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5624300000006

第6章 问题5—为什么要奋斗

人生一世,不过是“奋斗”二字。

我们是想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想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完全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我们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岁月若白驹过隙,倏忽即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乘风破浪,纵情大化,享受奋斗的乐趣。这样,在我们离世的时候,我们才不会留下遗憾。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了明天去奋斗吧!

站在金字塔上的蜗牛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顶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我们要想闯出自己的事业,唯有勤奋。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天赋、环境、机遇、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没有自身的勤奋,就算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就算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成功不单纯依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每一个人自身孜孜不倦的勤奋工作。

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人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他的勤奋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崇高榜样。

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而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来接待来访者。毛泽东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做不到”。

其实周恩来很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他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每天工作在18小时以上。

这个世界上遗留下来的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无一例外得益于勤奋的工作。不管是诗人还是艺术家,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伟大事业者的共同特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得上、可以代替勤奋的意志,教育不能代替,财富不能代替,权势也不能代替。唯有勤奋,才能成就你的人生和事业。

在一次大型演讲会上,台下数千人静静地等待着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的到来,想听他的成功秘诀,等了10分钟之后,原一平终于来了。他走向讲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半个小时后,一些人没有了耐性,陆陆续续离开会场。1个小时后,原一平仍然一句话也不说,这时,会场上大部分人都走了,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这时,原一平说话了,他说:“你们是一群忍耐力最好的人,我要与你们分享我成功的秘诀,但不能在这里说,要去我住的宾馆。”于是这十几个人都跟着原一平去了。到了原一平的房间后,他脱掉外套,脱掉鞋子,坐在床上,把袜子脱了,然后把脚板亮给那十几个人看。人们看到原一平的双脚布满了老茧,一共有3层。原一平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我的成功是我勤奋跑出来的。”

也许你没有很高的学历,天生条件也不好,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你还拥有一种最重要的资本,这个资本完全可以换取你所需要的成功,那就是——勤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定能打造一片天地!

思考题:

你还知道哪些依靠勤奋获得成功的名人故事?

要做到勤奋,关键应该做到什么?

乌鸦怎么会当上歌唱团长

从前,在鸟的国度里,最有名的歌唱团团长夜莺决定对全团进行一次大的人事调整。当夜莺团长宣布乌鸦为副团长时,所有的鸟儿都惊呆了。

“请问,您为什么选择乌鸦,而不是呼声很高的百灵鸟呢?”《鸟儿国早报》的记者麻雀采访夜莺团长时问道。

夜莺团长说:“如果单从音质上讲,百灵鸟要比乌鸦略胜一筹,但乌鸦更热爱歌唱团。自从进团以后,乌鸦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全心全意地工作,即使有时让它整理舞台,或打扫卫生,它也干得兴致勃勃。我没有理由不把如此敬业、爱业、勤业的员工提拔上来。”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在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永远无法成功,偷懒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30年前的费兰德是一个还不到13岁的少年,但那时他就要求自己将来一定要有所作为。谁会想到,一个未满13岁的孩子竟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可思议地定在纽约大都会街区铁路公司总裁的位置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费兰德从13岁开始就与一伙人一起为城市运送冰块。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总是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并且想尽办法向铁路工作靠拢。

18岁那年,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了铁路行业,在长岛铁路公司的夜行货车上当一名装卸工。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尽管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都保持着一份快乐的学习心态,因此受到上司赏识,被安排到铁路上,开始了检查铁轨和路基的工作。虽然每天只能赚1美元,但费兰德觉得他已经在向铁路公司总裁的职位迈进了。

随后,他又被调到铁路扳道工的岗位上。在这里他仍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并利用空闲时间帮主管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认为这样可以学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后来,他回忆说:“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不得不工作到午夜,才能统计出各种关于火车的赢利与支出、发动机耗量与运转情况等相关数据。但也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我迅速地掌握了铁路各个部门具体运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种途径,我对这一行业所有部门的情况了如指掌。”

尽管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费兰德一直在不停地调换工作部门,但无论做什么工作,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铁路知识。很快,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现在,费兰德已经是公司的总裁,他依旧废寝忘食地工作。他每天负责指挥运送100万乘客,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的交通事故。

现在,社会上到处是一些看似就要成功的人,而最后,他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时代英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很有能力,有的也很有创意、很有天分,但是,他们始终是在成功的门外徘徊。究其原因,是他们总在看别人做事,或者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而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一些细小、繁琐的事情上。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所谓积少成多、水滴石穿,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更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能力。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已。”他们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与成功成比例的代价,没有足够的勤奋努力。

作家特罗洛普刚刚从事写作的时候,一个作家的建议使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又把这句话送给了罗伯特·布坎南。他说:“如果你想成为名垂千古的作家,在坐下来写作之前,先放一点鞋匠的粘胶在椅子上,有这样的创作精神才有希望成功。”

在现代社会里,那些靠天才取得的成绩,同样可以通过勤奋获得;而靠勤劳取得的成就,光靠天分就无法获得。成功的机遇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思考题:

天分与勤奋哪个更重要?

在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关于勤奋的俗语?

勤奋:走向成功的习惯

曾经有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平淡的语言,蕴涵深刻的哲理,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确,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除非他勤奋工作、努力奋斗、不懈追求。

勤奋工作是通向成功殿堂的桥,不愿付出努力,不想付出努力,甚至付出得不够,成功是不会降临到你身旁的。

古人云:懦者能奋,与勇者同力也。不要担心,不要畏惧,请相信:只要能够奋发起来,每个人都将迸发出巨大的潜力,把自己推向成功的彼岸。

勤奋是敬业的基石,是把握机遇,走出一条完美人生之路的跳板。只有用勤奋努力的可贵精神来激励自己,积极钻研,不断进取,奋发向上,才能成就梦想。

在一般人的眼里,汉夫雷·戴维肯定算不上命运的宠儿。由于出身贫寒,他接受教育和获得知识的机会极其有限。然而,他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年轻人,当他在药店工作时,他甚至把旧的平底锅、烧水壶和各种各样的瓶子都用来做实验,锲而不舍地追求着科学和真理。天道酬勤,后来,他以电化学创始人的身份出任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

成功的人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乐,但他们有一种特质是常人所没有的,那就是勤奋。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老板眼中最优秀的员工,就要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有人反对为了成功而把自己变成工作狂,工作狂的确会使人生变得无趣,但大部分人必须先成为工作狂,然后才能创出成功的事业。

日本保险行销之神原一平身材瘦小,相貌平平,这些足以影响他在客户心中的形象,所以他起初的推销业绩很不理想。原一平后来想:既然我比起别人来,的确存在一些劣势,那只有靠勤奋来弥补它们。为了实现他争第一的梦想,原一平全力以赴地工作。早晨5点钟睁开眼后,他立刻开始一天的活动:6点半往客户家中打电话,最后确定访问时间;7点吃早饭,与妻子商谈工作;8点到公司去上班;9点出去行销;下午6点下班回家;晚上8点开始读书、反省,安排新方案;11点准时就寝。

这就是他最典型的一天生活,从早到晚一刻不闲地工作,把该做的事及时做完,从而摘取了日本保险史上“销售之王”的桂冠。

松下幸之助说:“当年创业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要好好努力,多比别人付出一些。只是埋怨辛苦是无法出人头地的,现在拼命努力和忍耐,将来一定有出息。因此,在冬季结冰的天气下做抹布清洁工作,虽然很辛苦,转念一想,这就是忍耐,努力干吧,将辛苦化为希望。”松下正是靠这种多吃苦、多付出的精神拼出一番事业的,所以在当上老板之后,他告诫他的员工,要得到晋升,就要有吃苦耐劳、勤奋付出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工作,努力奋斗,不懈追求,就能迈向成功。原一平最终摘取了日本保险史上“销售之王”的桂冠并获得特别奖励,就是这句话的最好印证。

勤奋努力是人生和事业的必经之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有实干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思考题:

你认为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吗?

读了原一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