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116

第116章 短兵相见

柳飘云手里捏着信件, 在地上呆了数个呼吸,抬眼看向面沉如水的宁王。

“王爷, 您这是迁怒吗?我不过是行主母之权,发卖一个丫头罢了, 我有什么错?难道罪魁祸首不是您的父亲?”

柳飘云万万没想到, 当初随手捡回来的小乞丐, 会是南阳王的遗孤, 与宁王有着灭门之仇。

更没想到, 因为她随意将半夏发卖出去,竟成了如今无路可退的瓮中之鳖。

若是, 当初她没有将半夏发卖,半夏成为宁王的通房, 是不是就不会遇见李全?

更不会与李全结为夫妻,便不会有如今李全将宁王的全盘计划捅给华元帝。

宁王猛地转身, 死死盯着柳飘云惨白的脸,却找不到任何话来反驳。

李全洋洋洒洒几页纸,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阴错阳差犹如虚构的故事。

故事中, 半夏是主角, 本生来富贵, 却孤苦半生。

而造就半夏举目无亲沦为乞丐的, 是上一代宁王, 也就是他的父亲。让半夏遭受背叛差点万劫不复的, 是当代宁王妃柳飘云, 也就是他的妻子。

如今,当年弃婴涅槃,嫁于手段了得的丈夫,将他多年的筹划毁于一旦。

“如今说什么都无用,无论谁对谁错,后果都要你我来承受,你好生领着馨儿与铭儿,留在王府。”

宁王迅速捋清楚杂乱的思绪,召集党羽商议对策。

收到这个消息,柳振宁面容似乎一瞬苍老许多。

这场突变之下,他的国丈美梦碎裂,只怕要沦落到满门抄斩的境地。

“王爷,如今皇帝切断了我们与晋安的联系,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不成功便成仁,要么……弃城隐匿,待日后东山再起。”

宁王面露狠戾,视线扫过在场之人,“若我们弃城逃走,剩下的,就是华元老狗无尽的追杀,多年经营一朝散尽,如何才能东山再起?”

陈君然立在后方,上前一步道:“下官老父哥嫂均是廊州人氏,若下官逃走,置他们于何地?下官愿誓死追随王爷,奋力一搏。”

宁王看一眼陈君然清瘦却挺拔的身姿,没有怀疑。

因为陈君然与李全本就存有龃龉,他收买陈君然之后,告诉过李全,陈君然的名字,已经写入名册当中。

“好!还有谁愿意追随本王?若有人想要离开本王也不阻拦,趁如今没有围城,速速逃开。”

在场之人左右看一遍,陆续有人表态,愿意与宁王同生共死。

他们在廊州都有根基,而且李全之前赈灾时见过他们,既然李全向华元帝告密,他们的名字和画像,大概出现在了通缉令上。

普天之下皆为王土,逃,又能逃出多远?

柳振宁欲言又止,虽然宁王胆识过人还是他的女婿,但此次能胜的几率太小,他不想承担这个风险。

奈何在场无人退出,他作为宁王的岳父,若是跟宁王唱反调,不利于士气,宁王只会败得更快,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柳振宁当年官职不高时,设法搭上老一代宁王,眼看胜利在望,却突遭变故。

而后竭力登上知府的位置,与老宁王联姻,这么些年获利不少,宁肇这个女婿也让他很满意,如今又遭变故。

他已经老了,再无年华与魄力,将一切都压在宁王身上。

宁王正想对策,没有注意柳振宁衰败的脸色。

陈君然看着眼前的地形图,道:“既然王爷准备与朝廷死战到底,为何不占地为皇主动出击?”

宁肇抬头,“陈通判的想法,与本王一致,此刻起,立国为宁,我为开国君主。”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君然反应机敏,立刻下跪口称吾皇。

旁人自然跟随陈君然跪下,行君臣大礼。

宁肇道了平身后转脸看向私军统领,道:“林遇,朕命你为云骑将军,即刻前去整集八万大军,率军队至廊州边界,死守金鸡城,不要让朝廷军队踏入廊州一步。”

金鸡城是廊州城池,雍州进入廊州的必经之地,地形奇特易守难攻。

守住金鸡城,廊州就是宁肇的地盘,自立为皇,必要时可向四周挺近,拓展版图。

宁肇做了长期应战的准备,廊州虽只是一个州,却五脏俱全,人口不少。

撕破脸皮后便能肆无忌惮扩充军队,他手下有大将有谋士,逐步壮大之后,慢慢蚕食黎国江山。

林遇跪地领命,前去整集军队,宁肇又看向柳振宁。

“柳知府,你坚守本职,力保廊州境内运作有序。”

柳振宁躬身道:“臣,遵命。”

宁肇不能离开湘廊,他需要在湘廊执政,迅速扩张军队,以防被华元帝绝对的武力碾碎。

在场所有要员都领命退下,各司其职。

宁肇对陈君然道:“陈通判,如今通判一职在廊州已无大用,你暂代户部兵部职权,调度粮草,整编军队。”

“臣,遵命。”

陈君然转身离开宁王府,景天不仅给宁王写了信,陈君然昨日也收到一封。

若宁肇准备直面应战,景天让陈君然趁着宁肇孤立无援之际,迅速套取宁肇信任,不要做任何冒险的事。

保命才是最要紧的事,名册一事需等宁肇战败,不要让华元帝的人拿到便可。

信中,还夹杂了其他东西。

华元帝足足拨了二十万军队去对付宁肇,虽然金鸡城易守难攻,八万军队对上二十万,依然压力倍增。

朝廷军队的挂帅大将汪一行是兵家良才,知道己方人数占多数,就将军队分为数拨,对金鸡城发起车轮攻击。

如此一来,己方士兵有足够时间休整,又能不断骚扰金鸡城。

每一波攻城都需要相对多的士兵应战,金鸡城内宁肇的军队时刻处于紧绷状态,迟早溃散。

眼看就要被攻破,宁肇不得不将之前留在湘廊的四万与重新招募的三万送去支援。

若金鸡城被攻破,后面城池不如金鸡城坚固,将一溃千里。

近一月时间,双方僵持不下,华元帝怒火中烧,二十万兵力竟没能迅速拿下宁肇,而宁肇胆大包天,以廊州为据点,自称宁国。

华元帝意图再加派兵力,怎么能容忍宁肇在自己的天下称皇?犹如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景天听到要加派军队的消息,给华元帝递了一纸条陈。

廊州处于黎国中间靠北地带,占地面积不小,宁肇正全力应付晋安这面的攻击,便没有多余的军队顾及其他方位,湘廊此时相当于无兵之城。

景天提议,让廊州接壤的另外两个州,派地方军队直入湘廊,从三面施压,不需要太多军队,数万地方军足矣。

宁肇兵力不足,若要抵御其他两队攻击,就必须分散金鸡城的兵力去迎战。

但金鸡城前还有二十万大军虎视眈眈,金鸡城兵力一减少,将破城在即。

无论宁肇顾及哪一方,其余两方都会直奔湘廊。

华元帝豁然开朗,当即下令,派遣两位将军,带上皇命诏书,快马赶往与廊州相邻的幽州和冀州,整顿军队朝湘廊进发。

三队兵力,如三把钢刀,从三个方位直直插.入廊州的首脑地带。

前线战事如火如荼,翠枝等人却已经从湘廊来到了晋安。

找到景天所说的住址,被眼前的大宅震撼得合不拢嘴。

大狗挠了挠头,“这……我们没找错地方吧?是不是我们记错了陈君然怎么说的?”

王氏道:“我特意念了好多遍记下的,北门街中段李府李翰林家。”

翠枝把小向书塞给大狗,朝朱红的大门走去,“去叫门问一下就知道了,你们在此地等等。”

轻轻拉动门环,过了片刻,有青衣家丁开门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翠枝,“你有什么事?是否递过拜帖?”

翠枝不知道拜帖为何物,只是开口问道:“请问这是李全李翰林府上吗?”

小厮道:“正是。”

翠枝松了口气,指了指那边的李老汉几人,笑道:“我是李翰林的大嫂,那边是李翰林的父母与兄长,我们收到李翰林的家书,前来投靠。”

小厮听完,偏头看一眼李老汉几人,立刻将门全部打开,“快请进,夫人专程吩咐过,若有四人携小孩与狼前来投靠,立刻请进门,想必说的就是几位。”

说完转身对另一个小厮道:“快去上房通报夫人,老爷的哥嫂爹娘来了,我领她们去花厅。”

小厮一路小跑朝后院去了,翠枝便招呼几人跟随小厮进门,一路来到花厅坐定。

不禁左右打量,屋内陈设红漆实木雕花桌椅,精致无比,再有几幅山水挂壁,整个格局简单素雅,干净整洁。

刚坐定一会儿,就有梳着双丫髻的丫头踩着碎步进来,手上端木托盘,给几人上了茶水。

丫鬟动作轻盈,放下茶盏后低头退了出去,桌上茶盏都是细腻的白骨瓷,泛着光亮。

大狗几人面面相觑,这个阵势,他们还从未见过,只是听说大户人家丫头下人一大堆,规矩森严,十分讲究。

小心翼翼端起茶杯嘬一口,大狗满面享受,“啊……你们快尝尝,这茶跟我平常喝的不太一样,说不上来哪儿好喝,但就是好喝。”

翠枝白了大狗一眼,小声道:“莫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给景天丢份。”

大狗干咳一声,变得正襟危坐,他们从深山沟一路走上来,托景天和半夏的福,步伐走得太快,一时半会儿来不及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