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梁和平:生命在说什么
5935600000011

第11章 《觉象中的自由》——梁和平“视觉”里的生命符号

我们先将一座山、一潭水、一块石头、一个动物、一只鸟,用相机拍下来;然后将照片冲洗放大;再将照片中的物、景的局部切割继续放大。这时我们便会发现,我们平时欣赏的,愉悦的、感动的,给我们带来快感的,并不是那些实质质地的具象的景和物;而是浮现在实质质地具象外部的那奇异的色彩及点、线、面的构成。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去欣赏的抽象实质。

人习惯于看世界,然后按照自己认为看见的“实相”去解释世界,同时根据自己对世界、事物或自己认为的“实相”的解释来面对和处理人人事事,包括下判断,下结论,选择进与退。

觉象及审美

没有审美的世界,是个黑暗的世界;

没有审美的世界,是个空虚的世界;

没有审美的世界,是个无聊的世界;

没有审美的世界,是个死亡的世界。

什么是觉象?觉,感觉,知觉,察觉,觉悟,觉知等;象,影像,形象,人们眼里的物体。

当一个人在欣赏一座山、一条河、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朵花、一片彩云、一个动物、一只鸟、一条鱼、一个俊男或一个美女时。人们会常常用各种形容词,来去形容自己内心审美的感觉和感受:太美啦、太漂亮啦、太壮观啦、太迷人啦、太动人啦、太神啦、太酷啦等等。让我们仔细地来分析一下这些形容词,到底是在对这些自然和人为的、生命或物质的存在所表现出的欣赏?还是在对这些自然和人为的、生命或物质所呈现出来的,比如山的起伏造型、水的波浪变换、石的纹路构成、花的形状颜色、云的变幻莫测、兽的皮毛体态、鸟的艳丽羽毛、鱼的多姿多彩、男人的健壮潇洒、女人的窈窕婀娜等外形所自然表现出的造型、构成、线条、纹理、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灵审美的愉悦呢?当然是后者。

很多人经常说:我只能看懂具象的艺术作品,而实在看不懂所谓抽象的艺术作品。那么,什么又叫做具象和抽象呢?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

我们先将一座山、一潭水、一块石头、一个动物、一只鸟,用相机拍下来;然后将照片冲洗放大;再将照片中的物、景的局部切割继续放大。这时我们便会发现,我们平时欣赏的,愉悦的、感动的,给我们带来快感的,并不是那些实质质地的具象的景和物;而是浮现在实质质地具象外部的那奇异的色彩及点、线、面的构成。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去欣赏的抽象实质。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审美定位,把给我们人类带来巨大愉悦享受的抽象实质之美,误认为是所谓具象质地之功。就像我们在欣赏一块石头的美时,其实我们并不是被这块石头内部的质地所吸引,而是完全被附着在石头表面的造型、纹路、色彩所感动。还有,当我们在欣赏一个人的时候,又会比欣赏其它非生命物质的东西多了一层需要,那就是,除了对人的肌肉(具象质地)及外形(抽象实质)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外,我们还会更重视一个人内在的气质。

那么,为什么人们能从这抽象的形、色构成中获得视觉心理的享受呢?这就是人所具有的感受系统、感知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来自生命中应(感应)、思(思维)、觉(觉察)的灵物效应。而这种灵物效应,我把他称之为心象、意象、合象,简称——“觉象”。人如果没有心象、意象、合象之“觉象”,一切欣赏、审美、享受就都不存在了。

那什么叫做觉象呢?

从宇宙间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生命或物质的内象、实象、具象及表象、虚象、抽象中,以人生命中的应(感应)、思(思维)、觉(知觉)所获得的心理审美的心象(心目的形象)、意象(意念的形象)、合象(合成的形象),统称之为“觉象”(感觉、觉察、觉悟的形象)。就像是一个人在通过有灵魂的“心”,去追求精神和理想并塑造自己的形象;或一个建筑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后,再去创造出奇特的建筑等。这一切,才是决定审美成立的最重要的标志。这一心理认知过程,才是觉象的核心和实质。没有这一觉象的存在,就像是一个人没有心、没有感觉、没有认知,其对一切人、物或艺术的认识、理解和欣赏也就都不存在了。

其实,除了人这个有灵性的所谓高级动物之外,世间一切生命都在不同层次和层面上有着自己的欣赏、审美和享受的能力。无论动物、鸟禽、鱼虾还是昆虫;当它们在面对大自然所呈现出来的斑斓景色,或是同类的多姿美态所给它们带来快乐和喜悦时,它们决不懂什么具象或抽象等名称、称谓或符号;但它们却知道看什么愉快,看什么不愉快;要看什么,不要看什么。而这一切,就是自然的审美、本能的审美、生命的审美、觉象的审美。这也就是我们人类审美的根本依据。简单说:人的审美,从来都没在所谓的具象里,而是在抽象里、在觉象里。

我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什么艺术理论家,因此,我也就从没去想画一些什么让人认识的、让人看得懂的所谓具象画;也更没去想画一些什么让人看不懂的、让人不理解的所谓抽象画。我的画——客观的自认为是来自生命的符号,或曰:觉象画。

因为在我作画时,从来没去想搞一些什么故弄玄虚、标新立异之事,也没去想要创个什么派、什么风格、或是搞个什么主义等等。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生命健康、健全的人来说,去感受、感知,并体会生命所带给我们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的一切痛苦、快乐、思考、觉悟……并将这一切,通过所谓艺术的某些形式表现出来,这才是我惟一作画的动力。而所谓的什么觉象画,也不过是生命的符号而已。

说到我的绘画,在作画之前,我并未去想该画什么、应该怎么画;或是应该追寻、开辟着什么画风、画派;更没有去想开什么画展或是有着卖画谋生等想法。甚至说,真的不知道我怎么会突然在三年中疯狂地画了一批所谓自称的觉象画。回想当时的状态,每当我要准备开始作画,脑子里首先是“空”,而后便不知是被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所推动着、驱使着,一幅接一幅的画,全然不知将要画出些什么。只有画完之后才知道自己都画了些什么。什么主题、内容、风格、形式、工具、手法都没能成为他作画的依据。大概长期所经历的思想及情感的内醒和觉悟,才是我惟一的作画动力和作画激源。

由于我在画这些画之前,经历了太多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直到这精神的痛苦和折磨得到开悟后的解脱,才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绘画工具来去表现出这一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正因如此,当这个觉悟过程已过,所谓觉象画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