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5624300000028

第28章 问题27—为什么要提高业绩

业绩是考核员工能力的重要标准,也唯有业绩才能体现一个员工的价值。要想让员工“物有所值”,得到应得的报酬,唯有参考其业绩。考核领导能力的标准,是领导的业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考核的准则。考核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准,还是企业所取得的业绩;股东、公众、国家都是根据企业年终收益来判断企业成功与否。

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关键要看他所创造的业绩。想要证明自己,就要靠业绩说话,业绩才是一个员工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通行证。若离开了业绩,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无从谈起。

业绩是员工的生存之本

有位哲学家乘船出海,一路上风光迷人,他和船夫聊起天来。

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说:“我不懂。”

哲学家就用轻蔑的口吻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

之后,哲学家又问:“你懂数学吗?”

船夫说:“不懂。”

哲学家又遗憾地说:“那你又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船夫选择沉默。

过了一会儿,海上突然起了大风,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掉进了水中。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拼命挣扎,船夫问道:“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惊恐地喊道:“不会!”

船夫平静地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不会游泳,你就没有抵抗风浪的能力;同样,没有业绩,你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资本,因为业绩承载着你的命运之舟,它决定着你的航向。

在职场上,你的业绩是你的良弓,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业绩才能做到名副其实,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任何看起来华丽但无实际用处的外在因素,都不能够决定我们的内涵与价值,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唯有靠真本领来取得的过人业绩。

俗话说得好,不要听一个人所说的,当看一个人所做的。职场中,业绩是检验优劣的标准,是证明能力的尺度。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关键要看他所创造的业绩。一个企业要赢得核心竞争力,要的也是业绩,而业绩的实现要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

事实上,每一个人生价值都是伴随着工作的业绩才得以体现,人生的境界也靠非凡的奋斗业绩来升华,无论你面对多么平凡的工作岗位,还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都应该用心去做,在行动中赢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这样,才能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从平凡中走向卓越,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重庆煤炭集团永荣电厂的罗国洲,是一名有着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烧锅炉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情地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这个岗位,让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国洲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国洲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

在市场经济下,公司想要获得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创造利润,而公司利润就来源于员工的业绩。罗国洲为公司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像他这样的员工很受公司老板的青睐,从而在成功之路上越走越顺利。

你在实际工作中所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你日后的成长态势。

如果你不想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就必须创造非凡的业绩。想要真正远离平庸,就要努力取得辉煌的业绩。

思考题:

怎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除了业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考评员工的标准?

业绩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唯一标准

加薪是职场中所有员工的希望,老板们想提高利润,你也想增加薪水,可一切都从何处而来?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薪水的增加要靠工作来实现。再说明白一点儿,就是你创新的业绩决定你的愿望能否实现。你的工作完成得好,你创造出了业绩,任何老板都不会拒绝为你加薪!

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一个不能给他人带来财富的人,自己也无法获得财富。你必须持续地为他人创造价值。”

曾经有人问过张瑞敏是怎样对待以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元老的,他回答说:“我认为对待元老还是要看他是否为企业作了贡献,如果你因为照顾他,导致企业没有饭吃,那么这种照顾就是对所有员工的不负责。不论是元老还是年轻人,你到底怎样做才算真正的照顾呢?我认为不是表现在小恩小惠上,而是让他自己具有竞争力。”

张瑞敏的确是用心良苦,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企业永远保持活力,保证那些创业元老不失去创业的激情!

在海尔的企业文化里,海尔人不看重学历、裙带关系和情面,不讲过去。不论过去为海尔发展作出过多大贡献,包括“海尔功臣”(海尔最高奖励),只要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绝无客观原因和情面可讲。“昨天的奖状,今天的废纸”,海尔人不欣赏昨天的荣誉和脚印,永远只能从零开始。不讲关系,个人收入和升迁只与业绩相联系,与个人出生和社会关系无关,一律用一把尺子——业绩来衡量。

正如海尔人一样,事实上,业绩也是决定我们工资水平的唯一标准。一般而言,老板们看重的不是你干了多少事,而是你干了什么事,带来什么结果.如今,公司大都实行岗位薪酬制。除了一定的底薪外,其余部分都依据个人的工作业绩来决定,业绩多则薪水高,业绩少则薪水低。比如在保险销售行业里,员工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业绩,业绩多的员工和业绩少的员工之间薪水的差别很大。所以,我们需要勇敢地接受这个事实:在公司和老板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两个字——业绩!

每年“年尾花红”的时候,那些业绩好、利润高的员工一定是表彰大会的主角。鲜花、美酒,当然丰厚的奖金也是少不了的.很多世界级企业,每到年终就会进行以业绩为主的员工排位,排在后面的员工不但脸面无光,还随时会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这当然不能怪老板,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老板只能如此。

所谓“在商言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老板也不是具有菩萨心肠的慈善家,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获得盈利,使生意越做越大.这是根本。老板雇用你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你做好业务,对公司的发展有价值。

老吴是个退伍军人,几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工厂做仓库保管员,虽然工作不繁重,无非就是按时关灯、关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等,但老吴做得非常认真,他不仅每天做好工作人员的提货日志,将货物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还从不间断地对仓库的各个角落进行打扫清理。

三年下来,仓库居然没有发生一起失火失盗案件,其他工作人员每次提货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要提的货物.就在工厂建厂20周年的庆功会上,厂长按老员工的级别亲自为老吴颁发了5000元奖金.好多老员工不理解,老吴才来厂里三年,凭什么能够拿到这个老员工的奖项?

厂长看出了大家的不满,说道:“你们知道我这三年中检查过几次咱们厂的仓库吗?一次没有!作为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老吴能够做到三年如一日地不出差错,而且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为公司节省了巨大的开支,我觉得这个奖励他当之无愧!”

在工作中,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做得好,踏踏实实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正如老吴一样,你的工资水平自然会随着业绩水平水涨船高的!

思考题: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你的薪水会随着你的业绩波动吗?

业绩决定一切

业绩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每一个企业都把业绩观当做自己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年尾花红”的时候,那些业绩好的员工一定是表彰大会的主角。鲜花、美酒,当然丰厚的奖金也是少不了的。很多国际型大企业,每到年终就会进行以业绩为主的员工排位。

在GE,业绩在其核心价值观中就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GE特别重视对员工业绩观的培训。

新员工进入GE,公司会在员工的入厂教育中,告诉他们:业绩在GE的文化中非常重要。在GE,所有员工无论是来自哈佛大学,还是来自一所不知名的学校,也无论以往在其他公司有着多么出色的工作经历,一旦进入GE,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员工必须重新开始,从进入GE开始,衡量员工的标准是他在GE的业绩,是他为GE所作的贡献,员工现在及今后的表现比他过去的经历更重要。

在IBM,每一个员工工资的涨幅,都以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为依据,这个指标就是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只要是IBM的员工,就会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订承诺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员工和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更切合实际,几经修改,达成一致。当员工在计划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其实已经和公司立下了一个一年期的军令状。上司非常清楚员工一年的工作及重点,员工自己对一年的目标也非常明确,所要做的就是立即去执行。

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员工的军令状上打分,这一评价对于日后的晋升和加薪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直属经理也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上级经理也会给他打分。这个计划是面向所有人的,谁都不允许搞特殊,都必须按这个规则走。IBM的这种奖励办法很好地体现了其所推崇的“高绩效文化”。

百事可乐也是一个以“业绩决定员工成就”的公司。百事可乐推崇一种深入持久的“执行力”文化,强调公司员工“主动执行”公司的任务,100%地去完成它。那些业绩优秀的员工总是能得到公司的嘉奖,而那些业绩不佳的员工则不断地被淘汰。这种以“业绩论成败”的企业文化塑造了一支有着坚强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在这个以业绩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予回馈的。

一个著名的成功学家曾聘用两名年轻女孩儿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员相同。两个女孩儿均忠心耿耿。但其中一个虽忠心,却粗心、懒惰,能力不足,就连分内之事也常常不能做好,结果很快就遭解雇。

另外一个女孩儿却常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成功学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儿。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儿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当一名普通助手时相比,女孩现在的薪水已经是当初的4倍。尽管如此,成功学家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所以对任何员工而言,一切必须以业绩为导向。高绩效是好员工的显著标志,没有绩效,再聪明的员工也会被淘汰。

但出色的业绩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要吃樱桃先栽树,要想收获先付出。出色的业绩需要我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方法。

“业绩证明一切”只崇尚结果,也就等于结果决定一切。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最好的结果留给老板。

思考题:

一切以业绩为导向的公司会不会很高效?

你常统计自己的业绩吗?