狐狗。”此诗影射了贪官,道出了正直人士对黑暗世道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